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校新校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6-03-11 10:09黄园丁泽国徐胜利
2016年3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高校建设

黄园++丁泽国++徐胜利

作者简介:黄园(1988-),女,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丁泽国(1989-),男,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徐胜利(1989-),男,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加强高校新校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具有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意义,通过增强与经验丰富的基层党建工作者交流、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等途径,使高校新校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高校新校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建设先进党组织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在高校新校区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于2011年正式开始招生,学生专业和校区管理结构正处于变化调整阶段,发展高质量的党员入党、建设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对于展示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建设勤奋好学的学风、传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维护和谐稳定的校区环境都具有推动作用。依托于百年学府河北农业大学成熟的管理理念和办学宗旨,结合渤海校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能够有效加强新校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一方面能够将河北农业大学“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使新校区在稳定中迅速发展。

二、加强高校新校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策略及途径

在高校新校区的党建工作中,应该坚持学校育人目标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的相互融合,创新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使校区的学生基层党组织成为鲜活的时代旗帜。

第一,增强与经验丰富的学生党建工作者交流,制定适宜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发展条例

渤海校区作为新建校区,虽能严谨的按照党员发展细则吸收优秀学生入党,但在党课培训和支部活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增加与经验丰富的学生党建工作者的工作交流,借鉴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结合高校新校区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寻找出一条适合高校新校区基层党建的道路十分必要。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双重战略,即到包括学校本部、兄弟院校、当地其他新建校区等具有典型代表的高校中,增加与党建工作者的探讨和交流,将较成熟的建设策略和发展理念引进到渤海校区的党建工作中,不断完善对入党积极份子的动态性和全程性的培养,加强培养方式的创新,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完善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加强学生党员在高校新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

在高校中,不仅要抓好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这些仅仅依靠辅导员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大学生党员是优秀学生的代表,作为学校基层党组织中的成员,他们在思想、学习和实践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引导,使他们承担起管理普通同学的职责,做到上传下达,及时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解决;教导大学生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使他们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并指导他们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之中,提高党性修养,在实践中自觉服务同学;积极鼓励大学生党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支持和配合校区的各项工作,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将他们言行举止具有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以自己的行动教导同学们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和政治修养,充分发挥广大学生自身能动性,使校区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健康发展和有效实施。

第三,利用好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使网络成为加强学生党建的新平台

在高校中,网络技术和新媒体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90后的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类似于渤海校区这样的高校新建校区,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周围娱乐方式有限,针对于大学生所建的生活圈几乎没有,新媒体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所以在高校新校区基层党建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并利用好新媒体的作用。一方面要利用微信平台、微博、网站和QQ群等网络信息渠道,扩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深化影响力,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收集和反馈,使新媒体成为党务工作信息交流、反馈和传播的有效平台;另一方面利用好新媒体时代大环境带来的挑战,党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及时发现网路信息上能影响学生思想和生活的负面因素,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党建工作的新战线。

第四,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增加实践活动,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

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营造重视学习和坚持学习的氛围,以集体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学习落到实处,对学习成果进行公平、公开、公正考核,建立有效激励制度,将考核结果和评奖评优相结合,对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共同学习的课堂、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聘请思想政治坚定、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党员干部、教师等为主要师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加强大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既重视学习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又着眼于社会发展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党建工作的目标思路,设定因时因地适宜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交流学习,集结先进思想的精华,挖掘大学生党员的潜能,使学习在不断创新中前进;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实际工作中的有力助手,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实效性,使基层党组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使高校新校区基层党组织能够适应形势的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永葆生机活力。(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黄有梅.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刘玮.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4(22):60-60.

[3]张治国,罗建华.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8):192-193.

[4]李烨红.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44-45.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高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