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探索与思考

2016-03-12 17:59:32郭洪霞
广州化工 2016年2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人才评价

郭洪霞

(安徽三联学院教务处,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探索与思考

郭洪霞

(安徽三联学院教务处,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学生评价模式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发展,而且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及发展方向、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从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概念界定开始,从学生评价内容、过程、功能方面对我国当前高校学生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推进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策略和方法。提出高校应该加强对于发展性评价的认识、研究和应用,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机制。

学生评价;高校;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和学生评价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各高等学校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逐渐重视和开展在学生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价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导致学校人才评价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出现了学生素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状况。因此,如何积极探索并不断改进当前的学生评价模式,推动高教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1 发展性评价的含义

高校学生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目标对大学生进行考察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客观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2]。当前高校学生评价的主要形式有两种:终结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模式的说法是斯克里文于1967年在他著的《评价方法论》中提出的,后被应用于教育评价中的学生评价。“终结性评价”曾作为我国主流的学生评价模式,但随着高教教育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教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终结性评价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对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当今高等教育广泛倡导的“发展性评价”也叫做“过程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指的是通过对教育活动过程中现象考察,评价教育活动自身的效果,以调节教育过程、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一种教育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教育活动的行为。这种评价方式既关注教育过程,又关注其结果,使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对“终结性评价”的补充和完善。目前,基于发展性评价理论上的学生评价已被更多的学者重视和应用,发展性评价更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是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的动态评价。关注不同教育背景、个体特征的学生的情况,以过程评价推进教育过程、使学生反思和改进不足和缺陷,激励学生更大程度上挖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成长、成才。

2 现行高校学生评价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受到狭隘的教育观、陈旧的人才观和片面的质量观的影响,逐步形成了重智育、轻德育的人才评价理念,导致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评价通常是基于以上观念形成的以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课程成绩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终结性学生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奖评优、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这种评价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功利化,不但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且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成为了“高分低能”的牺牲品。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终结性评价必然不适应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目标要求。其评价体系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不能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反思我国目前高校学生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评价内容重知识技能,忽视能力发展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评价广泛应用的仍是以学生课业成绩评价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多元智能化理论的”提出者美国霍德华-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单纯依靠纸和笔的标准化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片面的,这会使学生的部分潜能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和开发[3]。在学生评价领域,高校试图建立一种客观准确的“标尺”,用一种绝对的方式来衡量所有学生的成绩和潜力,而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4]。这种评价内容过于统一的学生评价模式,不但不能够全面科学的反应真实情况,而且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教学的生命力与活力。

2.2 评价过程重结果导向,忽视个体过程性成长

当前高校评价中,通常是一种偏重学习成果,而忽略学习历程的评价。通常是教师为主体,他们按照既定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及潜力,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没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这种评价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科学的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力和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教育目标评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简言之,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2.3 评价功能重视甄别和选拔,忽视导向、激励与发展作用

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弗尔比姆曾说过,“评价的重要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5]。而我国当下很多高校的学生评价还是一种以学期末或学年末的一次性考核为评价结果,来划分等级、排列名次等,其实质上还是一种传统的选拔性和终结性评价,它重视的是在某一时间点上的静态结论,并没有完全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视域思考问题。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发展水平,发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评价不仅是对素质和等级的区分,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来明确方向、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导向、激励和发展作用。

2.4 评价重内部评价,忽视与社会需求匹配度

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而在实践中,高校学生评价工作通常以学生的校内各方面表现为主要考察要点,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变化。如学校在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时对人才市场需求考察不足,导致造成了学校输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专业能力与实践需要联系不紧密的现象。这种只重视内部管理的人才评价,容易造成社会需求与学生自我定位的错位,不但影响学生的发展,而且不利于高校的发展,还会加大社会负担。

3 高校实施发展性评价改进策略思考

3.1 转变教育评价观念

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曾指出“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6]。因此,在高教教育大众化时代,如何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保证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俗话说,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就是要转变教育人才评价观念。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就要先是要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下的终结性评价的制约和影响,转变教师的授课观、学生的学习观、学校的考核观,逐步形成对发展性评价理念及理论的认同,做到从高校领导到教师和学生整体转变教育评价观念。学校要对教师、学生进行教育评价理论知识培训,深化对于发展性评价的理解,推进多元互动的发展性评价在高校人才评价中的应用。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评价内容全面化

高校培养人才人才最终要服务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他们不仅要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等。所以,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尊重学生间存在的教育背景、学科专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并且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体魄。简而言之,学生评价内容应以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为要点,体现三者的统一关系。如,对于化工类专业的学生进行评价不能仅以课程考核成绩为主要内容,同时要加入对化工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综合设计能力等多种内容的考核。

3.3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实施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学生评价方法,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多维度、多视角的评价信息。同时,保证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度和权力,把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确保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当高校在设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在进行广泛的调研,不仅要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参与,更应该重视学生、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代表的参与,征求各方意见,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科学构建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方参与”的评价模式。多元评价主体强调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共同制定和实现教育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素质发展进行价值判断,并将评价信息及时跟踪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实现自我发展目标。

3.4 评价方式多样化

以往的“一锤定音”式的终结性评价一般是以课程考试、实践活动考核、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新能力等并没有实现全面考核。而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可综合运用如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等多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结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3.5 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教学活动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思想或方式对待不同时期的教学评价工作。学生评价应该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数据,并关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情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还有利于及时诊断教与学出现的问题。如教师可以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更可以通过评价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把学生评价过程转变为教育指导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4 结 语

发展性评价是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前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以科学的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多种评价方式为要点的,一种动态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高校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应该加强对于发展性评价的认识、研究和应用,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机制,保障人才评价模式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路洋,刘春艳.我国高校学生评价现状及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11(10):94-95.

[2] 王锦.高校学生评价问题及教学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400-402.

[3]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67-180.

[4] 郑彩莲.高校素质教育与学生评价新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3):6-10.

[5] 谢荣光.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评价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经济社会与发展,2011,9(4):122-124.

[6] 姚虹,曹颖.谈我国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必要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156-158.

Exploration and Consideration for Developing Student’ Evaluation in Universities

GUOHong-xia

(Anhui Sanlian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0601, China)

Student evaluation model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s, which not on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ut also affects the school level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developing student evaluation in universitie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student evaluation model in China,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ent, process and function, and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the developing evaluation in universities were finally discuss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for developing student’ evaluation, and establish a sound tal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student evalu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quality

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No:2015jyxm413);安徽三联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No:13zlgc015)。

郭洪霞(1985-),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教教育管理研究。

G642

A

1001-9677(2016)022-0164-03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人才评价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