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学新
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谭学新
炎症因子是发生冠心病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重要因素。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因子是其中重要的两种炎症因子。CRP、PAl-1水平增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其在粥样斑块和血栓形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 2DM)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RP、PAl-l水平与冠心病合并DM患者心血管事件存在明显相关性,其参与了AS及T 2DM的发生、进展过程,可作为T 2DM发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预示指标。可见,检测CRP、PAI-1等炎症因子可对T 2DM的发生和未来心血管事件进行早期预测,并在T 2DM或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干预,降低PAI-1、CRP水平,纠正炎症状态,减轻机体组织损伤,进而降低T 2DM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C反应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冠心病;糖尿病
大量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1]。糖尿病(DM)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冠心病在DM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病死率也极高。有研究报道,约有50%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 2DM)患者存在大血管损伤,说明DM一种炎症血管性病变,可见冠心病合并DM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更严重[2]。DM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相关研究较多,C反应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是其中受关注较多的两种炎症因子。本研究就近年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CRP、PAI-1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健康人血清含量极低,当机体发生急性炎症、创伤等病理改变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出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通过刺激肝脏合成大量的CRP。CRP在血中半衰期约19 h,其血清水平受肝脏合成量影响。CRP的主要功能为[3]:(1)可上调组织因子在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他免疫调控功能。(2)诱导单核细胞、T淋巴细坏死、增生,促进淋巴因子生成,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3)激活补体而产生IL-6、TNF-α等炎症介质,促进白细胞黏附和活化吞噬细胞。(4)减低血小板聚集能力,阻止血小板所致的血块收缩。一般而言,机体炎症损伤后6~8 h内或加重时,血清CRP急剧升高,当创伤、炎症好转后,CRP水平迅速减低,其水平变化对疾病的转归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PAI-1是一种单链糖蛋白。PAI-1可由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生成,但主要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主要分布在血小板颗粒中。细胞因子、激素、内毒素等多种因素可促进内皮细胞合成PAI-1。PAI-1的最高峰在夜间12:00~6:00,随后逐渐降低,男性较女性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PAI-1具有调节纤溶系统活性作用,主要是通过灭活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实现。
2.1 CRP与AS的关系 研究发现,早期冠状AS斑块存在大量的CRP沉积,且以新生内膜近中膜处为多[5]。由此可见,CRP介导的补体激活可早期AS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进展过程。细胞因子如IL-6、IL-10、TNF-α可诱导肝脏释放大量CRP[6]。目前,普遍认为补体激活引起的脂质沉积是AS的始动因素之一。CRP大量产生后与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CRP受体结合而活化相关细胞,导致血管损伤[7]。研究发现,AS斑块中含有大量炎症细胞聚集,ACS斑块破裂常发生于斑块肩部,这是由于该区域炎症反应明显,CRP沉积较多[8]。
2.2 CRP与2型糖尿病(T 2DM) 研究表明,T 2DM患者血清CRP显著升高,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者,提示炎症反应在T 2DM发生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9]。T 2DM患者血清CRP水平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密切相关,其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10]:(1)IR、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则会刺激肝脏对CRP合成的增加。(2)葡萄糖毒性作用可促进机体慢性炎症而致CRP升高。据研究证实,免疫激活可刺激机体产生各种炎性因子,这些因子可诱导IR的发生。可见,CRP水平的增高是IR的诱因还是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2.3 PAl-1与AS的关系 PAl-1水平增高是导致纤溶系统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者认为,PAl-1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赵永才等[11]研究报道,冠心病患者血清PAl-1水平明显升高,AS血管局部也有高表达,且与A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Al-1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同时促进凝血过程,进而促进AS的形成。李艳彦等[12]发现AS血管局部存在较多的纤维蛋白沉积,抗纤溶活性增强,这些因素可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进而诱发AS的形成。高水平的PAl-1是AS的危险因素之一[13]。PAl-1水平增加,血管壁纤溶活性明显降低,增加了纤维蛋白沉积在血管壁的几率而诱发血栓。
