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2014年3月的一天,我下班回到家,看到徐亮脸色铁青,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眼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便诧异地问道:“老公,谁惹你生气了?”徐亮闷声说:“还能有谁?你家那个势利的老头儿呗,我这辈子再也不想见到他!”
我这才明白,老公是在生我爸的气。中午,我妈召集我和大姐带着家人过去吃饭,因为单位临时加班,我让徐亮和儿子前往。临走前,我嘱咐徐亮少喝点儿,因为他刚失业,心情烦闷,我怕他喝多了说些过头的话,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没想到,他还是弄出事儿来了。
和徐亮结婚10年,我知道他是个直性子,乐于助人,又爱较真儿。他生这么大的气,莫非是我爸言行不当,刺激了他脆弱的自尊心?我劝徐亮消消气,并诱导他把饭桌上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中午徐亮带着儿子赶到我爸家,大姐一家已经到了。我爸和我大姐夫都是搞工程的,彼此有共同语言,两人相谈甚欢。徐亮在一家企业搞销售,企业效益下滑,前段时间裁员裁到了他头上,他心情不爽,又插不上话,就在一旁闷闷不乐地坐着。我妈和大姐把菜端上来后,我爸从卧室拿出来两瓶酒,他打开一瓶,给自己和大女婿倒上。他看了看徐亮,让他把另一瓶酒打开,自己倒就行。徐亮看了看我爸面前的那瓶酒,再看看递给他的那瓶酒,脸当即就沉了下来。我爸和大姐夫喝的是红色瓷瓶的“郎酒”,递给徐亮的却是一瓶普通的酒。一瓶是名酒,一瓶是普通酒,同样是女婿,却是两种对待。正处于失业期的徐亮本来就敏感,觉得岳父太势利了,明摆着是看不起他。徐亮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儿,眼前那酒自然也喝不下去,便借口胃不舒服,饭也没吃就告辞回家了。
徐亮的述说让我暗暗生老爸的气:同样是女婿,一个喝好酒,一个喝普通酒,放在谁身上都不舒服。徐亮毕竟是我老公,老爸对他不好,就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越想越气,走到阳台上拨通了老爸的电话,责问他为什么那样对待徐亮。听了我的指责,老爸也很生气,借着酒劲儿在电话里吼道:“我怎么对他了?是他太敏感了,本领不大事儿还不少……”说完,老爸不由分说就挂了电话。
我和老爸在电话里的争执,清晰地传到了徐亮的耳中,他的脸色愈发难看了。为了平息他心里的怨气,我安慰他:“老公,我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你想想,当初我妈不同意我找农村出身的,还是我爸说服了我妈让我嫁给你,从这一点上看,你也得感激他呀!”我这番话让老公的情绪稍稍缓和了些。我引导他说:“作为老人,喜欢有本事的女婿也是正常心理,咱们不争馒头争口气,争取干出点样子来,不让他小瞧咱们!”我的劝说让徐亮气顺了许多。
家宴上的事让徐亮对我爸耿耿于怀。此后,再拉他去我爸妈家,无论我如何软硬兼施,他宁愿在家里煮方便面吃,也不愿随我前往。看来,徐亮被我爸伤透了心,这种伤害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解的。
徐亮不愿在家里吃闲饭,每天四处奔波找工作。然而,徐亮已经35岁了,求职没什么优势,想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了。有一次,徐亮求职未果,回到家发现皮包被划了个口子,赶紧检查了一遍,发现包里仅有的100多块钱被小偷偷走了,气得他破口大骂。我理解徐亮的心情,赶紧拿出500块钱给他,说丢了就丢了,权当破财消灾了。
随后的一个双休日,我带着儿子去爸妈家里吃饭,饭桌上,我说起徐亮在公交车上被小偷偷钱的事,我爸却慢悠悠地来了一句:“这小偷也太晦气了,偷了个没钱的!”老爸的话听起来怪怪的,我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说:“爸,有你这样说话的吗?你不就是嫌徐亮没本事吗?”老妈也附和道:“死老头子,你是不是变态呀,女婿混得不好,你就心里高兴了不是?”老爸被抢白了一顿,不吭声了。
不料,老爸那句被我和老妈批评的话,经8岁儿子之口传到了我老公的耳中,徐亮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然而,生气归生气,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却显得英雄气短。
