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2016-03-11 08:08:25
关键词:武陵山农学农业院校

邓 磊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武陵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邓磊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观察和感觉到,在我们武陵山片区有几个变化,第一个是路宽了,农村的房子变新了,第二个是农村的生机变了,见到的人变少了。一个东西没变,农民 30年以前怎么干活,30年后还是这样干活,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也出去看了南街、小岗及华西等等这些村的变化,然后回来我就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武陵山片区的农业、农村怎么发展,后来国家民委给我一个项目,叫“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研究”,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带着我们这个课题组到武陵山片区的下面的4个县去调研,去调研主要是去县里面开座谈会,主要是同一些乡镇长交流,然后参观一些新型的农业,完成了研究任务。那么,今年11月2号,国务院发布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这里面有一些东西,是我们群众看到的和我们期盼的是非常一致的,那么这一个实施方案,我认为是很接地气的,但是这一方案真正地落实,真正地达到国家预期的目标的话,我想,对武陵山来说,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距离在哪个地方?距离就在缺乏“人”去把这个事做好,这一改革实施方案,我想它的总的目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虽然这上面写的有,我想它无非是要促进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收,农民的幸福。

那么就这些条款的实施是不是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了?我想,还真难说。这就是说,我们这个武陵山片区现在最大的问题或最大的困境可能还是“人”的问题,大家可能都在研究中都关注财富也好、经济也好,但是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马太效应”也是十分严峻,在武陵山片区,通过三条途径农村向城市进行人口流动(现在造成武陵山区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大量空心化村的出现)哪三条途径呢?第一条途径就是先富起来的“率先离乡”。改革开放之初,能做点小生意,赚点钱或有几个银子的在城里面买房子,就到城里面去了,那么就像我们原先农村的人说的话,“山上的人下了坪,坪里的人进了街,街上的人进了城”,那么这些进城能挣几个钱,带头致富的人应该说是头脑很精明的人,那么这些人在有了财富以后,他离开了他生长的地方不愿意回去。第二个就是优秀青年升学离乡。在农村仍然把升学当成改变命运的途径,很多寒门学子发奋读书,但是这些寒门学子发奋读书,一旦成才以后,你要他们回农村,打死都不回,所以你到哪里去能找一些读了书的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的人呢,基本上是找不到的。第三个途径就是青壮年劳动力打工背井离乡。因为武陵山整个这一地区人均的土地只有0.6亩,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80%,那么这0.6亩还是山山沟沟,那么在这样条件的土地里去生产,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的话,可以说是很难把肚子弄饱。他为了生存,不出去不行啊,所以的话,大量的人就流出去了,那么这些人到外面去以后靠打工挣了钱,把钱寄回来,寄回来以后,家里修了洋房,政府给他修了宽敞的马路,这个环境改善了,但是在村里看不到多少人在活动。那么这一种状况,你想我们如何去发展我们的现代农业,如何去把我们这些农村的政策落地后(比如说确权以后),都是一个问题。这三个途径造成的人口流动,同时造成了我们农村三种人严重缺乏。

第一种是农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现在高校里面,从全国角度来看,整个农业院校90所,包括从重点到职院这三个层次,全部的整个学校有2824,农业院校占3%,而且3%里面很多农业院校可能也不是太务正业,因为很多农业专业它也不是很好招到学生,它也搞一些我们都有的一些专业,比如说法律啊、计算机啊等等,可能真正的搞农业的还不是很多,那么就不是农业院校里面的能招农学学生的的也只有200—300所院校(相对2824所院校而言),而且这里面的专业招生也很尴尬,为什么尴尬了,你投放了计划去,没志愿,志愿里面把他招进来以后,他又要转专业,毕业了以后这些人,学了这个专业,他也不去从事这个农业方面工作。我去走了几个县以后,县里干部说,他们要选拔一个科局长层级的人员,专门从事农学专业这方面的,他们也找不到,那下面的农业技术员更少,如果按照过去说,一个中专生现在在地方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所以农村发展、农业发展,不了解农村、农民,包括我们的官员也在里面,那你怎么发展?。第二个就是产业发展的能人缺乏。因为我们的传统农业靠一家一户肯定是没有出路的,那么必须有农业带头人,搞合作社也好,或经营家庭农场也好,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了,没有领路人,包括我们所说的华西村、南街村也好,小岗村也好,我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里面就有一条,就是有个很明白很精明的领路人,这样的人在我们武陵山片区整体上很缺乏。第三个就是青壮年劳动力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到什么样子呢?以我们恩施自治州为例,我们整个恩施自治州是400万人口,我们的城镇化率是36%,我们农村的劳务输出统计数据是67万,也就是每4个人就有1个外出打工,那么现在导致的情况就是越是边远的地方越是空心化严重。我们有个云龙寨,也是我们土家族的一个寨子(很经典的一个寨子),全寨600多人口,现在在家的只有100多人,70多岁的老头是这里面的壮劳力,你说我们的农业怎么去做,怎么去发展?所以这三种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们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怎么办,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个,加大对农学人才的培养力度。我们前面谈到农学人才的贫乏,我认为应该要从源头解决人才问题,我认为可以三个层面考虑,第一层面是实现免费农学生,我们现在不是有免费师范生吗?因为这个师范教育农村教育很重要,我们很多人不愿去,所以国家推出了这个政策,那么农学专业也有很多人不愿搞,我们国家应不应该拿这样一个政策出来,搞免费农学生,培养相关的人才;第二层面是向地方性本科院校,像省属高等院校这块儿,现在不是谈转型吗,转型服务地方经济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把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这些需要的专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第三个层面就是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应该培养一批或是大量的农村需要的相关人才,这些人可以依靠技术在这块土地上发家致富。第二个建议就是加大从事基层三农工作人才的政策倾斜力度,这些人才去从事三农工作,尤其是农业工作,在待遇上,国家要给政策扶持。我们现在有三支的政策,支农也有,但量很少,那么今后在支农的农业技术人员或是做三农工作的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国家能不能像关心教育这样拿出政策来,关心支持他们,给予政策倾斜。第三个就是加大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力度。武陵山这个片区整个经济发展很落后,没有什么工业,那么农业就更脆弱,因为农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卖原材料的话,农产品没有产业链延长的链条的话,生产的原材料一旦卖不出去,那农民什么收获都没有,所以这个产业发展还是要考虑农业产品的工业化加工,一个地方有了产业,才能够留住人。如果农村里面的农民工他在本地打工,哪怕收入少一点点,只要能够搞得还可以,他们也绝对不会背井离乡。如果说,我们把农业和相关的产业发展壮大以后,那么我们“人”就可以留住了,我们农村的生计也有了,我们武陵山片区今后的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发展就会有希望。

猜你喜欢
武陵山农学农业院校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古今农业(2022年4期)2023-01-30 06:31:44
武陵山歌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古今农业(2021年2期)2021-08-14 01:43:16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广西农学报(2020年2期)2020-08-03 06:26:18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绿色中国(2019年16期)2019-11-26 07:12:30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7
农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