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仿真技术的应用

2016-03-12 22:15:32广东理工学院陈新欣
电子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仿真技术专业课程电气

广东理工学院 陈新欣

电气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仿真技术的应用

广东理工学院 陈新欣

作为一种理想的教学和实验手段,仿真技术的应用正逐步出现在医学研究、课程教学、军事训练等领域。将仿真技术应用于高校电气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掌握相关技能,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内容丰富、性能有效安全的教学效果。

仿真技术;电气类;课程教学

1.引言

仿真,是指应用相关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的场景。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场景进行学习和研究,将会增强教学方法的形象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短时间的促进学生对相应场景的熟悉,真实的体验现实中操作的过程,从而更快的掌握相关技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借计算机软件日新月异、成本低的优势模仿出更多样的学习、工作场景,为学生掌握更多技能提供可能。作为高校的电气类专业,我们培育人才的目标是面向研发、生产、服务、管理等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其工作岗位主要有电气产品和装备的设计、制造、操作、调试、维修和售后服务等,电气行业范围大,工种多,由此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但有限的实验实训设备,使得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模式的电气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先理论课,再实验课,两种课程的进行是分开的,这就使得实验实训不能得到及时的理论指导,而理论教学也无法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对理论和相关技能的掌握都不够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出现了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等新兴的教学模式,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通常选用的实验实训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借助于实验箱,学生通过几个固定的实验对相关理论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和消化,在此过程中学生只要按要求连好线,按实验指导书对的步骤依次完成即可,这种过程学生的自主思考较少,学习效果有限;第二种是从最根本的步骤开始,通过制作一些实验板或小制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安装、调试,最终试验出结果,这种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的机会,但相应的,完成每个实验实训过程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将高很多。由此看来,将仿真技术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其高效、低成本、优性能等优势,将其与现今流行的项目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过多的受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必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电气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将有机的融合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论证和实际的教学过程,摸索出仿真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最佳应用方案。并选取几门重要的专业课,比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课程,采用合适的仿真工具软件,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并且应用在新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本文在深度分析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和本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工学结合的课改基本要求,结合仿真技术的自身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由项目课题提出、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计划和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四个模块组成,其中仿真技术应用于该模式的所有模块中。下面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种模式的实施方案。

在项目课题提出模块,授课教师借助虚拟学习环境,提出项目课题的任务和目标,展示项目课题的结果,使得学生对整体项目有一个最初的整体性的认识,然后安排具体的工作步骤和学习任务。应用仿真技术,通过虚拟的实验场景和环境,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具体任务和任务中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对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应该达到的水平。在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分组,充分发挥成员间协同合作的能力,并规定明确的项目课题的完成时间和评价方案等内容,让学生有的放矢,有序的完成整个项目课题要求。

在制定项目计划模块,学生通过预习、学习、查阅资料的过程,小组成员间协同合作等方式,对整个项目的任务目标进行分析,弄清楚项目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要素和要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案,充分应用已掌握的前序知识,基于仿真工作环境为任务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实施项目计划模块,学生应用仿真技术,在仿真工作环境中按照已制定好的计划逐步完成项目任务。授课教师借助仿真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指导,实现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采用理论课的知识完成项目任务,从而对理论内容的掌握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消化,并由此具备基本的岗位能力。

在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模块,学生在仿真工作环境中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然后接受其他学生的评价和授课教师的反馈。在成果展示和汇报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和总结本组和其他组的成果,取各家之长,补己之短,从而进一步完善整个项目的设计内容。

3.结语

将仿真技术应用到高校教学中,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信息技术和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的产物。目前有很多软件,比如Multisim,、Keil 、Proteus等都为电气类专业课的教学提供了仿真的条件,这为将仿真技术应用到电气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提供了可能。本文将项目教学和仿真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效果,同时减少了设备消耗,节省了实验经费,而且克服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实践课的开课率得到明显提高。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可以根据各自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添加教学软件、实验实践器材和典型教学情境,教学计划的设定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教学效果的实现灵活有效。

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编号2015GXJK170)。

猜你喜欢
仿真技术专业课程电气
保变电气五十六国畅游记
经营者(2024年1期)2024-03-30 08:15:09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情景构建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7:42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应用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弹子锁异常开启
警察技术(2015年3期)2015-02-27 15:36:58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