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波灵,虞崇江,于永霞,黄红燕,祁广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 530007)
·产业聚焦·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乐波灵,虞崇江,于永霞,黄红燕,祁广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 530007)
对“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回顾,展望“十三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方向。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在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建设、良种供应管理、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应用以及茧丝绸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蚕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具有国家政策持续向好、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产品市场有较大空间等优势,也存在比较效益下滑、产业链延伸困难、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国际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认为,“十三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应从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品种多样化、技术省力化、产品高值化、市场全球化等方面入手,切实抓好蚕桑产业发展。
广西;蚕桑产业;“十二五”;回顾;“十三五”;展望
广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作物生长期长,越冬条件好,适宜发展种桑养蚕。广西养蚕历史悠久,2 000多年前,作为汉代郡治驻地的广西合浦县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2 000年以后广西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东桑西移”的东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3]。“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广西在蚕桑生产的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蚕桑产业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4-6]。本文回顾了“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不利因素,提出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和“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方向思路,以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拓展转型。
1.1 蚕桑生产呈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期间,在我国大多数传统主产区桑园面积、蚕茧产量纷纷减少的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仍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增速较“十一五”期间有所放缓。2010年,全区桑园面积达16万 hm2、蚕种饲养量565万张、蚕茧产量26.50万 t、蚕农售茧收入67亿元。2014年,全区桑园面积19.30万 hm2、蚕种饲养量705万张、蚕茧产量32.96万 t、蚕农售茧收入125.65亿元。据统计,2015年全区桑园面积20.14万 hm2、蚕种饲养量725万张、蚕茧产量36.07万 t,蚕茧收购平均33.47元/kg,蚕农售茧收入120.73亿元。桑园面积、蚕种饲养量、蚕茧产量已分别连续10年、12年、11年位居全国首位,蚕农售茧收入连续5年超过百亿元。5年来,全区桑园面积增加4.14万 hm2、蚕茧产量增加9.57万 t,分别增长25.88%、36.11%。
1.2 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
按照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巩固发展河池、南宁、来宾、柳州、贵港五大市蚕桑生产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百色市发展。目前百色市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均超过了贵港市,位居全区第五。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2015年,全区种桑养蚕涉及73个县(市)、588个乡镇、5 848个村、84.5万农户;蚕茧产量超过500 t的县(市、区)有45个,其中超5 000 t的有14个,超1万 t的有9个;桑园面积0.67万 hm2以上的县(市、区)9个,蚕茧产量达千担村1 189个、达万担乡镇133个,养蚕年收入超万元的有52.09万户,超5万元的有近3.68万户,蚕农户均桑园面积0.238 hm2,户均收入14 287元,涌现出一大批蚕业生产专业村(屯)和种桑养蚕专业户;六大优势产区的桑园面积18.86万 hm2,占全区93.64%,蚕茧产量34.53万 t,占全区95.75%,缫丝生产能力占全区的85%以上,表现出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规模优势日益突显。
1.3 良种良法推广成效显著
全区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加快良种良法示范推广。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举办各种层次技术培训班33 997期,培训 294.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489.74万份。目前,广西自主创新培育出的优良桑树品种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等推广种植面积已达 16.82万 hm2,占广西桑园面积的83.81%。推广应用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家蚕品种3 395多万张,其中两广二号为全国应用量最大的夏秋蚕品种,2015年全区小蚕共育率64.20%,方格蔟应用率66.40%(部分地区如宜州、环江达到近100%)。通过培训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普及,全面提高蚕农种桑养蚕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广西茧丝的品质。
