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6-03-11 22:45:08钟佳艺
广东蚕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跨文化语境

钟佳艺

(九江学院文传学院,江西九江 332000)

1 国际汉语教育的概念

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是将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组合在一起的新的名称,主要针对的教学对象是非汉语者,将中国的母语对外进行推广,为此汉语国际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称呼,而是一种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汉语国际教育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能够提升中国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提高中国政治、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对中国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现在不能单纯地将重点只放于教授语法、语音、词汇、汉字上,还应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正确的情境下使用正确、合乎汉语使用规则的汉语。学习汉语的学生无时无刻都处于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和中国文化相比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文化不同点。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的人的交际,需要应对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带来的问题,和跨文化语境的问题。跨文化交际是思维方式不同的人群之间的交际,如果对对方文化不了解也不能理解就会造成信息输入或输出的差异、错误,严重的还会引起文化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 国际汉语教育的文化内涵

汉语国际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性突破,是对中国母语教学的一种新的语言文化推广方式,所以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容也应有新的定位。文化的内涵包括很多,诸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同时更可以表现为对人们有益处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将中国母语教学重新定位在与语言教学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那部分文化,它主要针对的教学对象不是局限在国外的留学生,而是将汉语教学的对象扩大了教学范围,针对的对象还有一些从事的工作与汉语有关的社会人士,还要热衷于中国文化的国外人士,都可以接受汉语国际教育的深造,从而更加方便外国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促进有关汉语工作的顺利展开等。

4 国际汉语教师的交际原则

4.1 尊重民族文化不盲目附和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肩负着教授汉语知识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那么在教学中或者课下交际过程中都应该时刻注意不能盲目附和别人的观点,不盲目追捧,应该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不能一味为了抬高别人而贬低自己。这时候不能滥用“谦虚”美德。

4.2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对于别人提出的疑虑甚至批评,应该保持客观,努力做到实事求是。自己提出的观点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性。看到自己和本民族的不足,而不应激烈地反驳对方。同时,学会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承认差异性。

4.3 “因材施教”

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坚持“因材施教”。那么在交际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坚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文化,灵活地调整交际策略。

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5.1 注重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

跨文化交际要求第二语言教学教授两种规则: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交际规则指的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方式,也称为组织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规则”。海姆斯将交际规则称为“言语规则”:目的语社会言语行为的模式。跨文化交际要求进行两种规则的转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规则的正确而又得体的转化在某种意义上比语言规则的转化更为重要。语言学习者可能会碰到他们的言语行为被母语文化的人误解的尴尬。海姆斯称这为“交际干扰”。所谓交际干扰,就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照搬母语文化的交际规则,结果造成各种误解。所以如果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必须成功地进行两种规则的转化。

既然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又受到两种规则的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就自然必须教授两种规则而不是单纯的语言结构教学和语言功能项目的操练。

5.2 注意语境导向

既然在语境方面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就存在“语境导向”的问题。语境导向指的是:帮助跨文化交际者学会洞察第二语言国家的人的生活经验,通过对在具体语境中第二语言的使用的了解和真正理解该语言话语的文化含义并得体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它强调对汉语文化的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文化特性和交际规则的文化差异。由于文化不同,同一语境中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也要考虑并且重视语境导向的问题。

5.3 注意中介文化行为系统

综观对外汉语教学界跨文化研究方法,最具代表性的大致有三:一是文化对比分析法。二是文化内涵揭示法。三是交际语用功能分析法。其中所谓语用交际功能分析法是指从语言的运用和交际功能方面来研究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跨文化现象。中介文化行为系统,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一种特有的文化行为系统。或者说,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带有中介文化特征的言语行为系统。这种中介文化系统,既区别于学习者的母语言语行为系统,也不同于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行为系统。我们需要把中介文化行为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连续体进行描写和分析。这种描写和分析不是零打碎敲式的文化对比,而是要通过大量的个案历时描写,从中发现学习者文化习得规律。通过实验研究来考察学习者先习得什么,后习得什么,经历哪些心理过程以及中介文化现象发生,发展的阶段性,从而来验证文化对比分析的结果。

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使用语言跨文化交际时,一定要先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文化差异,并尊重各国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交际时文化差异的尴尬。

[1]周晓昕.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8):106.

[2]龙俊灵,何玲.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J].文摘版:自然科学,2015(2):178.

[3]郝然.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华文化论坛,2015(12):171-174.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跨文化语境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26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跟踪导练(三)2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