看徐亮找工作处处碰壁,我从旁观者的角度建议他换个思路,他这个年龄求职不占优势,不如找个合适的项目自己创业。找到工作还有可能再次失业,如果创业成功,就可以终生受益。徐亮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开始四处考察项目。
2015年7月3日,是我爸的65岁生日。徐亮的态度一如既往,不去!我说:“平时怄气也就罢了,生日再不去就说不过去了。”徐亮闷闷地说:“我和一个朋友去考察一个小区,看适不适合开超市,我真的去不了。”徐亮是个倔脾气,他不去,我拿他也没办法。老爸看二女婿没来捧场,满脸不悦,说:“这小子难道比总理还忙?总理心里也得有老丈人吧?”老妈在一旁埋怨他:“徐亮是个男人,他失业这么久,心里会好受吗?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如果是自己的儿子失业,你还会冷嘲热讽吗?”老妈的话说得入情入理,想到徐亮这些天的奔波、煎熬,我心里一阵酸楚,眼泪涌了出来。老爸看我流泪了,也不作声了。
8月中旬,老爸和老妈去武汉旅游,坐火车回到郑州已是夜里11点了,老爸让我开车去车站接他们。尽管徐亮不想看到老爸,却对刚拿到驾照不久的我不放心,就跟我去了。我和徐亮在火车站接到爸妈,徐亮看也没看我爸一眼,闷声接过他手里的包,然后放到汽车后备箱里。驱车回到家,我和徐亮把东西拎上楼,我爸从包里掏出一瓶酒,递给徐亮,说:“这是湖北当地的酒,拿回家自己喝吧!”徐亮冷冷地说:“我不需要,还是您留着喝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徐亮5个月来和我爸说的第一句话。
2015年9月初,徐亮和朋友开超市选址已定,进入筹备阶段。开超市费用不菲,两人商定每人筹资50万元。我和徐亮结婚10年来,贷款买房、买车加上养育儿子,用去了不少钱,家里的存款加起来也就10多万元。
徐亮四处借钱,一周仅借来15万元,还有20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我把徐亮开超市缺钱的事给父母说了。老爸说:“我有两单存款就要到期,差不多有20万元,要不你们拿去用吧!”老爸的慷慨让我欣喜不已。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徐亮,谁知这家伙却黑着脸说:“我宁愿贷款也不用他的钱,我承不起那个人情!”我知道徐亮的脾气,就没多说什么。
几天后,我去父母家里拿东西,老爸把存单递给我,让我拿着他的身份证去取钱。我说:“不用了,人家宁愿贷款也不用你的钱。”老爸叹了口气,说:“这小子够倔的!这样吧,你把钱取出来,别说是我的钱不就行了?”我一想,这样也好。
第二天下午,我对愁眉不展的徐亮说:“我有一个闺蜜手里有笔钱,借给咱先用着,条件是按银行正常利息付给人家就行了。”徐亮大喜,说:“太好了!咱用人家的钱做生意,付利息是天经地义的。”有了老爸的暗中相助,一个月后,徐亮和朋友的超市开张了。由于选址得当,货品齐全,价位比别的超市低,生意非常红火。
10月6日,我爸在医院做了腹股沟疝气手术,晚上需要有个男人陪床照顾,大姐夫在外地出差赶不回来,我试探着问徐亮能不能去。徐亮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话里仍带着气:“去就去吧,只准他不仁,不准我不义!”
第二天早上8点,我妈赶去换班,徐亮回了家。他看上去有些疲倦,我问他和老爸说话了没有,他点点头,说老头儿主动给他说话了,还解释了那次酒桌上的事情。老头儿说,当时他拿的那瓶郎酒是以前喝剩的,里面只剩少半瓶了,他和大姐夫各倒了一杯后,里面所剩无几,掺酒又不好,就让徐亮打开另一瓶酒,没想到造成了误会。过后,碍于长辈的身份,他没有及时解释,以至于误会越来越深。
徐亮把老爸的解释说了出来,我心里大为畅快,便趁热打铁替老爸美言几句:“其实咱爸平时说话有口无心,你别往心里去,他对孩子还是很关心的,那20万元钱就是他出的,怕你不要,让我替他保密!”我的话让徐亮颇为意外,他沉默了一会儿,自我反省道:“人在低谷的时候,对别人的言行比较敏感,尤其是亲人。也许我有些小心眼儿了,多谢老婆大人长期以来对我的包容。”
心结打开,老公和老爸重归于好,翁婿又能愉快地在一起喝酒了。这段经历让我领悟到:造成亲情疏离的往往不是矛盾,而是缺少沟通。彼此有了矛盾,哪怕吵一架,及时说出来,也比闷在心里误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