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蒋文 莫小容 王成栋
思路转变天地宽
□李春华 蒋文 莫小容 王成栋
“你看,现在旱田里的麦子多壮实,啥原因?堰渠好,水充足呢!”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石垭镇,望着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麦田里郁郁葱葱的麦苗,一位村民欣喜地说,“农田水利工程建得好,麦苗水浇得足,长势自然就好!”
石娅镇的故事,正在广安市更多的乡村中发生。截至2015年12月底,广安已整合涉农资金13.3亿元,打造完成大安-崇望、井河-杨坪等12万亩农建示范区,水网路网配套、产业新村相融、农旅文化惠民、生态环境优美的农建示范区初具规模。
广安是如何做到的?
如何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全市一盘棋、一张图、一个调?
广安市农建指挥部在充分调研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规划基础上,编制了全市农建规划,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核通过,印发各地实施。全市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规划范围,各区(市)县据此编制农建实施方案,并报市农建指挥部备案。
规划只是第一步。在建设实施中,广安市突出规划的严肃性,经市政府批准的规划不得随意变更,做到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干到底,干出成效。广安市要求所有项目于当年9月开工建设,次年5月底前全面完工。在实施过程中,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对示范区内项目实行分类技术指导。
验收方面,方安市明确“一把尺子量到底”——示范区内的水利工程、道路交通、改土改田、植树造林等项目,不分实施主体,统一由政府、农业园区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或者委托中介机构对工程量、资金投入进行初步验收,验收通过后再由水务、农业、国土等项目部门组织最终验收。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量不小,如何整合项目、资金、各方力量?
广安市科学编制农田水利示范区建设规划,在各单项工程规划阶段,就着力整合坡耕地治理、水土保持、小农水重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涉农项目,集中在农建示范区实施。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各区(市)县有效整合补助项目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社会业主投入资金和群众投工投劳筹措资金,统筹安排使用,统一监督管理。同时,整合技术、施工等多方力量,全程参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市农建指挥部整合区(市)县专业技术力量成立专家指导组,定期或不定期赴区(市)县进行技术指导。
广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始终将水源工程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生命线,着力规划好水源地建设及蓄水保水设施,实现项目区有水可蓄、有水能蓄、高效利用。在工程布局上,将沟、凼、池、渠、路纳入优先规划,形成完善的路网、水网体系,其他项目或产业依势而建,顺势发展。同时,变“零星分散”为“规范集中”,变“薄土”为“厚土”,变“瘠土”为“肥土”,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建示范区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业生产体系。
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超常规发展,必须突破原有界限。
一是打破行政界限。广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对示范区规模有明确的标准,核心示范区面积要达到5000亩,辐射区要达到1万亩。这意味着区(市)县必须打破行政界限,并集中连片发展,实现区(市)县之间的无缝衔接。
二是打破行业界限。广安各行业间按照“同炒一盘菜,各敬各的神”的思路,实行大连片示范,以主要交通干线和主要河流为纽带,以大示范区为核心,合理布局农业、林业、水利等项目,连片治理。
三是打破产业界限。示范区既要有主打的核心农业产业,也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还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创建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实行大产业带动,把经济林果、生态旅游、粮经复合、种草养畜作为农建开发主体产业,贯穿工作始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搞农田水利建设2年多来,我家170亩蔬菜基地多了4口山平塘和5km的排水沟,用水排涝再也不用发愁了,对比以前,1亩地多收入了1000元。”武胜县三溪镇练山坝村三组蔬菜种植大户范小林告诉记者。现在,范小林家的蔬菜已经卖到了成都和重庆,以前投入的成本也基本收回来了。“今年政府再搞水利建设,我一定会全力支持。老百姓种地,不能总靠老天爷来吃饭!”范小林激动地说。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安全市新增和恢复蓄水能力1597万m3,新增有效灌面积70.35万亩,发展节水灌面积88.34万亩,粮食增产16.4万t,农民人均增收4137元。在2013~2015年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竞赛评比中,广安市农建综合管理连续六年保持全省第1名,水利项目连续七年保持全省前3名。□
2016-02-03
注:源自《中国水利报》2016年1月21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