总之,PAl-1水平增加与AS的发生有关,其在粥样斑块和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2.4 PAl-1与T 2DM IR与T 2DM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PAl-1是IR的主要致病炎性因子,其与胰岛素信号传导相关[14]。PAl-1可阻碍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而加重IR。 Empana JP等[15]研究发现,PAl-1与T 2DM明显相关,由于IR、高血糖症等因素可刺激肝细胞、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对PAl-1的合成,从而抑制纤溶系统活性。
Lin S等[16]研究表明,T 2DM患者血清PAl-l水平明显增高,其可作为T 2DM发生的预测因子。
3.1 CRP与冠心病合DM患者心血管事件相关性 慢性炎症既是冠心病的促进因子,亦是DM促进因子,故冠心病合并DM患者机体存在更严重的慢性炎症反应,其血清CRP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DM。CRP水平升高即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内皮细胞黏附分子(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ICMP-1)表达,促进AS斑块形成。近期有研究报道,CRP可诱导内皮细胞产生PAl-1,并增加PAl-1活性,抑制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释放,从而加速AS的发展[17]。有研究证实,冠心病合并DM患者存在严重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使血管壁平滑肌功能、内皮功能受损,降低NO的释放,致使血小板聚集率增加,扩张血管功能下降。可见,冠心病合并DM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加[18]。
3.2 CRP对DM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冠心病和DM均属低水平炎症性疾病,因此CRP水平较低,通常为0.1~10 mg/L。CRP与心血管疾病和T 2DM相关性更明显。因此,近年来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De Luca G等[19]研究发现,不稳定心绞痛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且CRP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但与冠脉狭窄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CRP≥3 mg/L者发生心绞痛再发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CRP<3 mg/L者,这是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据一项研究发现,CRP可预测将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并把3 mg/L作为临界值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1年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CRP<3 mg/L者中有85%患者生存质量较好,而大部分≥3 mg/L患者会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此外,CRP可预测T 2DM的发生风险[20]。邹军等[21]研究表明,各非糖尿病老年人进行3~4年的随访,结果显示,CRP升高者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CRP低者,CRP水平与IR密切相关,而IR是T 2DM发生的关键因素,可见,CRP可作为T 2DM发病的预测因子。
3.3 PAI-1与冠心病合并DM患者心血管事件相关性许多研究表明,冠心病合并DM患者PAI-1水平显著高于单一冠心病或糖尿病组[22]。王霞霞等[23]研究证实,T 2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PAI-1表达水平较糖尿病高。谢莹等[24]也发现T 2DM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中PAI-1水平明显增加,可降低纤维系统活性,导致血栓形成。其机制可能是:(1)高血糖症可刺激动脉壁细胞PAI-1合成;张凤梅等[25]研究发现,DM患者动脉壁PAI-1升高减少了局部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促进AS的形成。(2)持续的血糖升高可促进AS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量增殖并合成PAI-1。(3)胰岛素升高可刺激肝脏合成并释放PAI-1。因此,冠心病合并DM患者机体PAI-1水平增加,致使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进而使纤维蛋白沉积增加而致血栓形成,这是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4 PAI-1对DM和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PAI-1参与了AS、T 2DM发生、进展整个过程,且可预测T 2DM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本研究表明,血液流动状态是通过PAI-1与t-PA间平衡机制来维持。正常情况下,PAI-1与t-PA活性比为1∶8,一旦这个比例失调,则会出现纤溶功能紊乱。钟远等[26]研究报道,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纤溶系统活性明显降低,PAI-1与t-PA活性比为1∶50。近期有研究者指出,PAI-1在预测心肌梗死中的作用与胆固醇相似。吕萍等[27]研究发现,血清PAI-1水平升高是心肌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的研究表明,糖耐量正常者中,血清PAI-1水平升高者T 2DM风险明显增加,说明PAI-1可对T 2DM发病进行预测。现有研究证实,大多数有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患者的AS斑块检出大量的PAI-1,提示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有关[28]。可见,PAI-1可能是T 2DM和AS疾病相联系的纽带,这可能是冠心病合并DM易发ACS的一个原因。
总之,CRP、PAI-1参与了AS及T 2DM的发生、进展过程,可作为T 2DM发病和心血管事件的预示指标。
从目前许多研究中可以发现,冠心病合并DM患者伴有较严重的慢性炎症反应,这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机制。炎症反应过程中的炎症因子CRP、PAI-1参与了AS、血栓形成及T 2DM发生过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监测CRP、PAI-1等炎症因子可对T 2DM的发生和未来心血管事件进行早期预测,并在T 2DM或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干预,降低PAI-1、CRP水平,纠正炎症状态,减轻机体组织损伤,进而降低T 2DM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1] 杨缙,邓华聪,廖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25(4):372-375.
