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 要: 微课是指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时间短、内容少,讲解具有针对性,一次只讲一个知识点,内容少但不乏充实。文章阐述了微课的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 微课 特点 应用
一、引言
微课最早始于可汗学院,可汗学院的创始人是萨尔曼·可汗。2004年,可汗在用雅虎电子画画笔记本远距离教表妹数学时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比尔·盖茨曾说,可汗的成功“令人难以置信”,“我和我的孩子也经常使用可汗学院。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随时学习。微视频可以反复观看,任意暂停,用手机就能学习,对学生来说很方便。对于老师来说,可以让老师省力,也可以借鉴别人的微视频帮助自己讲课。微课自问世以来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自2013年以来,全国性的微课大赛每年有好几个,这些微课大赛包括中小学组和高校组,参赛的地区和人员很多。在科研方面,关于微课的项目和论文数量也非常多。可见,大家对这一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并给予了极大希望。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一个特点是重内容而少形式,这种去除了冗余的外部干扰而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的形式受到学生欢迎。过去,我们熟悉的是电视讲座或者视频公开课。这种形式经常把一些外部的环境如教室、学生、老师及老师的衣着与肢体动作录进去,干扰了学生的视听,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因而学习效果不好。而微课甚至可以只是一张白纸,老师不需要出镜,只需要在白纸上写下所需要演示或讲解的内容,这种形式专注所授知识点的内容本身,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因而学习效果更好。微课的另一个特点是短小精悍。一般来说,微视频不超过10分钟,一个视频就讲一个知识点,这样更便于学生消化知识。因为视频短,内容少,所以学生压力也小,学习起来更轻松。
三、微课到底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新瓶”装“新酒”?
笔者认为微课是“新瓶”装“旧酒”,喝出新口感。
首先,一个单独的知识点在做成一个微视频进行单独讲解后,获得了特别关注,目光一下子聚焦,这样有助于学习者弄清这个知识点。并且可以跟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给人一种“哦,原来是这样”的顿悟,特别是在讲历史这种有时间顺序的知识点时,这种顿悟特别明显。比如在讲明朝历史倭寇的时候,当我们了解了所谓的倭寇八成不是日本人,而主要是国内的武装走私商人,因为海禁政策无法进行贸易,只能当倭寇,我们就恍然大悟,为什么明朝要在1567年打破海禁政策,开放漳州月港。
其次,分量小好消化。就像在餐厅吃饭一样,精致的菜一般分量比较少,因为分量一大就难有食欲。学习也一样,过去动辄45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的电视教学就像大分量的菜一样让人没有食欲。但是微课每个视频都短小精悍,让人可以一下子吃完,吃完还意犹未尽,回味悠长,保留香味和兴趣。
四、怎样做到小新瓶装散酒,喝出新味道
首先,选材要好。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需要做成微视频,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没有必要。因为有些语言点书上已经讲得很清楚,学生一看就能明白。需要做成微视频的一定是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我们要选的一定要是那些书上没有仔细讲、老师不讲就不能明白的知识点或语言点。
其次,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教师要有一定的拍摄技术,确保视频拍摄的清晰。虽说微视频讲究实用即可,但是视频和音频还是要清晰,不要有太大噪音,否则学生根本无法学习。另外,音画不同步、视听不一致也是失败的视频。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上字幕和特效,以确保更直观清晰地展示知识点。这就要求老师使用相关软件如camtasia studio,掌握剪辑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
第三,做好整体设计。以提高思维能力为核心特征,不要过度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化,要虚实结合、具体和抽象相结合。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中,使学习者集中精力观看、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第四,微视频不是课堂实录。在制作视频时,千万不要跟过去的电视课堂一样把什么都录下来,教师如果出镜、出声过多,就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第五,除了讲解之外,最好还要设计好相应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习结果。比如在英语课上,如果用微视频讲解了动名词,就应该设计一个相应的动名词的练习,而且这个题量要够,确保学生确实练习好了,真正掌握了知识点。
下面以英语动名词的讲解为例,解释怎么做出一个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微课。
首先,做好PPT。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点:1.动名词的定义。2.动名词的作用。动名词的定义一句话带过。动名词的作用分为三个方面:1.动名词作主语。如:Teaching the kids how to dance is my pleasure.2.动名词作表语。如:My hobby is swimming.3.动名词作宾语。如:I enjoy watching TV.接下来讲动名词的否定形式为not doing.
