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道亮
身份证 410882197002260532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郭道亮
身份证 410882197002260532
城市污染中最严重且最直观的便是城市污水污染。城市污水处理便是解决城市污水污染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探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城市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处理技术
我国的水资源总储存量为27 000亿m3,平均下来,每人所占的水资源总量为2 300 m3。经过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会增加至17亿,人均水资源则下降至1 600 m3。按照国际的规定标准,人均所占水资源低于1 700 m3的国家均为水资源紧张的国家。根据曲久辉在《应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原理》文章中所描述的,我国有七大水系,但是这七大水系都患有一定的水资源污染,因为水资源的污染导致许多水体丢失了原本应当拥有的性能,从而更加使我国水资源紧张。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主要包含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矿物油等,这些物质的化学需氧量、总氮、生物需氧量、总磷都比较高。即使通过二级生化处理、一级物理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还是会出现总磷、总氮超标现象。这样的水如果流入到了河流当中,极有可能造成水资源营养含量超标,导致赤潮的出现。
污水处理的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还处于比较低端的位置,相关的技术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污水处理没达标就排入到水循环系统当中,被动物或者人误食之后就会出现中毒现象,所以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污水处理系统,保障城市生活质量和水资源的安全。
城市生活污水是指家庭生活排出来的废水。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含量相对来说比工业污水要低许多,但是不同的家庭所排出的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含量、成分都是不一样的[1]。生活污水排量最大的便是厕所排出的污水。当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难点主要是污染物含量各不相同、污染情况难以评估和处理技术受自然环境影响等。
1)城市生活污水污染情况难以评估
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但是对水的用途越来越多,这导致了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含量各不相同。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含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更是导致了生活污水的不可控的性质。由此可见,生活污水的处理是非常困难的,污水处理方法很难根据一个单一的方案来进行设定。
2)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会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有许多生活污水处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其环境是相对稳定。但是在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当中,自然界的环境变化会对污水处理造成极大的影响。比如水流、温度、湿度不可控因素等。这样的污水处理很难让污水处理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城市当中的生活污水处理是高能耗项目
城市污水的主要处理措施是利用厌氧反应来对污水进行净化和处理,从而达到再利用效果。但是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厌氧技术并不十分成熟,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这和城市的规划已经背道而驰。
3.1 节能问题和发展趋势
生活污水处理的节能问题是比较严峻的一个问题。因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以曝气工艺为主,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处理效率。这就需要使用新的技术。紫外线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相对比较优越的污水处理技术。紫外线污水处理技术就是破坏病毒和细胞的生存繁衍能力,进而达到细菌处理的效果。但是紫外线污水处理技术也具有一定的问题,比如污水当中的一些因素会影响处理效果等。我国目前就应当吸取国外的污水处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寻找处理效果最好且最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方式[2]。
3.2 污水处理需要改进
我国的污水处理主要的问题在于运输途径长。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将重点放在再生水回用和氮磷回收等方面,但是我国的污水处理还没有考虑过这些方面。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还不合格,处理过的生活污水仍然有一定的污染。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原则应当向着低耗能、可回收利用、低排放的目标发展,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3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行之有效
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分为好氧处理工艺、厌氧处理工艺、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等工艺。目前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为厌氧处理工艺和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技术的特点主要是容器体积小、耗能低和操作简单,但也具有一定的去缺陷,比如对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物处理效果比较薄弱。生物膜法处理技术主要是运用在深水处理当中,利用好氧条件下的生物转盘技术去掉有机物和氧,从而达到水资源的净化,是多种污水处理方法当中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
在目前的城市环境当中,污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想要城市具有持续发展的特性,必须让城市具备完善、节能和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处理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城市水资源进入良性循环,推动污水处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保障城市持续、健康的发展。
[1]耿英杰,袁亚杰,邢美兰,高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2014,03:245+266.
[2]冯波,金婷婷,牛明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发展现状和工艺研究[J].北方环境,2011,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