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填方路堤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2016-03-12 05:03:23陈波龙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防治措施

陈波龙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浅谈高填方路堤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陈波龙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摘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阐述了高填方路堤的主要病害机理,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病害;防治措施

1造成高填方路堤的主要病害

在公路工程的高路堤完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汽车重复荷载的作用,常出现路堤的整体下沉与局部下沉,特别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路基与涵洞过渡段、路基与路堑过渡段等的路基下沉尤为突出,其主要病害有: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横向开裂、整体或局部下沉、路基滑动或边坡坍塌等。

2引起高填方路堤病害的主要因素

影响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地质、气候、水纹、水纹地质等,人为因素包括荷载因素、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及质量、人为设施及养护措施等。

3提高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控制措施

3.1高填方路堤施工要领

高填方路堤施工时,需配备素质较好的施工队伍、先进的机械设备、健全的施工和技术管理体系,并能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1)基底处理

填筑前清理干净路基腐殖土,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宜清除覆盖层,且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出现下列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①石灰岩基底时,按要求进行钎探,确认基底下无溶洞。基底下有溶洞时,上报设计处理,一般是将溶洞口挖成开放式,将溶洞内填充物清理干净,用浆砌、干砌片石或混凝土进行回填处理。

②基底有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采取拦截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或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风化的岩块等措施进行处理。

③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如松土厚度不大于0.3 m时,先将原地面夯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 m时,则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④经过水田、池塘、饱和粉细砂等松软地基时,根据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抛填片石或填砂、砾石及其他土质加固措施。

(2)填筑规定

高填方路堤施工时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测的方法进行施工,每层填筑厚度根据所采用的填料性质,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平行摊铺,根据设计填土高度及试验路段施工确定的分层厚度及压实参数,按以下顺序进行填筑。

①测量放线:填筑前进行测量放线,在填方坡脚用石灰线标定边线及加宽线,确保路基边缘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动态监控。

②填料选用:高填方路堤填料宜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材料,或采用轻质材料;位于浸水路段的高填方路堤应采用水稳定性和透水性均匀的材料;不同土质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不得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③洒水晾晒:填料压实时的实际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以内,表面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补水或晾晒。

④摊铺整平:利用推土机对分层推土进行摊铺整平,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良好碾压效果。

⑤碾压夯实: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按直线段由边至中、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的顺序进行,碾压轮迹横向重叠0.3~0.5 m、纵向应重叠1 m以上,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1遍、振动碾压5~6遍、再静压1遍,碾压速度最大不超过4 km/h,保证无漏压现象。

⑥整修成型:路基分层填筑一定高度(1.5~3 m内时),要用人工配合机械修刷边坡,将坡面刮平压实、夯拍,基床填筑完成后,按要求对路基表面进行平整,形成标准路基。

⑦检测签证:路基分层填筑碾压完成后,需对每一层的压实情况进行压实度检测,经检测达到规范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鉴证后,可进入该区段下步施工。

3.2做好高填方路的排水措施

排水是提高土体稳定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路堤的失稳大多是由于水的侵蚀所引起的。因此,应设置良好的地面和地下排水系统,做好拦截、疏干和排除滑动区域内外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工作,并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地表水渗入坡体或冲刷坡脚。

(1)首先应采取各种措施将表面水从边坡坡面引走,使其不致侵入滑动土体;对滑动土体的内部地表水也要注意防渗,尽快汇集并引出。对此,坡面要整平,并且种植草皮或防护。

(2)对于软基,为了加速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排水固结,需设置横向或竖向的排水体,即在路堤地面铺设30~40 cm厚的砂垫层或砂沟并保证其排水的横向坡度,以利于将水排入集水沟内。

3.3加强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监测手段

在高填方路堤施工过程中,为及时了解高填方路堤的稳定变化情况,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监测手段,如高路堤的沉降监测、侧向为移监测等。通过这些监测,及时了解高路堤的沉降变化规律,明确高路堤稳定的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即将出现失稳的迹象时,我们应具体的去了解地形和地质情况并调查施工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及时的观察坡体变化与滑动面的状况,做必要的试验,以此来分析路基为什么会失稳,进而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收稿日期:2015-12-18

作者简介:陈波龙(1959-),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建设和养护。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6)04-0030-02

猜你喜欢
高填方路堤防治措施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探讨
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5:19:58
探析寒冷地区的水利高填方渠段衬砌施工技术
分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煤矿井筒装备防腐涂料的选择和施工
对某鸡场鸡白痢发病情况的调查及防治效果的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46:08
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研究
浅谈公路高填方滑坡处治技术
强夯法加固浙北1000kV变电站碎石土地基施工参数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