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03-11 13:50邱志伟
地下水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源地用水量水源

邱志伟

(辽宁省朝阳县乌兰河硕乡水利水保站,辽宁 朝阳 122632)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邱志伟

(辽宁省朝阳县乌兰河硕乡水利水保站,辽宁 朝阳 122632)

城市饮用水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而且关系到城市工业、第三产业等生产等用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命脉。针对辽宁省城市饮用水水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督管理和饮用水水源监控体系建设及饮用水水源应急预案的管理型对策。旨在为今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城市用水;水源地;存在问题;分析;辽宁省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南部的一个沿海省份。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西北与内蒙古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毗邻,北部和东北部与吉林省相邻,南北宽约530 km,东西长约574 km,全省总土地面积14.80 km2。2014年辽宁省地级市城市用水总量为311 935万 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为78 231万 m3,三产用水量为43 462万 m3,二产用水量为179 853万 m3,生态用水量为10 389万 m3。2014年辽宁省县级市城市用水总量为22 958万 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为7 725万 m3,三产用水量为2 845万 m3,二产用水量为11 967万 m3,生态用水量为421万 m3。2014年辽宁省县级镇以上的城市用水总量为348 965万 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为90 162万 m3,三产用水量为47 785万 m3,二产用水量为199 750万 m3,生态用水量为11 268万 m3。2014年辽宁省县级镇城市用水总量为14 072万 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为4 206万 m3,三产用水量为1 478万 m3,二产用水量为7 930万 m3,生态用水量为458万 m3。

1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源泉。因此,水源地水质是否良好和水量是否充足关系到城市千家万户的生活大事,关系到城市的稳定与发展。但是,目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没有建立起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体系,也没有建立起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体系;全省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护等地方性法律法规不健全,还没有出台《辽宁省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条例》等相应保护法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不到位,急需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配套好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得到安全保护[1]。

1.2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不到位,水源地供水安全难以保障

加强水源地监测。可量测的,才是可管理的。目前全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中只有大伙房水库和碧流河水库水源地进行了水质监测,其它水源地均未实施正常监测,没有对水源地水量水质的监测数据,水源地的供水安全无法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就无从谈起,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2]。

1.3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隐患较多,协同保护力度不够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造成水体突发性污染事件越来越多,污染水体水质越来越严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城市建设、水域交通、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等带来的风险程度污染逐年增多,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压力不断增大,加之水源保护联动机制不健全、不协调,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管、考核、责任追究机制,急需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合力机制,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重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2]。

2 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对策

2.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

2.1.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1)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辽宁省水利建设投入、水权与水市场、水资源配置、节约用水、水工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立法研究和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尽快出台《辽宁省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加强法制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资机制,开辟水利投入新渠道[3]。

(2)节水、保护型管理体制建设。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要建立起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体系。通过诸如隔离防护、污染源综合整治、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工程使饮用水水源地能够维系水源地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污染物总量的排,减少输水损失,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和水量安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别由水利部门和城建部门管理,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有水利部门管理,其中大型湖库型水源地由省水利厅统一管理;地下水源地一般由各市县城建部门管理[3]。

2.1.2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力度

(1)定期发布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公报。由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各地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省管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

(2)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监督与管理。应依据所划定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要求,按照《辽宁省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及限制入河排污总量》成果,实施流域性的总量控制,通过饮用水水源地上游污染物的削减和控制,保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4]。

(3)依法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质水量预测为基础,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以便于有关部门进行相应陆域污染源的治理和控制[5]。

2.2加强饮用水水源监控体系建设

2.2.1加强水量监控体系建设

针对辽宁省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实际情况,在采取工程措施对水源环境加以保护基础上,还必需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工作。按照《辽宁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第60号令)和《关于征收自来水公司水资源费的通知》(辽政发〔1993〕33号)的规定,取水人应当在取水口安装取水计量设施。由于辽宁省自来水公司和取水大户取水计量设施安装率偏低,而且部分计量设施不能满足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建设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全省地表水集中供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进行远程取水计量。监测站网包括全省现有的51个地表水集中供水水源、155个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建设全省集中供水水源监测系统,全省集中供水水源监测系统由取水计量监测站网和省(市)监测中心组成,取水计量监测站设计采用实时自动监测,实施传输的方式进行,各监测站由电子取水计量设施、远程监测终端(RTU)、通讯模块及其他附属设备构成,实现对所布设监测站点取水量的实时监测[6]。

2.2.2提高水质监控体系建设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能力建设是在现有常规分析的基础,提高全省水质监测的范围和监测频次,提高水质监测的分析检测能力和机动监测能力,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水质分析室,提高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反应能力,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预测、预报能力。目前,辽宁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初步建立了水质监测资料整编系统,基本实现了省中心及各分中心水质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与管理,基本上可以满足当前水质资料整编和编制水质旬报、简报、通报、年报、公报工作的需要。但是水质监测资料数据库尚未建立,对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趋势分析与预测还是依靠人工的方式,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省水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不能实现省、市间的水质信息共享。建立覆盖全省的三级分布式水质及相关信息综合数据库,实现对监测站网采集的数据的实时网络数据传输、接收处理和入库工作;适应目前广泛应用的Web技术的趋势,提供多用户信息检索服务,网络信息发布;初步建成以GIS为平台,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以WEB方式为主导的信息管理、查询、发布机制;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优良的管理模式,实现对全省水质信息数据分层次统一管理、分析和利用,并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满足水质信息化、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在对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等水质信息进行全面、统一的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其水质变化状况研究,进行水质模型的应用和验证工作,建立系统的模型库和参数集,建立并完善辅助决策系统,进行决策支持的应用研究,能方便地进行预警预报并直观显示不同方案的的结果,为决策人员提供直观的对比结果,最终形成完整的水质信息服务系统。以满足水源地保护等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需要[7]。

2.3做好饮用水源应急预案,避免水污染事件发生

为规范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水污染信息,提高应对突发重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应制定《辽宁省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预案》。应急预案应体现以人为本,重在预防的原则,一旦流域发生水污染事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监控和救援,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尽力把水污染危害降到最低程度[8]。

3 结语

通过城市生活对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分析来看,全省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仍然存在着不足,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等地方性法规,以法律制度来保护城市饮用水源,使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并在充分节水和充分挖掘现有饮用水水源地的潜力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未来可能的饮用水需求的缺口,未雨绸缪,积极进行新水源的布局和建设,同时加强对地表、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和水质的监测与计量工作,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确保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

[1]姜广田,邓程林.辽宁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08(02):24-26.

[2]崔小英.农村供水工程净水工艺发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5):60-61.

[3]李大军.贵州农村人畜饮用水水质类型及保护对策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7,(03):59-62.

[4]高宇,韩义超.解决葫芦岛城市缺水的对策与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2003(01):33-35.

[5]柴雅丽,霍延召.朝阳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分析及解决途径[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3):44-45.

[6]于永波.建平县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11):27-29.

[7]才庆欣.南票区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9):27-29.

[8]包宇.大凌河流域朝阳区段水环境恢复治理对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06):39-40.

2016-02-01

邱志伟(1980-),女,辽宁朝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水土保持、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

S273

B

1004-1184(2016)04-0125-02

猜你喜欢
水源地用水量水源
保护水源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南水源头清如许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