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国际艺术节:“小而美”的群文盛宴

2016-03-11 13:58戚永晔
文化交流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而美西溪艺术节

戚永晔

很多年前,杭州就被誉为“休闲之都”,喝茶、逗鸟、游山、玩水、小酌、饕餮,都可以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找到你喜欢的地方。惟独“看戏”,却一直是此中所好的杭州人的心头憾事,很多国际大戏往往过家门而不入,甚至为了“追剧”还不乏跑到上海、北京去的。

在杭州“大而美”的各种休闲节、博览会之外,能不能为“看戏”设置一出“小而美”的群文盛宴呢?2015年末,在西溪天堂旅游度假区,9台国际顶级大戏、40多场连轴演出;国内外广受好评、上座率极高的重量级剧目,长达两个多月不间歇登台,为杭州的观众们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

这,就是“西溪国际艺术节”的精彩而独特之处。

原生态:贴近自然的美

为什么要定位西溪,落户西溪天堂?

对此,西溪国际艺术节制作人董怡林的回答很简单:凭借天然的开放空间和湿地风光,西溪国际艺术节在这里举办,无疑创造了突破传统剧场边界的可能性。室内演出和大量免费观看的户外演出和体验活动相结合,是本次艺术节的独特之处。

事实上,在艺术节期间,有许多户外演出在西溪天堂公共空间进行,无论原本寄情于山水的游客,还是专程前来的文艺爱好者,都可以随意入园自由观看,无需购票。而西溪的自然风情,给了这些剧目最好的诠释。

比如2015年10月1日至4日上映的西班牙原生态弗拉门戈《塔巴罗》就是一例。这种百转千回、性感妩媚的舞蹈,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地标文化”,由情歌、舞蹈和吉他弹奏组成,一般也会加入击掌、跺脚为舞者击打节奏。西班牙女郎头戴花朵,身着红黑对比、群摆宽大的舞装,象征着这个国家的热情与奔放。

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长期以来是各种音乐文化的大熔炉,早年希腊、迦太基、罗马、拜占廷、阿拉伯的居民带来了地中海边远地区的音乐,从15世纪中叶起,吉卜赛人又大量移居此地。因此,在安达卢西亚既有阿拉伯文化的巨大影响,又有吉卜赛歌舞艺术的强大魅力,这个地区变成了欧洲最具有异国风味和人文色彩的地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弗拉门戈。

在表演《塔巴罗》时,一群歌手、舞蹈家和吉他手组成弗拉门戈,围成半圆形,坐在舞台的椅子上。演出开始于歌手的喊叫声、感叹声,在观众的心中点燃热情之火。表演中的男子非常注重脚的动作,用脚跟敲击地板时发出的节奏十分清脆。女子的舞蹈则更注重手、腕、臂、腰、臀的动作,舞蹈者情不自禁地一面踏地,一面捻手指发声,再伴以歌声、拍手声、喊叫声、舞步踢踏声,互相交错应和,与观众心心相印,气氛十分热烈。

无独有偶。11月中旬,中国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带来的经典《原野》,也是这种原生态之美的诠释者之一。《原野》是剧作家曹禺1937年创作的作品,也是曹禺先生最富深意、争议最多、神秘色彩浓厚的作品,具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浓郁风格特征,明显有别于其现实主义经典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

此次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运用了全新手法来演绎话剧《原野》这一经典剧作,把一个冤冤相报、看似简单,却蕴涵着阔大渊深的人物情感,展现出复杂的人物性格,从而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被压迫、被摧残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深刻地发掘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性,也从一个更原生态、更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旧时代农村的印象。曹禺之女、该剧编剧万方说:“我觉得《原野》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剧本中描写的神秘感、沉重的黑暗、蛮荒的气氛都在舞台上呈现出来了。这正是父亲希望看到的《原野》。”

寻浪漫:贴近年轻的美

对于举办这个艺术节的初衷,董怡林表示,最早是因为西溪天堂有一个400座的小剧场,很多艺术界的朋友特别喜欢,觉得这么优美的环境,应该有一个开放性的艺术节。策划者在先后去了阿维尼翁和爱丁堡之后,更加确定了这样的想法,他们便开始策划这样一个艺术节,“杭州有很好的观众,我们希望让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杭州变成最艺术的城市”。