1.4 示范基地建设效果明显
重点培育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的蚕桑生产基地和专业大户,通过抓示范、建基地,辐射带动全区蚕桑生产发展。自治区农业厅于2010—2012年连续三年安排专项资金共740万元,在24个县(市)组织实施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建设;于2013—2015年连续3年投入1 330万元,在宜州、环江、横县、宾阳、忻城、象州、鹿寨、柳城、那坡、东兰等20多个县(市)实施造蚕桑标准园项目。广西不断涌现出如宜州、横县、象州、环江、鹿寨、宾阳等基地县和宜州市石别镇永定村、横县云表镇旺庄屯、鹿寨县寨沙镇下寨屯等示范村屯。认真抓好武鸣里建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一期、二期和扶绥渠黎广西牧用型桑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南宁坛洛金满园杂交桑新品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示范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等,让广大蚕农看有样板、学有示范、做有参考,辐射带动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
1.5 桑蚕良种管理供应有保障
“十二五”期间,国家农业部、商务部、自治区拨出超过1 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广西桑蚕原种场扩建和河池、来宾、环江、兴业、桂林、宜州等6家区域性重点蚕种场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共改扩建蚕种生产房屋设施15 781.56 m2,购置仪器设备345台套,新增蚕种产能30万张/年。全区蚕种业生产基础得到了加强,蚕种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种业体系建设更趋完善[7]。“十二五”期间广西共生产一代杂交种约2 010万张,合格率96%以上,比“十一五”期间多了近600万张。2015年自治区桑蚕原种场原种生产能力达到20万张以上,年内生产原种19万张;全区30家一代杂交种场年生产杂交种能力达600多万张。广西还积极推动蚕种管理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定期开展蚕种市场执法活动,强化蚕种质量监管,蚕种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现已建成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种子繁育基地30 hm2,年生产优良杂交桑树种子约13 t,可满足每年扩种2万 hm2桑园的需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广西蚕、桑良种安全生产足量供应,对保障广西蚕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6 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
广西主要围绕蚕桑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不断扩展业务,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等方面创新突破。一是先后育成桂桑5号、桂桑6号2个桑树优良品种和桂蚕N2、桂蚕H9、桂蚕3号、桂蚕4号、玉林一号、玉林二号6对家蚕优良品种,促进了广西蚕桑品种的多样化和更新换代;二是创新集成了一套适应华南蚕区高温多湿气候和全年连续多批次养蚕的高产高效省力化蚕桑生产技术和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自主研发了一批省力化种养机具机械,并在全区大面积示范推广。“良种+良法”的研发普及使广西种桑养蚕技术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大大提升了广西蚕茧单产和质量。“十二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承担实施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课题)2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420多篇,实现了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目标,有效的推动了全区蚕桑生产的发展。申报的“超高产杂交桑高效繁育与速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应用”、“广西高产优质高效养蚕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获2015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7 蚕桑资源综合应用加快推进
在抓好传统蚕桑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抓好蚕桑资源循环利用的开发,通过抓好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宜州),辐射带动全区发展。“十二五”期间,广西重点推进桑枝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积极开展蚕沙、蚕蛹、蚕丝被和桑果、桑叶食品等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成效[8-10]。2015年,全区桑枝食用菌鲜菌总产量18万 t,产值10亿元,为全国最大的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鲜茧缫丝产食用蛹约6万 t,产值约4.5亿元,规模效益位居全国首位;年产蚕丝被约100万条,产值约8亿元。此外,桑果酒、桑果汁、桑叶茶、桑果桑叶系列食品的相继研制成功并获QS认证,初步形成了蚕业资源多级利用的新型产业链,有效推进了广西蚕桑产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1.8 茧丝绸加工助推蚕桑产业发展
