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鸿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湖南 410100)
措施:企业本部或施工现场加油。
效果:仅得到比市场零售价格稍低的油价。
许多司机偷油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成了行业潜规则。
措施:司机加油登记、油箱加锁防盗、油箱浮标油量监控、定额油耗奖惩、定额油量承包。
效果:作用有限。有油站与司机合作偷油的现象存在;定额难以制定,即便确认的定额往往蜕变为油料成本固化、有奖难罚;无法通过引导改善操作习惯降低油料成本。
计划核算要求数据基础来源一致性,工程机械的作业任务不同,作业工艺杂,外加天气、设备、车况、司机驾驶操作都有习惯差异等,难以形成公平合理的目标油耗标准。
措施:往往只能采用比实际油耗更高的油耗上限作为假定标准。
效果:难以推行有效的计划管理与核算。特别是一人多机、一机多人的轮班作业制,使针对每台设备或每个司机的油耗更是难于核算。
措施:在部分先进的工程企业安装车载GPS系统,但在油耗管理数据采集和应用上还存在短板;或无油耗显示功能,或虽有油耗功能却缺乏高精度的数据支持。
效果:当前油耗基础管理仍依赖于传统经验,缺少有效的高科技手段的支撑,使用效果很不理想。
由于以上的种种难点,有些企业会采取“大包”甚至“挂靠”的运营模式,但随之带来的是管理和安全上的众多隐患。
措施:油箱加锁、加封口滤网等。
弊端:擅于偷油的黑点可采用细管抽油、油箱排污口抽油、油管抽油等各种方式,依然可以轻松抽油。油箱的防盗措施沦为工程企业的心理安慰,几无作用。
措施:加装油浮子监控油箱液面及报警功能
弊端:存在安全隐患,无防爆安全认证。由于存在装置设计上的天然缺陷,无论是物理浮标还是超声波探头,均无法实现精确监控;当设备上下坡、颠簸的时候会发生误报,若放宽探测标准,则又为“偷油”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措施:采取定额油耗管理或承包方式。即,设定单位产量油耗上限,定额承包或按照节超实施奖惩方案。
弊端:油耗的定额数据,通常是依靠经验设定。在作业任务、作业环境、作业工艺效率、设备功率、设备年限、负载率等不确定的状况下,单位产量的油耗有明显差异,定额油耗往往只能取最大值。为取得更高的定额油耗,司机往往容易形成利益联盟,采用各种手段集体向企业要求更高的油耗定额,例如:协同从油箱抽油制造作业油耗虚高;定额试驾司机故意放高油耗等等。
国内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少数国际知名的燃油系统供应商手上,由于缺乏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制性规定,对ECU所给出的喷油量数据的可靠性,精度等级,开放程度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
从ECU取得油耗数据取决于发动机厂商在生产发动机产品时是否有进行ECU喷油量的标定,目前只有部分发动机厂商,在部分型号上向部分整车厂开放ECU喷油量数据。
ECU测量法并不是实际测量喷油嘴实际流过的燃油量,而是测量喷油嘴针阀打开的时间,所以一旦喷油嘴上有积碳和金属锰沉淀,计算相同喷油嘴针阀打开的时间值,但实际喷油量就减少了,这是导致ECU测量法不准的主要原因。
设备车辆油路上加装流量传感器,通过监测设备车辆油路中的柴油流量来测算发动机的实际耗油量。这种方式原理简单、科学,计量精度更高,更为可靠。
需要在油路上加装流量传感器,所以流量传感器的流阻必须很小,以至于几乎对油路影响微乎其微。油耗记录要有多种采集方式,包括即时显示读取、数据采集器读取、电脑直接读取,如果车辆设备已经装备GPS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GPS系统的数据传送通道实时传送到管理中心,实现即时油耗管理。油耗数据采集以后,系统实现完善的报表及图表管理统计功能,满足包括指定设备、指定时段、指定组别、指定班次等实际的油耗统计管理要求,满足事后调阅和统计管理,并有异常油耗警示功能、设备油耗对比功能等等。
系统以测量发动机实际燃油消耗为油耗依据,所以从油箱偷取油料的行为或虚开加油票据的行为已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通过油耗显示屏或是后台监控终端,可以方便地读取设备实际油耗情况。
通过对统计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可统计任意时段的油耗、里程、作业量,并计算出单位产量油耗及油料费用。
对比差异较大的运行参数(如里程、时间、作业任务、油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是正常消耗、异常损耗还是主动减耗。
通过对数据应用于设备管理实践,杜绝异常损耗的发生,简化计划与核算统计工作,使油料的管理从以经验为主的原始管理成为以实际量化数据为主的现代化管理,精确成本,推动节能降耗。
通过对油耗数据的实时监控,可有效改善司机的驾驶操作习惯和行为,降低正常燃油消耗。
有效的油耗数据分析和统计,将为企业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彻底改变仅凭经验直觉而获得的不合理的定额油耗管理指标。通过合理的油耗统计分析,可以快速把划一或者多元管理的定额油耗指标,迅速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直接为企业节省居高的油耗定额支出。
围绕成本意识和成本控制,工程企业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必须与节能减排工作形成联动机制。让数据不仅仅是数据,系统不仅仅是系统,而是能为工程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精确、高效的依据,并建立从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处理、回馈等管理流程,最终实现控制油耗、优化管理、减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1]马英学.制定油耗定额的技术经济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0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