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卫福建厦门(361000)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薛伟卫
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以绿色建筑的深层含义为出发点,研究讨论了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有关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状况对我国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与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状况作出相关阐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设计
所谓的绿色建筑,就是指必须不能超出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尽最大可能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材料等,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使人们的使用空间具有健康、适用等特点,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定义上来说,绿色建筑总体包括三大方面:首先是节能,在这里所说的节能主要是讲广义上的节能,特指尽最大可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注重节约;其次是减少废气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最后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达到使用空间健康、适用以及高效的特点。
2.1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建造建筑物既是人们改变环境的行为,更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一种行为。建筑行为又包含多方面,比如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以及转化,任何一方面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重视起这点,通过运用更加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法来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伴随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思想也逐渐融入到建筑领域中去。
2.2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原则
2.2.1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是需要经历建造、运行、改造以及拆除这几个过程,这几个过程又共同形成一个周期。重视建筑的周期不只是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考虑环境因素,还需要尽可能降低建筑施工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人们提供具有健康、舒适等特点的空间。除此之外,在对建筑物拆除时尽可能的将对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
2.2.2适应自然条件和保护自然环境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不能损坏历史文化以及景观,与周围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对周围的气候以及建筑风格等作好分析,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2.2.3创建健康、舒适的环境
绿色建筑的销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绿色建筑也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使环境优美和谐,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作好铺垫。
2.2.4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应不断改进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管理方式,不断探索,在探索着寻找最佳技术与产品,完成资源合理配置,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其性能与适应性。
3.1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非常重要,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耗费。例如,建筑的功能、位置确认之后,建筑的形状、朝向对建筑的能耗影响非常大。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认为体形系数较小的建筑对空调更有利,这正是不少人所追求的。但是对于那些内部发热量较多的建筑,就需要适当增加体形系数,这不仅是节能的体现,也更有利于散热[1]。
3.2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耗能状况深受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坏的影响。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建筑结构保温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增加保温性能比较有效的方式是在墙外层加保温材料,保温性能会随保温层的增加而增加。对于那些四季分明的地区,既需要考虑冬天的保温性能,又需要考虑夏季的隔热性能,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非常重要。伴随经济与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玻璃逐渐成为建筑围护结构的主力军。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分析,玻璃作为透明的防护结构,在冬季能够增加室内太阳辐射量,从而提升温度。但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一定价格区域之内,非透明结构热阻仍超出透明围护结构热阻很多。在夏季空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而透明围护结构缺乏的就是降低入室太阳辐射量的作用。透明围护结构相比非透明围护结构而言,其热工性能也较差,所以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应适当控制透明围护结构的使用。
3.3室内环境控制技术
室内环境控制包括多个方面,比如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光利用等,在众多技术中暖通空调系统的技术应用效果尤为突出。空调的种类不同,其能效也就有很大差距,因此就需要对建筑内部空调合理分区,使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以此实现节能效果。在建筑耗能中,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耗能占建筑中能耗一半以上。绿色建筑要想达到节能效果,就必须不断改进系统设计,而系统能否自动控制节能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集散控制技术是绝大多数暖通空调系统使用的,其系统节能效率一般在1/10~1/30。
3.4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3.4.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在保护环境方面非常突出。我国的照明多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完成的,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以及蓄电池等共同构成独立运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如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并网运行的话,则可代替电池组。
3.4.2太阳能热水系统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内热水的需求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现象,这就需要大量的热水来供应。通过太阳能来供应热水比较环保且符合绿色建筑基本原则,但必须实现太阳能与建筑充分一体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太阳能热水供应。因此,建设太阳能屋顶是一个近期的目标,也是绿色建筑建设中的重要一项。
3.5建筑智能化系统
建筑节能和环境控制是绿色建筑所具备的特点,也是智能建筑所具备的特点。建筑智能系统还有建筑设备及系统服务等,这些设备及系统服务不断升级、结合,从而使人们的建筑环境逐渐安全、高效。建筑物里面的电力、照明等设备在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下组建综合系统,在监视、控制及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3.6照明节能技术
建筑物耗能的种类中,照明占据着很大比重,耗能量掌建筑物总能耗的20%~30%,除此之外,照明还会产生一定热量,这会增大空调供冷时的耗能。绿色建筑有多种节能减耗的方法,比如昼光照明灯等,这种方法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还可以降低供电高峰期所带来的压力。昼光资源存在巨大潜力,在绿色建筑中有广阔前景。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照明节能技术逐渐成熟并加以应用。
4.1从国情出发发展绿色建筑设计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不能一味遵循发达国家积累的经验,更不能毫无目的、毫无计划地引进国外的技术与产品。要注意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尽早将绿色与节能重视起来,将社会现状融入其中,使绿色建筑向信息化、生态化方向发展,逐渐同步于城市化进程。4.2以低耗为核心发展我国绿色建筑
在建设过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应注意做到节能低耗。第一,树立起节能低耗的理念,尽最大可能将浪费降到最低。第二,将投资分配放在重要位置,不过分注重装饰,将精力放到产品性能的提高以及资源节约等方面,尽可能实现低投入建设。第三,在建筑建设的任何阶段都应注重节能减耗。对于任何建设项目,从建筑的策划到建筑拆除,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的低耗理念[3]。
4.3以科技为手段走精细化设计之路
对于建筑师来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头号责任。如今,要想推行绿色建筑就必须在建筑设计中有所体现。创作理念需要不断创新,充分结合现代高科技并,将设计推向精细化。在经济、技术等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师应该将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运用到建筑创作中去,为绿色建筑注入新的力量。
绿色建筑的提出,给建筑设计及技术应用带来了理念上的变革。在创造适合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场所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时代赋予建筑科技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列.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J].广东建材,2008(3).
[2]陈宇峰.绿色建筑的概念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08(3).
[3]姜长征,周庆华.在现实条件下如何体现绿色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2002(1).
[4]容健.论建筑节能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 2008(4).
[5]颜郁.论我国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J].建材与装饰,2008(5).
[6]程大章.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7]龙惟定.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