利用政策、资源等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随着一批优良的蚕茧生产基地的集中成型,一批区外特别是江浙地区的茧丝绸深加工企业到基地县投资建厂,进一步拉动了地方蚕桑生产[11]。据统计,2015年全区有蚕桑合作组织323个,入会蚕农72 785人;共有鲜茧收购站(点)886家;丝绸加工企业96家,其中缫丝企业85家,丝织企业11家,自动缫丝机总规模37万绪,自动缫普及率达100%;丝织机800多台,其中有梭丝织机600多台,进口或合资剑杆织机222台。据初步统计,桑蚕丝产量4.2万 t,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并有象州广西华佳丝绸有限公司、宜州市冠华丝绸等企业已通过自治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联系会议“两高”项目审批建设丝绸印染线。目前丝绸产业链逐步向蚕丝被、绢纺、织绸、印染、家纺等方向延伸,多数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茧丝产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拉动了全区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1 有利条件
2.1.1 国家政策持续向好 当前国家正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成果,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12]。广西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发展,这些都给广西蚕桑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良机。
2.1.2 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支持 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蚕桑产业发展,提出了以“立桑为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广西蚕桑产业优化升级、拓展转型的新理念。自治区农业厅将蚕桑产业列为“十三五”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加大蚕桑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推进产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给广西蚕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自治区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蚕桑业作为一项脱贫致富的短、平、快的项目,将大有作为。
2.1.3 广西蚕桑良种和茧丝产品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广西自主培育的蚕、桑优良品种在国内外试种饲养均表现出较好效果,推广前景广阔。同时广西生产的生丝大多为4A,比较适合国际最大丝绸消费市场——印度、东盟等国家的需求,另有约20%为5A、6A,也符合欧美等高端市场的需求。
2.2 存在的突出问题
2.2.1 产业比较效益下滑 种桑养蚕为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业,目前广西蚕桑生产依然以传统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较为落后,机械化程度偏低,生产管理较为粗放,劳动生产率较低,每工收益不高。同时因茧丝价格波动较大,自然灾害、蚕桑病虫害频发等,种桑养蚕风险加大,较水果、蔬菜等产业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蚕农的积极性,长期下去广西蚕桑产业就会有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可能。
2.2.2 产业链纵向延伸难以突破 现阶段广西茧丝绸加工仍以缫丝为主,织绸刚起步,产业链不够完整。受资金、技术、环保、人才等条件制约,以及茧丝质量等级相对较低,在一定时期内全区的织绸、印染、服装以及绢纺、家纺等深加工环节还不可能形成较大规模的发展,也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加上国内外丝绸市场需求没有太大扩增,工业对农业的拉动较为有限,甚至出现“茧丝倒挂”的现象。
2.2.3 蚕桑资源用途有待开发 目前蚕桑茧丝绸产业仍然是一项以“一根丝”为主的传统产业,即一直延续“种桑—养蚕—结茧—缫丝—织绸—制衣”这一传统产业链模式,而传统的缫丝产业——茧丝实际上只利用了整个蚕桑生物资源的3%,而桑枝、蚕沙、蚕蛹等97%其他的蚕桑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产业横向拓展不够宽,蚕桑资源的多功能、多用途未得到充分挖掘,特别是桑树资源利用率低,附加价值和潜在效益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3 不利因素
2.3.1 资源优势不再凸显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生产劳动力缺口逐年加大,同时随着土地资源的逐步减少,蚕桑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争地现象将会日渐显露,未来必将对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的蚕桑产业构成较大影响。
2.3.2 替代品构成威胁 现阶段棉、麻、毛等混纺制品以及人工合成等化纤制品种类创新不断,舒适度等使用性能也不断改善,已成为桑蚕丝的有力竞争者和替代产品。
2.3.3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现阶段蚕桑产地正逐步向亚热带低纬度地区转移,印度、巴西、越南、泰国等国加大投入,并在日本等国的援助下,竞相发展蚕桑生产。特别是近年来印度茧丝绸产品数量和质量有较大提升,生丝进口量逐步减少,这对于环境气候条件基本相似的广西构成了潜在威胁。
广西将以建设蚕桑强省为目标,以“稳量、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广西现代蚕桑产业加快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好传统蚕桑茧丝绸产业的纵向延伸,另一手以“立桑为业”为突破口抓好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应用的横向拓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消除威胁、克服困难,推进广西蚕桑产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品种多样化、技术省力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拓展转型,在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同时助力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3.1 生产规模化
加强标准化养蚕专用桑园和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建设,稳定全区桑园种植规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蚕茧总产量,进一步提升全国份额,2020年全区桑园总面积稳定在20万 hm2,力争蚕茧产量36万 t,占全国总量的55%左右,蚕茧销售收入150亿元。同时加快发展饲料桑、食用桑、生态桑等新用途桑园的种植规模,力争到2020年全区果叶两用型及饲料兼用型桑园2.67万 hm2以上,石漠化治理、矿区复垦、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桑养蚕生态治理修复等生态桑面积2.67万 hm2以上,其它用途桑树也有较大规模发展。
