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2016-03-12 18:26:20李秀峰武化民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空气质量环境监测污染物

李秀峰,刘 敏,武化民

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李秀峰1,刘敏1,武化民2

(1.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西南昌 330077;2.江西省环境监察局,江西南昌 330077)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带来的也是环境的污染。近些年,我国的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峻,这对我国的监测技术和空气质量的评估工作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总结了我国空气质量评价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我国在监测和评价方面面临的问题。同时结合国外的一些评价方法,对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提出了建议。

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展望

1 环境空气质量的概念及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空气质量是指区域环境内大气受到污染或者遭受破坏程度的综合水平。当受到污染或者遭受破坏的程度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要做好大气的污染评价和预防工作,必须有准确及时的环境空气测控数据作为基础支撑。在评价过程开始前,我们需要通过监测装置得到该区域的实时监测数据包括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通过这些监测数据了解空气质量状况及区域间各种污染物的输送状况。进而可以对空气污染的预防和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只有在正确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基础之上,对环境的评估和预防才有意义。

2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国家对环境评价随着空气质量监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处在发展过程,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起步阶段,主要利用一些简单描述来表达空气质量水平。1980—1989年在该阶段对空气质量的评估还是仅仅出现在一些大型城市,同时也是利用空气中污染物的超标倍数和超标率等简单指数来体现。

初步规范阶段,开始利用定性地表达空气质量。评价布局开始由局部走向全国,开始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但是还是主要用综合污染指数。

快速发展阶段,开始定量的分析。逐渐放弃综合污染指数为唯一指标的评价方式,以人体健康为导向的各类指数得到广泛的应用。

综合达标阶段,空气质量评价开始向管理服务方向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对主要污染物的统计,通过高比重的定量评价提高空气质量评价的权威性,同时也在透明性,公开性方面取得进展。

3 国内现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我国的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小。随着国家对空气质量的逐渐重视,我国已经建成了基于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但是该网络的主要覆盖范围还是仅仅局限于城市,对农村的空气质量很难得到实时的监测结果。在我国除去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很难形成较大的城市群,所以监测网络相对分散,对于扩大其监测范围有着较大的难度。然而由于空气污染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所以需要扩大监测网络范围,尽量做到覆盖城市的广大郊区和部分农村地区。

另一方面监测因子难以全面的反映空气质量。目前国内的监测体系主要是以监测(CO2,NO2和可吸入颗粒)为主。这种监测方法可以较好地应对该地区烟煤型污染,但是对于大气复合污染不能够有效的说明即反映不够全面。所以只有增加其他监测因子才能更加全面地反映该地区的空气质量情况。

3.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们所采用的API评价方法不再适用于空气污染物多样化的特点,所以调整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已是必然。APT评价方法的不适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确定可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办法的国家标准。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由于是按照环保厅发布的技术性文件为标准,基于我国的管理体制,所以通常造成标准难以统一的现象。二是评价因子单一。评价因子单一导致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们所感觉的空气与空气质量评估不一致。三是评价手段单一。我国目前的空气质量报告一般是一年为周期,即仅进行年度均值进行公布,而不是充分考虑每日空气质量变化,就是这种“均值”现象掩盖了日均值严重超标的现象。

4 结合国外对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的探讨

根据国际上对空气质量监测的定义,空气质量监测应说明以下3个方面复合型污染中各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及变化规律:通过具体途径来说明源排放的输送特征和扩散方式:通过建立模型来初步的预测各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扩散范围,估计在短时间内该区域的空气状况。根据国际通用定义结合我国现在的环境空气监测体系,可以发现我们在监测网设计和监测方法方面虽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无论在理论和应用层面都和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距,需要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最重要的是应最大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

在评价方面:采用长期标准限值与短期达标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外的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中通常设立长期目标下环境质量应达到的目标,同时也规定了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指标。另外,也将长期目标逐步分开,规定短期的达标统计标准。分层次的区域评价方法。在不同区域采用分层次的评价方法。环境空气监测点按照人口分布数量来设置。另外,在对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时选取足够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样本,进行科学的模型分析。最后采用其中污染最

严重的点位评价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

5 结束语

在面对复合污染的监测问题时,我国现有的监测体系就体现出覆盖面不足,监测因子单一、评价方法不足等问题。从此方面出发,在未来我们应该拓展监测范围,拓宽监测手段和创新评价方法。另外评价时,应该确立保护人体健康的的主要目标,同时将城市的流动性和评价结果的相对稳定性纳入考虑因素。简而言之就是需要考虑人口、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历史环境等不同因素,构建能够满足现实需求的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建立起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和评价方法。

[1] 钟流举,郑君瑜,雷国强,等.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

[2]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27-36.

[3] 王秀琴,陈传忠,赵岑.关于加强环境监测顶层设计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4,(1).

[4] 李国刚,赵岑,陈传忠.环境监测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4(3).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Li Xiu-feng,Liu Min,Wu Hua-min

Over the past 30 years,China's economy has made rapid development,at the same time,it also brings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In recent years,China's air pollution situ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which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our country's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the assessment of air quality.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ir quality assessment,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ed by China in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At the same time,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author's idea and Prospect of th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by combining some evaluation methods of foreign countries.

air quality monitoring;evaluation method;prospect

X173;X82

A

1003-6490(2016)06-0154-02

猜你喜欢
空气质量环境监测污染物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9期)2019-11-23 08:41:54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14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13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