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军
河南夏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夏邑 476400
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刘建军
河南夏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夏邑476400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014-01—2014-12间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行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察组患者良好率(70.00%),高于对照组(53.3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4.96±3.20)分,对照组为(10.92±2.97)分。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能有效提高良好率,降低植物生存或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重型脑外伤
重型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由严重外力所造成,可伴随广泛脑挫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及脑干损伤等[1]。治疗不当致残或率、致死率高。2014-01—2014-12间,我院对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别采取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6~61岁,平均43.6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8例,暴力打击伤18例,其他4例。单侧瞳孔散大18例,双侧瞳孔散大8例。患者入院时GCS评分3~8分,平均5.6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 评分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耳屏前1 cm处自上向后延伸作手术切口,并沿正中中线前行至前额发迹内。选取带颞肌骨瓣,顶部骨瓣旁开矢状窦2 cm。清除硬膜外水肿,从颞前部T 字形切开硬脑膜,充分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与中颅窝。清除硬膜下血肿,关闭切口。 观察组行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部发际内旁中线2 cm处向后弧形至顶结节向下,于耳廓后方至乳突根作切口,沿耳廓上缘向前至耳廓前缘1 cm 再向下至颧弓上方。采用带颞肌骨瓣或游离骨瓣。于顶部骨瓣或旁开矢状窦(约2~3 cm),咬除蝶骨嵴以及整个颞骨和鳞部,将骨瓣去除。沿颅底将硬膜平行切开,其余的硬膜采用放射状切开。将病灶清除后,可采用脑压板将颞叶底面抬起,并用生理盐水进行多次冲洗,直至脑组织出现松动,达到满意暴露效果后,可采取天幕切开术,减张缝合硬膜,硬膜下常规留置引流管[2]。
1.3疗效判定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对患者治疗后预后进行观察分析,良好: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等恢复正常。中残:基本生活可自理,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受到影响。重残:长期卧床,正常生活工作及学习受到严重影响,需要他人照顾,植物生存。死亡[3]。
观察组良好21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或死亡3例,良好率70.00%。对照组良好16例、中残7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或死亡5例,良好率53.33%。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4.96±3.20)分,对照组为(10.92±2.97)分。2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具有减压充分、视野暴露全面等特点。但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易造成过分减压、脑深部组织移位等并发症[3]。同时又因骨瓣去除面积较大,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慢性脑膨出及脑嵌顿等症状,影响恢复。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以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作为基础,缩小皮瓣与骨瓣范围,利于额颞顶叶、颅前窝与颅后窝病灶的充分显露。因骨窗位置低,因此可更好显露出额极、颞极挫裂伤组织,利于术中病灶充分清除和止血操作等,避免标准大骨瓣沿中线开颅时带来的矢状窦损伤风险。同时改良后骨窗可显露出受伤的大脑半球,保障术后具有足够的减压窗,使侧裂血管压迫得到一定缓解,有效降低颅内压[4]。本文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率和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能有效提高治疗良好率,降低植物生存或病死率,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1]童仲驰,李志峰,谭彬,等.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0):1 587-1 590.
[2]秦燕.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J]. 医学信息, 2016, 29(9).128-136.
[3]刘仍利,杨公利,孟凡鹏,等.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4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8):691-692.
[4]毛桂康.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29-931.
(收稿2016-06-03)
R651.1+5
B
1077-8991(2016)06-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