其次,使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录频,并带上录音。
再次,进行后期剪辑。剪掉说错的话、多余的话,保证音画同步。在必要的地方做上字幕和特效,检查好了之后导出保存,一个微视频就做好了。笔者的这个微视频时长只有5分钟。
最后,设计练习题。如:
1.No one enjoys ?摇?摇 ?摇?摇 at.
A.laughing B.to laugh C.being laughed D.to be laughed
2.You must do something to prevent your house ?摇?摇?摇 ?摇.
A.to be broken in B.from being broken in
C.to break in D.from breaking in
3.They insisted on ?摇?摇 ?摇?摇 another chance to try.
A.given B.giving C.being given D.to be given
五、微课该怎么用
目前比较热门的一种观点就是,微课可以用于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很多人因此还做了实验,结果有的研究者说能促进学习,也有的研究者得出结论说对学习成绩提高效果不大。笔者认为如果学生自觉性差,求知欲不强,那么用于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效果肯定不好。因此,笔者认为,微课应当作为上课讲解时的辅助。目前很多老师带很多个班,每个班所授的内容都一样,对于这些老师来说,当他们讲第一遍或者第二遍的时候可能兴致很高,讲得很仔细,可是到了第三、第四遍,他们可能很累,尽可能地精简所授内容,当他们反复讲到某一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厌烦。微课这个时候出场就可以达到为老师省力、保证教学质量的效果。如果学生看不懂视频,教师再暂停讲解,那么这样效果会更好。看完视频之后,老师可以用一些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微课是重要的课中教学辅助。
六、微课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萨尔曼·可汗用雅虎电子画画笔记本遥距教他的表妹学数学时发明了微课这种实用的、受欢迎的教学模式。他没有复杂的摄像技术,没有精心安排的像演员拍戏一样的场景,他的微视频紧紧聚焦授课内容本身,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且获得了空前成功。这种形式简单、直接、目标明确,不求“高大上”,但求实用,体现了实用主义的精神,也是一种开拓进取、乐观向上、注重实效的美国精神。
七、微课是孤立的知识吗
很多人写文章说微课的碎片化学习导致知识的孤立和不成体系,这是微课的缺点。这一观点笔者是不同意的。首先如果是用在传统教学辅助中,每个课程都是有体系的,则微课只是帮助老师更好地讲解某个知识点,不会打乱教学的顺序,只有益,而无害。其次,如果是用在网络教学中系统地学习某种课程,目前网上已经有大量例子。美国的好多在线平台,如Coursera,Coursera的课程就是由众多视频按顺序连成的一个体系。
八、结语
微课一问世就以其新颖简单的形式、实用易操作的特点受到的全球的广泛追捧。微课不追求华丽的外貌、拒人千里之外的技术、用务实征服了世人。随着手机的高度智能化和普及,将来的微课形式一定更简单,更能用手机完成一切。笔者相信,未来打开手机就能轻松制作和编辑,打开手机就能轻松学习。
参考文献:
[1]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学术时空,2014(02).
[2]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和反思[J].课程与教学,2013(08).
[3]王岩.从“美国精神”到实用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1998(02).
[4]郑小军(2013a).我对微课的界定[DB/OL].[2013-04-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6ge.html.
[5]百度百科.可汗学院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ainKdI6HbFd3GnkU7HM5Shn21aDNNAzyLnBoh6yuTK9VHyWqUYf_ycRqYUCpkyzLcgz71OA4G9Wv5bYHNmW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