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馥
——一家三代献水利

2016-03-12 23:43
河北水利 2016年2期
关键词:水门永定河灌溉

刘馥
——一家三代献水利

刘馥,字元颖,三国时期魏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生年无法考证,卒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官至扬州刺史。

扬州是魏国的三大重镇之一,是曹操抵御吴国的东南方前哨。由于地处前线,连年战争,造成“郡县残破,田园荒芜,人民背井离乡”的状况。建安五年(200年)刘馥赴任。面对荒凉残破的景象,他“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过了几年就大见成效,成千上万逃亡他乡的人重返家园。刘馥很注重兴修水利。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今安徽寿县南),由春秋中期楚令孙叔敖创建,后经东汉重修,“周一百二十里许”,由于战乱,日久不治,失去了原有的灌溉功能。刘馥为了开垦荒田,增加粮食产量,亲自率领百姓,日以继夜,重修了芍陂,使灌溉效益迅速恢复到万顷。同时,他还主持治理了茄陂(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和吴塘(今安徽潜山县西)等一批小型塘库工程,发展水利和渔业生产,使军民有蓄,“鱼膏数千斛”,军事和经济实力都大为增长。就在他死去的那年,吴王孙权曾率兵十万,围攻合肥城百余日,但未能攻取。“士民益追思之,陂塘之利”,足见他兴修水利所带来的巨大益处。

嘉平二年(250年),也即距刘馥整修芍陂40年后,刘馥之子、时为镇北将军的刘靖“登梁山(今石景山)以观源流,相湿水(今永定河)以度形势”,经过亲自勘测,在他的脑海里勾勒出了一幅治理永定河、发展农田灌溉的水利布局图。这一布局有两个重点,一是建立枢纽:在石景山西南永定河上两岸地势坚固的地方筑一道石笼堰,叫戾陵遏(又称戾陵堰),截住滔滔北来的湿水。堰“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余步”。并在渠的北岸立一道水门,洪水汹涌时沿着戾陵遏东下,水势平缓时就从水门北面流入,灌溉农田。另一个是确定渠线走向,将渠道取名为车箱渠。车箱渠布置在堰下冲积平原的脊梁上,经蓟城西北入高梁河,返永定河,并充分利用原有的高粱河水。工程完成后,当年即“灌田二千顷”。以后又引车箱渠水至潞县(今通州),入潞河(今潮白河),长四五百里,共可浇地“万有余顶”。这是北京地区最早出现的大型灌溉工程。

刘靖之子、骁骑将军刘弘,于西晋元康四年(294年)受命到幽州(今河北涿县)视事。就在刘弘到达幽州的第二年,戾陵堰和车箱渠出事。“(元康)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毁损四分之三,乘北岸七十余丈,上渠,车箱所在漫溢”。刘弘“亲临山川,指授规略”,动员将士2000多人开工修复,“起长岸,立石渠,修主堰,治水门。门广四丈,立水五尺”。不仅修复了戾陵堰,而且加固了车箱渠堤岸,改造了水门,取得了很大成效。

刘馥及儿子刘靖、孙子刘弘,祖孙三代,为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水利世家。□

猜你喜欢
水门永定河灌溉
英雄群像、历史真实与“出圈”营销——多方位解析《长津湖之水门桥》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线通水工作正式启动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过水门
飞机“过水门”仪式
美丽河北之永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