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职能 亮化特色 全力推进学科建设和科技发展

2016-03-11 20:21:41□郭
河北水利 2016年11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资源

□郭 贤 李 娟

立足职能 亮化特色 全力推进学科建设和科技发展

□郭 贤 李 娟

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为河北省水利厅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在“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发力”的工作思路下,科研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灌溉试验、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灌溉测报与自动化等学科在单位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逐渐凸显,各学科团队和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有比较畅通的纵向、横向联系渠道,有在系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在我省水利建设和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显著。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准确定位、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及科研发展,使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学科优势与特色更加明显,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更加合理高效,科学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更加提高,才能进一步做强自己、做大事业,促进单位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1.学科建设及科技发展现状

1.1 人员及科室建设情况

推广中心现有在职职工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人,后勤管理人员2人,工勤技能人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6人,大学本科45人。拥有正高级职称19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9人。内设灌溉试验科、农村水利科、水土保持科、水资源环境科、灌溉测报科、监督检验科、技术推广科等7个业务科室。

1.2 已有资质与成果基础

在科研推广工作方面,积极开展灌溉试验研究、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推广、灌溉预报系统研发与推广、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水土保持及经济林技术研究与推广等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省部级及地厅级项目近200项,并在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有64个项目获得国家、省部及地厅级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46项,主持完成了 《河北省用水定额》、《多年生香豌豆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并获得国家专利6项。

在技术服务工作方面,现有水保方案编制水平证书(三星)、水土保持监测水平证书(甲级)、水资源论证及规划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甲级)、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 (甲级)、工程咨询资质(丙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等,能承担省内外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及节水管材、管件检测检验工作。近些年,技术服务工作多方位、有序开展,技术服务项目质量和水平逐年提高,不仅提高了单位的知名度,对单位业务范围的拓展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时期,先后承担农田水利及农村饮水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及建设方案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及技术评估、水资源论证及评价项目300余项,有30项成果获省工程咨询优秀成果奖。

在技术支撑工作方面,受水利部、省水利厅委托,在全省开展的节水压采、“三条红线”控制、水利普查中,参与调研、相关政策制定、业务咨询、数据测算等工作,发挥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作用。虽然推广中心近几年在科研推广、技术服务、技术支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短板,主要表现在:学科优势与专业人才优势不够突出,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梯队建设缺乏活力;学科建设总体水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项目分量小、参与人员数量少、获奖成果层次低;单位知名度落后,可持续发展动力和后劲不足。

2.学科建设及科技发展思路

2.1 坚持依法履职

根据河北省水利厅的安排,今后我单位的公益职能将进一步增强,除保留灌溉试验及节水试验研究与推广职能外,还增加了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职能,更加凸显了公益特性、管理特性。因此,今后应在立足职责范围的基础上,加强,几方面尽心竭力,充分发挥好技术支撑单位作用:一是承办水资源取水监督、保护和节约的政策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规范和标准的调研起草工作;二是负责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管理、保护、节约等技术工作;三是负责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与管理、基础信息统计分析、技术培训等相关技术和基础工作,承办水资源管理信息发布的技术支持工作;四是参与水资源管理检查、验收、考核等;五是承担组建、管理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及5个地区试验站网任务;六是开展农作物需水规律和需水量试验研究,进行作物灌溉制度研究和灌水技术试验研究;七是总结河北省不同地区增产节水经验和科学灌溉技术,推广科学的灌溉制度及先进的灌溉方法,为全省农业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2 坚持亮化特色

对于职能范围内的灌溉试验等独有业务工作和灌溉预报技术,要坚持亮化原则,从人力物力上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结合我省水利工作重点,积极推进灌溉试验及其衍生技术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精准灌溉预报)等业务工作的深化、细化,推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推进学科带头人、试验研究团队的培养,使灌溉试验、精准灌溉预报等工作在我省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更加不可或缺。

2.3 坚持结合现状

依据法定职能,水土保持工作将不列入职能范围,但是这些学科及业务工作现状发展良好,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因此,未来5年应坚持结合单位发展现状,积极引导具有资质、业绩且市场需求量大的学科,在延续当前工作的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就近转移。