[2] 郑楚,杨冬业,徐勤.三七花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61(12):162.
[3] 李兵飞,康剑,郑瑞庆.外周血反应蛋白测定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3):261-262.
[4] 赖玉洁,余丹.亚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影响[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2,20(9):52-53.
[5] Ma LJ,Fogo AB.PAI-1 and kidney fibrosis[J].Frontiers in Bioscience,2009,8(1):2028-2041.
[6] 左黎昀,李兴.脂联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J].医学综述, 2008,16(3):439.
[7] Gresele P,Momi S.Inhibitor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platelet GPIb/IX/V[J].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2012,21(5):287-309.
[8] 刘志文,周智广,唐炜立.新诊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因素[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8):470-474.
[9] 卢瑞春,谭兰,宋敬卉.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进展[J].国际脑血管病防治,2007:530-533.
[10] 陈缪存,夏菁,周维智.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7):676-678.
[11] 赵永才,李新胜,张金成.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5(2):55-57.
[12] 李艳彦,翟振国,王辰.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J].国际呼吸杂志,2009,45(20):1489-1492.
[13] 周斌,蒋晓真,顾哲.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13(2):305-307.
[14] 周善存,罗进才,王少波.代谢综合征大血管病变与PAI-1、hs-CRP水平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89(19):2322-2324.
[15] Empana JP,Morange P,Juhan-Vague I.Adipocytokines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healthy middle aged men:the PRIME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10,61(1):118-126.
[16] Lin S,Huiya Z,Bo L.Th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gene-844 A/G and -675 4 G/5 G promoter polymorphism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plasma PAI-1 level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Endocrinology,2009,19(3):503-509.
[17] Boekholdt SM,Hack CE,Sandhu MS.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 and women:the EPIC-Norfolk prospective population study 1993-2003[J]. Atheroclerosis,2006(2):415-422.
[18] 高阅春,李全,何继强,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61-62.
[19] De Luca G,Verdoia M,Cassetti E.Novara atherosclerosis study group(NAS). High fibrinogen level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resence and ext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ong Italian population[J].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2011,91(4):458-463.
[20] 张晓宏,邓扬.纤维蛋白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61(10):3008-3009.
[21] 邹军,肖常青,潘梅林.不同糖代谢人群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1(5):732-734.
[22] 刘薇.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8、CRP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0,22(3):331-332.
[23] 王霞霞,田建会.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脂蛋白和炎症因子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83(3):272-273.
[24] 谢莹,尤寿江,严茹红.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44(2):641-643.
[25] 张凤梅,王德宝,吴鹤,等.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 t-PA、PAI-1水平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4(27):74-75.
[26] 钟远,杨庆良,李蔚.PAI-1、t-PA/PAI-1比值与急性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6(4):27-29.
[27] 吕萍,李自成,常青.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19(5):447-449.
[28] 容春莉,刘刚.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与PAI-1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4):43-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05
广西 546100 来宾兴宾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谭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