张戎
——以水冲沙治河策
张戎,字仲功,西汉末长安人,曾任大司马史。他“习溉灌事”,是个深谙农田水利业务的水利专家。
自然界的任何一条河流,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其运行规律,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若违背其运行规律,就要产生灾害,酿成大祸。黄河历史上,就有过这样的情形。一是战国时期至西汉早期,先民们“与河争地”,原黄河的滩涂地变为大片的农舍和耕地,河道被压缩,加速了下游河床淤高,最终形成了地上悬河,致使“河高出民屋”,危险由此而知;另一是西汉时国家非常重视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完善,黄河中上游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水利建设高潮,这就引发了“与河争水”的悲剧。当时由于大量引黄河灌溉,加之人口众多,枯水季节取水仍不加节制,致使进入下游河道的水量明显减少,流速变缓,河道输沙能力下降,河床越发淤积,决溢之患加剧。
总体来说,西汉时期是黄河中下游决溢、改道灾害高发期,民众深受其苦。其实在当时,大司马史张戎已经发现了“与河争水”这一问题,并指出了它的严重性,也提出了一些缓和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却未能受到重视,非常遗憾。
元始四年(4年),安汉公王莽召集群臣征求治河意见,张戎欣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从根本上提出了黄河的特性:“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书·沟洫志》,下同)也就是说,水从来都是往低处流的,如果流速快,水流自身就可以冲刷河床,带走大量泥沙而不至于淤积堵塞河道。黄河水本身就很浑浊,一石水里有六成是泥沙。接着张戎指出了人们违背黄河特性的错误做法:“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堤塞之,稍益高于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就是说,春夏之际,气侯干燥,正是黄河的枯水季节,此时争相引水灌田,使得下游水量锐减,流速缓慢,无力输送泥沙,河床淤积抬高,河患增多,沿岸人民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根据以上认识,张戎认为人们应该根据黄河的特性来治理黄河,“可各顺从其性,无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针对当时具体的问题,张戎认为,应当适时限制黄河中上游地区灌溉引水,从而为下游增水冲沙。这是一个旨在调剂上下游合理用水的建议,它有利于增强下游河道中洪水的造床能力,提高水流的挟沙能力和河道生态的维护能力。这个建议当时虽未被采纳,但今日回顾之,人们仍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张戎早在2000多年前即从水流、泥沙角度分析河患成因,提出以水刷沙的主张,确实是有创见性的。特别是“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这句水利名言,为黄河水沙作了量的估计,对后世黄河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因而常为人们所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