2.4 坚持均衡发展

坚持科学研究与推广、技术支撑与决策咨询、技术应用与服务等工作均衡发展原则。优先为政府、行业、上级主管部门提供优质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始终坚持创新性试验、研究、研发,用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可推广应用、可创造价值的成果、产品回报社会;坚持为生产建设项目提供优良技术服务不动摇,在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同时,为单位的运行发展,为应用技术的创新提高,为从事更多更好的创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3.发展目标及具体要求

立足单位实际和现有资源,结合我省水利“十三五”时期的中心工作及重点、难点工作,发挥优势,补强短板,重点推进灌溉试验、农田水利、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与生态治理、水利测控与自动化等业务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推广工作,为实现重点学科特色明显、科技成果级高量多、技术团队创新能力强、骨干人员人岗相适、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高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3.1 灌溉试验方面

开展作(植)物需水量与需水规律试验研究、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研究、不同地域作物适宜灌溉方式试验研究、作物水分生理试验研究;积极开展国(省)际间技术合作,注重引进、试验、推广先进的灌溉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统筹规划和管理全省灌溉试验站网,规范性地开展各具特色的试验研究,为制(修)订地方用水控制标准、推广应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完成基于灌溉试验工作的重大课题,做出努力。同时加强学科带头人及相关人才的培养,为灌溉试验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 农田水利方面

承担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承担全省年度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测算、引水安全工程规划技术支撑工作;承担高效节水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工作;承担区域性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编制与设计;围绕涉水项目(工程)开展横向合作(协作),出成果、出集成、出标准。同时通过岗位培训或人员流动等渠道,配齐从事节水灌溉的研究人员,促进农田水利科研推广和技术服务协调发展。

3.3 水资源管理方面

承担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的技术支撑工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好基础性作用;承担全省用水确权、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依托甲级资质,积极开展水资源论证和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政府决策和行政审批提供优质技术服务。

3.4 水资源与生态保护方面

以水、土资源监测、保护与治理为方向,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以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研究工作;引进、研究、推广先进的水源地保护、河湖水生态修复、城镇水环境建设、清洁小流域治理、矿山基地修复、水保生态林建设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用足用好相关资质、业务关系和良好声誉,在水保方案编制、水保设施监测等方面做多、做实、做强。

3.5 水利测控与自动化方面

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是现代水利的必由之路,同时对涉水事务实施持续精准测量、及时而稳定传输,进而达到自动控制、智能化管理,是水利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灌溉预报设施及系统研究,在大田作物种植区积极推进灌溉量精细化预报,在相关地市开展灌溉预报网络的建设,为提高节水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结合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把握水利信息工程建设的机遇,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资源动态管理监控体系研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等。

4.保障措施

4.1 调整重心,实现科研与推广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聚焦长远发展,目光再放远些、放宽些;二是放下身架融入市场,向市场要机会、要项目、要效益;三是不断加大专业人才交流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核心团队;四是以更加包容、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协作,实现共荣共赢;五是在回顾总结既往成败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努力锤炼自己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为迈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4.2 创新体制,营造全民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体制是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发挥创造价值的源动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创新体制,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在探索建立创新体制方面有新的突破,一是注重激励制度的建立,以重奖对单位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为主,以教育落后职工为辅。二是拓宽激励范围,推广中心虽然是科研推广单位,但科研并不是单位的全部内容,管理和后勤岗位在很大程度上对全局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三是要建立全民性的奖罚制度,体制要覆盖全体职工,领导者、管理者、专家、工人等等,让每一位职工参与到全民干事业的浪潮中来,事业才能得以更快更好地发展。

4.3 培养人才,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把“提高人才素质”做为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把“发挥人才技能”作为单位长期发展的战略原则。一方面建立与经济高速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知识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机制,调整人才、知识和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上,全面考虑水利事业的需求,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信息工程等各方面培养高、精、尖的技术队伍,在行政管理、综合开发等方面培养综合型人才,要专业人才和综合型人才并重,实现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2016-11-09

郭 贤,女,汉族,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李 娟,女,汉族,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水资源
坚持节水
品牌研究(2023年3期)2023-02-09 11:34:24
节水公益广告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10期)2021-10-22 01:13:10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34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9期)2021-09-24 11:57:06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8期)2021-09-06 11:36:44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云南农业(2021年3期)2021-04-24 02:30:54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