一个“小而美”的艺术节,因为各种艺术形态的碰撞,而变得生动、饱满。不同形态的表演艺术都在不大的西溪中酝酿发酵,这里可以属于文艺青年,也可以属于白领小资,这里有学生、背包客,也有带着孩子的父母。其实,多是一些很平凡,对戏剧、艺术有着浓烈兴趣和幻想的年轻人。

被誉为本次国际艺术节上最值得一看的,9月底作为“开门红”上演的苏格兰巴罗莱芭蕾舞团舞蹈肢体剧《虎生》,就是其中的范例全剧以舞动人生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彼此存在沟通障碍的三口之家的故事。妈妈、爸爸和他们的女儿珀比已经无法相爱和互动。妈妈着魔似地打扫屋子,爸爸沉浸于工作,他们陷于自己的世界,而未曾注意到女儿的孤独与不开心。

某天,一只“老虎”大声吼叫着进入了房间,却只有珀比和观众能够感知到。舞台瞬间变得狂野起来,生命的能量、色彩,音乐和虎围绕着笼子,在观众当中的舞动,把活力带到每一处。整个演出结束于充满爱与欢笑的时刻,“老虎”的工作完成了。

除了离奇的情节外,《虎生》还采取了国内戏剧难得一见的“岛式舞台”的表演空间进行演出。舞台上,设有一个牢笼式的舞台装置,观众围绕四周而坐,使舞台与演员、观众融为一体,仿佛自己便置身于演出之中,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自然叫好叫座,赢得无数年轻人的点赞。

除了精彩的剧目外,40多场包括表演工作坊、戏剧沙龙、图片展、“演后谈”在内的衍生活动,构成了西溪国际艺术节丰富而多元的内容,也吸引了大量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据不完全统计,艺术节期间,有6000多名观众购票进场观看演出,票房累计近100万元。加上免费户外演出和其他互动活动,直接参与艺术节活动的观众近2万人,影响人群约20万。

有了这些好戏和优秀节目在“家门口”上演,许多杭州观众成为艺术节的忠实粉丝。据了解,不少观众购买套票,或是连看数部作品。亲人、同事、朋友之间的口碑传播,使得艺术节的门票日趋紧俏,一些热门剧目演出期间,甚至出现了加座和一票难求的盛况。

国际范:贴近时代的美

近些年,越来越多有经济实力的城市为寻求多元化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而举办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乌镇国际戏剧节等成为带有城市标签的品牌艺术节,如何从众多艺术节中突围而出,是西溪国际艺术节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西溪国际艺术节策展和筹备之初,策划团队就明确了自身的差异化定位以多元为宗旨,以跨界为特色,以独立策展为特点,结合西溪天堂众多室内外表演空间引进诸多精彩作品,是一个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诗歌和多个创意板块的新型艺术节。

“国际范”就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特点,艺术节期间,世界音乐也登上西溪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众多世界音乐人集聚在这里,包括德国的多乐器演奏大师史蒂芬·米克斯(Stephan Micus)、印度传统音乐组合伊玛目三重奏(Emam Trio)、澳大利亚天才古典吉他手汤姆·沃德(Tom Ward)等主流国际音乐团体,还有西班牙库伦卡剧院经典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德国与加拿大联合制作的多媒体形体剧场作品《反转地心引力》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佳作同时上演。

其中,作为艺术节“收官之作”、由英国壁虎剧团带来的《迷失》最为醒目。虽然演出时间推延到了2016年1月底,但依然没有影响杭州观众的热情。

《迷失》是一个关于回忆、宽恕、自我的故事,是一个深入探索个人灵魂的旅程。故事讲述职场精英莉莉表面与常人无异,却无法正常面对个人的感情生活。当她意识到自己的灵魂正在逐渐离开自己,便踏上了重新寻找自我与最初心灵的旅程。从自己的童年生活,到父母的争吵、人们的相识与相爱,当她重拾遗失的真相时,却发现一切记忆都被颠覆了。因对生活的精彩演绎,《迷失》受到无数人的热捧。

如果说2015年西溪国际艺术节只是初试啼声,那么这个已经令人瞩目的艺术节2016年能否精彩再来?在首届西溪国际艺术节闭幕式现场,西溪天堂已经给出了答案。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小而美”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小而美西溪艺术节
遇见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杭州西溪湿地
所见·西溪度假酒店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黄磊的秘诀:教子就要“小而美”
西溪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