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存货核算中个别问题的解决

2016-03-11 11:25曹秀菊
2016年3期
关键词:策略

作者简介:曹秀菊(1977-),女,辽宁大连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要:所有的企业在实际的运营中都十分重视效益的提升,它可以通过会计账目来掌控整个企业运营中费用的产生和利润的获取,从而了解自身的资金动态,并通过合理的进行库存的清点和核算来控制企业成本,以便于更好的帮助企业制定更加长远的发展计划。但是在实际的企业存货核算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制度不健全、个别问题处理计算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都会大大的降低存货核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针对存货核算中个别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货核算;个别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企业存货核算的概述

1.存货的特征及分类

存货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存在和数量的控制对于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均有一定的影响,它与固定资产不同,但是也具备一定的价值属性。这种存货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是作为一种资产进行管理的,但是受企业的发展策略和市场变动的影响也会逐渐的减少,同时其价值也会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从而出现利润上的变动,因而在存货的核算工作中需要进行全面的计算。这种存货的类别也是比较多的,可以按照存货的状态、存储方式和存货的来源等进行区分,比如还未加工的原材料、生产线上未完成的半成品、运输途中的货品等都属于企业的库存。

2.企业存货核算的必要性

(1)存货核算的有效性对于企业效益的计算影响是极大的。这种误差的大小对于企业现阶段的成本和利润的计算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对于下阶段的发展策略和自我定位都是十分不利的。也会给予一些职业素养较低的工作人员一些可乘之机,从中窃取企业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给会计核算工作造成困扰。

(2)存货核算工作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状况,从而指导下阶段工作的开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存货量较大的情况下,对于企业资金的有效周转是十分不利的,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促销手段来实现库存的有效处理,如果存货量过少则会断掉了企业的销售链,需要企业重新审视产品的定位和价格,调整相关产品的生产量,因此需要重视企业的存货核算工作。

(3)存货核算工作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反映出企业的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因此需要予以重视,同时重视个别问题的解决,通过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计算方式的确定来实现库存核算工作的真正价值。

二、针对存货核算中个别问题的解决

1.注意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及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一个商品从投入到资金的回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价格、人工费用、市场需求量都会对这个价值的实现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在实际的存货价值的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要考虑原始的生产成本,同时也要考虑当前的原材料价格,然后在确保企业效益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只有确保计算方法的科学性,才能真正的了解企业的存货价值。

主要的计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都是取中间值的方式进行价值的计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这种方法既不会明确的反映出当前的存货的价值,同时也无法显示出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对于企业生产成本与利润的影响,但是对于各阶段的会计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2)个别计价法,这种方法对于库存量较大的企业来说是不适用的,不仅加大了库存核算的工作量,同时对于这一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的实现也是影响颇大的。(3)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前者是通过预售的构想来实现存货价值的计算,后者则是按照近期的存货处理的价格进行新进存货的计算,通货膨胀条件下,前者的销售成本较低,并且在效益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偏差,后者的利润则低于前者。

2.注意新会计准则中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在会计准则的不断调整下,对于库存的计算方法也有了一些界定,同时对于各种个别的计算方法的利弊也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对于平均计价方式进行了取缔,更多的倾向于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的计算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要注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存货的价值出现升值的前提下,先进先出的计算方法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并且降低企业的实际收益,后进先出的计算方法则会与之相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方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控制,但是在新会计准则的执行下,取消后进先出的计算方式,以此来确保企业的总体价值核算的真实性,提高了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性。

3.注意存货发出的会计成本和计税成本的差异

会计制度规定,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可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核算要求自行确定,包括后进先出法,无任何限制条件。而相关税法对后进先出法的使用增加了限制条件:如果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一致,也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或领用存货的成本,即使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也必须是存货在领用时确实采取的是将后购进的货物先发出的流程。当企业忽视限制条件的存在,使用后进先出法时,就会出现存货发出的会计成本和计税成本的差异。

三、加强企业存货核算的对策建议

1.注意存货管理中实物盘点的几个问题

(1)做好盘点的准备工作。盘点前必须制定一个周密的盘点计划并进行必要的人员、物资准备。盘点时间应选择接近结账日期,尽可能停止业务活动。存货必须整理分类,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校验,盘点的表格、标签和清单必须事先准备齐全,对已收和付出的存货应登记入账。

(2)全面开展盘点,并由审计人员监督、抽查。各种商品、产品和原材料原则上应在同一时期进行盘点,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不同类别的存货可以分别进行。盘点工作一般由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审计人员参与监督和抽查。抽查比例一般不低于存货总量的10%和存货价值的30%,视情可以扩大抽查面,或对某些存货进行重新盘点。

(3)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档案记载和管理,通过存货明细表格进行数量和类别的具体化,同时要求参与存货核算的全体成员签字,并就表格中的一些数据与实际存货之间的出入进行集体商议解决。同时对于一些有问题的存货进行具体的记载,包括损坏的缘由、程度等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进行整理存档,便于后期工作的展开。

2.提高企业对于存货核算工作的重视

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都是十分重要的。重视意识的指导作用和工作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增长都是切实可行的。专业能力较强和职业素养较高的存货核算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都是极强的,并且对于维护企业的效益和财产安全的意识较强。因此,我们的企业需要重视相关人员的选拔,同时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培训机会,尊重个人价值的体现,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为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的提升创造更好的环境,以此来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总结

对于目前存货核算中的不合理的现象,我们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核算人员应予以重视,并且需要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来对存货进行计算方法的标准化,同时时刻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重视每一次的存货清点工作的开展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注意监督,并比照核算结果进行抽查,对于一些存储不当导致的货品损坏也需要具体的记录在册。加强核算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不断的加强企业的存货核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信息。(作者单位:大连丸祐金属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许治飞.试论企业存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6)

[2]臧桂琴.浅析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1(09)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
2016年理财策略——少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