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丽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读《黄帝内经》 论风与运动
栾丽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黄帝内经》中的风与运动进行论述,以处理好风与运动的关系,达到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风;运动
古人“避风如避矢”。“疾病”二字就很有意思。“疾”是因为中了“矢”那样快得东西所以生“疾”了,而“病”则是因为“丙”,南方“丙丁”火,心主之,所以“病由心生”。《黄帝内经》 里有很多关于“风”的论述,风热暑湿燥寒,风是六气之首。《生气通天论》篇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避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风是四时气候的产物,是流动的空气,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皮腠,《黄帝内经》里称为玄府,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肉筋骨膜腑脏,一层层逐步深入。人体受风后会有不同的结果,轻则感冒寒热,重则中风中腑中脏。我们运动就是为了健康,为了锻炼身体,为了保持身体机能的最佳状态。那么,在运动时如何处理好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与风的关系就至关重要。很多人因为不懂运动有方,不仅起不到锻炼效果,可能还会引起后患,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金匮真言论》说:“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四时之气八正之风皆天邪也。那么,什么是四时之气八正之风呢?四时就是我们理解的春夏秋冬四季,八风是“八风者东方婴儿风,南方大弱风,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风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也”。论四时八风就得论“天气”,古人是怎么划分天度气数的?《六节藏象论》篇:“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又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古人根据天地日月的运行规律把一年划分为三百六十五日,而且因为气有余而月有盈闰。2000多年以前古人就已经根据日月的旋转、气的运行规律把一年的时间划分出来了。“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而气候是怎样划分的呢?“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这就是十天干十二地支以及二十四节气的循环。五天为一候,十五天为一气,九十天为一个时节,四个时节三百六十日组成一岁。天干地支竟而循环成甲,六甲循环成一岁。同时二十四节气也完成一个循环。古人划分天道气数的方法是根据日月星宿的运行规律,天地之间气的变化来进行的。“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黄帝内经》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日月星宿为一大宇宙,人身为一小宇宙。作为天地之间地球上的一个生物体,上呼吸天气,下要吃地气生长的食物,人身的气与天地之间的气是保持一致的。“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天之气是随着日月的循环而有规律的,是不随便发生变化的,人体的气也跟天气保持着一致。如果不能与天气保持一致则身体就会发生变故,甚至死亡。所以,根据天度气候就有了四时八风,一年四季形成有规律的气候变化和东南西北风,而每一个季节和气候下,风的方向和强弱都不同。人就生活在这一团大气之中,升降沉浮,随之而应。《风论》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府。”“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风一旦伤人可能就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寒热,现代人说的感冒之类的,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严重的话就可能入腠理入四肢百骸入府入脏变成更可怕的疾病,甚至偏瘫、中风等。《黄帝内经》认为,风为百病之始,风为百病之长,因此,“古人避风如避矢”。
《离合真邪论》篇说:“夫圣人之起度必应于天地。”《上古天真论》篇说要“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所以,明白道理的人就会行为处事与天地相应。因此我们在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四时气候的变化。要与天地保持和谐,顺从八风的道理,运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不受到伤害。那么,我们四时八风应该怎么运动呢?《四气调神大论》篇说,春三月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天气刚刚转暖,万物复苏,此为“发陈”,
除旧迎新。人体与万物一样,从寒冬中苏醒,人体的阳气随着天气转暖逐渐上升。这时的运动不宜太剧烈,要晚睡早起,穿着宽松舒服的衣服,在宽敞的地方大踏步地走,多走路,散步,放松享受,使“志”生,多锻炼骨头,唤醒沉睡的元气。很多人春天尤其是清明前后去踏青放风筝,去公园欣赏花红柳绿,呼吸新鲜空气,心情很是舒畅。春天多风,“春风裂树皮”,“东风破”,春风具有摧枯拉朽的作用,万物推陈出新,破土而出,所以要“春捂秋冻”,不要过早地脱去厚重的衣服,以免受风寒,损伤身体健康。随着天气渐渐变暖,身体的活力越来越强,开始增加运动量和强度。所以,春天我们选择的运动种类以舒缓、中等运动强度的项目为主,舒缓身体,摆脱寒冬在身体里聚集的阴气,使身体里的阳气慢慢生发出来。春风多变多量,伤人于无形,所以要多注意天气变化,要注意早晚的寒温变化,以及室内室外的温度变化,及时加减衣物。这就是养生之道。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天天气暖和,此时南风多,为大弱风,要晚睡早起,多晒太阳,多运动,多活动,多出汗。这个季节我们在运动方面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以中上强度的运动为主,不怕晒太阳,多活动,多出汗,一年之中最阳光灿烂的日子,要把一年的活力都发散出来。这就是养长之道。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倶兴,使志安宁,以缓秋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智使肺气清”。秋天天气转凉,万物成熟开始落叶,天气从春夏的升浮上升变热开始转为寒凉下降,这时我们开始觉得秋高气爽。秋天西风多,“西风烈烈”,天气下降,而人体开始收敛阳气。