3.2 布局区域化
按照最适生态区域和最佳比较效益原则,稳步推进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一方面是稳定发展传统蚕桑生产主产区的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把蚕桑产业作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一项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建设15个桑园面积0.67万 hm2以上、年产鲜茧1万 t以上的蚕桑生产基地县,辐射带动全区蚕桑生产稳步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快扩展新用途桑树种植区域,分类建设饲料桑、食用桑、生态桑示范基地。“十三五”积极扶持和引导南宁、河池、百色、柳州、贵港等地建立专用、兼用型饲料桑种植示范基地0.33万 hm2;在南宁、柳州、桂林、来宾等城市和近郊区县建立果桑、果叶两用桑示范基地0.03万 hm2;在南宁、河池、百色、来宾等石漠化地区、矿区复垦和重金属污染区域建立生态桑示范基地0.10万 hm2,辐射带动当地乃至全区新用途桑树的发展,推进桑树多用途产业化开发。
3.3 品种多样化
围绕产业多元化发展需要,创新蚕、桑品种选育研究,实现蚕、桑品种的多用途开发和多领域利用。通过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法,选育出传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产、优质、高抗的优良蚕桑品种2~3个,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同时选育出适合人工饲料育、彩色茧、丝胶用等特殊用途和食用蚕蛹等各种用途的家蚕品种,以及菜用、果用、加工专用等食用桑品种,适合饲料、生态等多种用途且适应机械化收获的桑树品种3~5个。
3.4 技术省力化
进一步创新突破,加大力度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配套集成省力高效节本增效种桑养蚕技术,加快推动蚕桑生产省力化、轻简化、机械化的步伐。以省力化示范推广为主重点推进桑枝桑叶机械化剪伐收获和干燥粉碎等省力化、轻简化机械机具和相关配套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工效和规模效益,以解决蚕区劳动力日趋减少、年龄结构日趋老化的问题。
3.5 产品高值化
以“立桑为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桑树的饲料用、食药用和生态用等多用途开发,积极挖掘拓展桑树的新功能、新用途。充分挖掘蚕桑资源,将蚕桑生产融入大农业,树立“种桑不一定养蚕、养蚕不一定采茧”的观念,改变蚕桑产品用途单一的状况。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桑枝、桑叶、桑果以及蚕、蚕蛹、蚕蛾等系列健康产品。
3.6 市场全球化
现阶段蚕桑产业是广西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要推进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需把目光转向国内外,放眼全球市场,加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交流,与其被动转移不如寻求主动拓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条件分两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即第一步走向全国,第二步走向世界。重点是以广西极具竞争力的蚕桑优良品种及种养技术为突破口,逐步推向全国,特别是适宜用于饲料桑、生态桑的杂交桑优良品种,条件具备时再推向东盟、非洲和古巴等加勒比海地区各友好国家,将我国传统蚕桑产业进一步发扬光大,为我国乃至世界蚕桑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陆瑞好,林强.“十五”以来广西蚕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蚕业,2012,33(4):58-62.
[2]乐波灵.加强蚕茧收烘管理全面提升广西茧丝质量[J].中国蚕业,2014,35(3):41-43.
[3]祁广军,于永霞.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蚕业科学,2013,39(5):984-990.
[4]邱长玉,朱方容,林强,等.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广西蚕业,2015,52(4):67-71.
[5]朱方容,陆瑞好.广西蚕桑品种创新及其繁育体系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7,28(1):8-13.
[6]韦炳佩.广西蚕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广西蚕业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探索[J].广西蚕业,2014,51(4):42-46.
[7]张桂征,张雨丽,黄文功,等.广西家蚕育种十年回顾与展望[J].广西蚕业,2015,52(4):59-66.
[8]梁贵秋,吴婧婧,陆春霞,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广西蚕区的应用模式[J].广西蚕业,2012,49(1):63-66.
[9]陆春霞,吴婧婧,梁贵秋,等.广西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举措及其促农增收成效[J].中国蚕业,2013,34(2):60-62.
[10]何国玲,汤庆坤,黄旭华,等.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SWOT分析[J].广西蚕业,2014,51(4):47-51.
[11]滕启跃.广西现象:茧丝产业做强离不开质量护航[J].中国纤检,2015,36(23):1-4.
[12]李建琴,顾国达.“一带一路”对中国蚕丝业发展的战略意义[J].中国蚕业,2015,36(4):11-18.
S88[-9];
A;
1006-1657(2016)01-0001-5
2015-12-20;
2016-01-20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专项(No.CARS-22-SYZ19)。
信息]乐波灵(1979—),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蚕业科技管理工作。E-mail:1yueboling@163.com
信息]祁广军 (1964—),男,博士,农业推广研究员。E-mail:qgj13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