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神秘的东方古堡

2016-03-12 01:34
今日中国 2016年2期
关键词:羌寨碉楼羌族

文|本刊记者 周 琳



羌寨,神秘的东方古堡

文|本刊记者周琳

四川桃坪羌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羌族的典型建筑群落多半遭到毁灭性破坏,唯有桃坪羌寨巍然挺立,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坚韧与顽强。

羌族是中国西部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寨逐山势而建,高耸入云,因此羌族自称“云朵上的民族”。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出现了“羌”字,字形像头戴羊角头饰的人,代表以羊为图腾、起源于中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阿坝州理县杂谷脑河畔,距离成都市约180公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寨子因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密的东方古堡”。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羌族的典型建筑群落多半遭到毁灭性破坏,唯有桃坪羌寨巍然挺立,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坚韧与顽强。

碉楼与民居搭建的迷宫

从成都出发,沿着317国道,3个多小时就能抵达桃坪羌寨。一下车,但见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逐坡上垒,其间碉堡林立。

羌族姑娘唐英一家就生活在这个寨子里。她因为上大学,走出山寨,走进了都市,离开了父母和祖辈生活的羌寨。如今唐英是“中国青旅”的一名导游,一周两次往返于九寨沟与成都之间。从小生活在羌寨里,养成了男孩子的性格,短发、大嗓门、带团组队干净利索。

在羌寨入口,唐英提醒我们,这里漂亮的羌族姑娘不仅会热情地给游客们充当导游,还会“威胁”游客说:“寨子采用传统的八卦布局,外面有8个门,里面有13条通道,以碉楼为中心,道路四通八达,像迷宫,没有人领路,一定走不出来。”

跟着羌族姑娘们走进寨子,叮咚的流水声不绝于耳,却不见水在何处,这正是桃坪羌寨的奇特之处—寨子里的主要通道和房内都有宽敞的地下水道,揭开石板就能取水。地下水道的设计极为巧妙,既方便了生活,又能起到消防作用,还可以调节寨内气温,战时又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寨内的巨大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村寨中,高低错落,从数米到数十米,建筑形式有四、六、八角,以土、石、麻筋、木为料,有的仅用土木。片石与黄泥砌成的坚固楼体经历了无数的地震后仍完好无损。

整座寨子是石碉与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而神秘,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于是有了无数暗道,走入其中就像步入了迷宫。

羌寨的民居,房间宽阔、梁柱纵横,一般有二至三层,上面作为住房,下面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屋内房顶常垒有一“小塔”,供奉羌人的白石神(一块卵状白色石头)。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五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

据说,羌族人施工时不绘图,不测算,信手砌成,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考察观光。

目前只有少数羌族人还保留着羌族传统婚礼习俗

千年古寨的现代生活

整个寨子有一个神秘的去处,就是水源的起点—杨家大院。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首先要经过杨家,才能流向全寨。杨家大院是桃坪羌寨第一任头人的住宅,占地368平方米,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寨子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宅子,直到现在依然“掌管”着全寨人的用水。

杨家大院现在的主人据说是杨家第54代传人。宅子右侧有一个通向地下水网的通道,由此进入室内,没有窗户,漆黑一片。房内的门有四五道之多,但只有两道用来通行,其余的都是为了防备土匪而设置的陷阱门。杨家祖屋的二楼,屋梁上挂满了腊肉。

经过几道木梯进入碉楼,内部黝黑的墙壁,将人带入一个久远的年代,从一个个射击孔里,仿佛看到羌族人在动乱岁月中的艰难生活。

唐英说,小时候在羌寨的生活是十分清苦的,记得父母早出晚归操持一家人的生计,自己养成的男孩性格也是由于从小只能捡哥哥们的衣服穿,从来都是“假小子”扮相。如今,羌寨人的生活改善了,从每家每户的装饰布局就可以略知一二。

随便走入一家典型的羌族民居,三层石砌小楼,底层的门边倒挂着大块的腊肉,顺石阶走上二层平台,台阶上堆放着硕大的南瓜,陈旧的木楼阁上悬挂着成串的玉米和辣椒,墙顶上摆放着几盆鲜花。

羊头形状的装饰遍布羌寨。相传,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对羊图腾的崇拜。

横亘千年的文化守望

寨子里的羌族人,大多还保留着穿传统民族服装的习俗。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

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为“祭山会”(又称转山会)和“羌年会”(又称羌历年),分别于春秋季举行。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却始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远古神秘文化的光辉。

每逢传统节日或祭祀活动,羌族人便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羌族男子和穿着精美刺绣服饰、佩带雕花首饰的妇女聚在一起,代表各自村寨,在山间放开嗓子赛歌以决胜负。更有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对歌,互倾爱慕之情。

演唱不受场地、时间和男女的限制,分领唱、轮唱、重唱。日复一日,这种演唱方式在村寨里日益盛行,形成了羌族特有的多声部文化。

“羌族人久经战乱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孕育了他们豪放的性格,粗犷的舞蹈,以及直来直去的说话做事风格。”唐英介绍说,羌族的沙朗舞,类似藏族的锅庄舞,是最为活泼、奔放的艺术形式。“这个舞蹈男女老幼均可参与,有时几十人或者上百个人高歌劲舞,气氛非常热烈。”

猜你喜欢
羌寨碉楼羌族
寒池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李锦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有趣的羌寨婚礼
GHOSTS OF GUANLAN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守望的花朵
20对重组新人 吉娜羌寨的集体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