因此,这个季节要早睡早起,闻鸡起舞,运动开始以平缓、收敛、不太剧烈的运动为主。秋气干燥,风干物燥,有肃杀之象,要常保持肺气清平。这就是养收之道。冬三月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冬天天气寒冷,要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了再进行活动,尽量避开寒冷找温暖的地方,不要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的练习,尽量少出汗,以免阳气外泄。阳气外泄就会导致来年的生长力量不足,春天容易病温。这就是养藏之道。一年四季,生长收藏,完成一个循环。随着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不同地球受的热力不同,天气形成一个“升浮降沉”的过程,万物完成一个生长收藏的过程,而人体也在这个循环过程中不断适应,形成自己气的升浮降沉。太阳、地球、月球以及宇宙其他星球的平衡是个大宇宙,而人体是个小宇宙,适应着它们的平衡。因此,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不同,气候的寒热不同,我们选择的运动时间、种类、强度等也不同。《四气调神大论》篇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人体的活动都要与阴阳四时相适应,它是万物的终始,是决定死生的根本。违逆了它,则灾害发生;顺从它,就不会生大病,这才是应该遵循的道理。古人虽然科技还不发达,但就已经知道人体要与天地自然保持和谐,从四时八风之理,才能“身无奇病”“寿毕极时”。
投稿日期:2016-05-12
项目名称: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北京市大学生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研究(2015)(项目代码:PXM2015-014205-000034)。
《八正神明论》篇说:“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要懂得天忌,知道太阳的寒温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从而知道气的浮沉,根据气的浮沉而调理自身。随着气的浮沉寒热变化气候的变化,人体本身也在发生一个相应的变化,适应了,调试好了,就不容易生病,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现代社会,天气预报更加准确,每日都有气温以及风向风力大小的预报。我们虽然不一定懂得风是怎么形成的,但一定要懂得风对人体可能的伤害。除了四季运动要注意调摄四时八风之理,每日的运动也要随着天气寒温升浮变化而有所选择。比如,冬天特别寒冷的时候,就不一定非要在室外大风里打太极拳了,可以趋温避寒,在温暖的室内打太极拳。比如春夏秋冬四季,每日长短不一,气候寒热不同,所以运动的时间、长短、运动量的大小,运动时段的选择都会因时而异。受不同的地形地势影响气候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地球东西半球的气候不同,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地方气候也不同。我们一定要因时因势,懂得规律,根据规律来调整自己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做到与天气相合谐。
另外,运动后一般都会出汗,要及时擦汗,避免着凉。《八正神明论》篇说:“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劳动身体出汗,毛孔都打开了,碰上风就会有反应。《生气通天论》篇说:“劳汗当风,寒薄为㿏疹,乃痤。”出大汗后受寒风激越,就会出疹子,日复一日成为痤疮。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疹子会得痤疮。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满脸大疙瘩,其实主要原因是身体火力壮,分泌旺盛,出汗后遇风所致,再加上不讲卫生感染等。《痺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痺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痺。”运动后出汗,毛孔打开,遇风受冷,轻则皮肤出疹,重则成痤疮,再重就入经络,出现行动障碍,如关节痛麻木等,入脏腑就会出现更严重的疾病等等。尤其在大汗淋漓的时候不要立即冲冷水澡,因为皮肤毛孔大开,一旦冷水冷风激越,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研究运动的人更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传递给身边的学生和人员,要科学的健身,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包括对天气的考察;运动中注意呼吸方法的运用,控制运动量的大小、强度和时间。运动后要及时擦汗保暖,防止受风。
读《黄帝内经》,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所以,懂得天道,才能懂得人理,才能人理与天道相合。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始,所以人应该“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人与自然天地阴阳和谐才是养生养身之道。与道相合,苛疾不起;与道相失,则受病,轻则入腠理,重则入经络入脏腑。懂得这个道理,能顺应天气变化,合理避风,就不会生大病;否则就容易受病,轻则寒热,重了就演变成各种病症。现代人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养生之道,都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运动有方,要了解天地阴阳变化、要了解自身、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运动时关注天气变化,因时因地,适时适度运动,合理避风,运动后出汗要及时处理,防止受凉。在不同的季节甚至每天,因为天气不同以及日月寒温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运动种类、时间和强度,随机调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锻炼身体又能避免受到伤害,才能起到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 1 ]王冰(唐).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 2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 3 ]黄元御(清).四圣心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G80
A
1674-151X(2016)08-153-02
栾丽美,讲师,高级按摩师,针灸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