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花鸟画的形式美

2016-03-11 13:22唐福祥山西师范大学041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6期
关键词:花鸟画美感形式

唐福祥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谈花鸟画的形式美

唐福祥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花鸟画利用自己独特的形式常常能创造出无尽的意境,通过探究它的形式美,对花鸟画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一次全新的思考,希望通过对传统花鸟画形式美的探究能更好的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融合。

花鸟画:形式美:审美

一、花鸟画形式美的探究

形式美感的形成虽然与物体本身、人的心理、情绪等诸多方面相关,但是更多是因为人感情的不同。例如圆形能让人想到丰收和成熟。形式的美感来源于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最真实的内在的心理情感。那么,花鸟画形式的滥觞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人们串动物牙齿佩戴,象征力量,祈求神灵保佑,时间久了逐渐由使用功能成为了一种心里寄托,形成一种文化,给人愉悦感,即形式美感。这一时期的石器制作有了显著的进步,器型多样,加工精细,形式美感获得表现。

新石器的到来,产生了原始的畜牧业,人们磨石制陶,原始纺织业出现,人们对美好的事物和形象有了一定的关注,随着人们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成熟,人们对美慢慢的有了特定的看法。形式美的构成:色彩、形状、声音,以及构成形式美的规律:对称、均衡、多样统一也在这个时期的彩陶器皿上体现出来。就色泽而言有红色、褐色、黑色等,上面的装饰有以鸟、鱼为母题的,也有以人、蛙等为题材的,花鸟在上面的装饰形式获得了极强的表现力。以人面鱼纹盆为例,上面的纹样基本都是对具体形象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有着极强的形式美感,包含了对称均衡等形式法则。

殷商时期,受到“成教化助人伦”思想的影响,人物画发展迅速,花鸟画只是附属。主要以龙凤为主,还有四灵等神化的动物。龙凤寓意吉祥,因而被广泛绘制,成为了一种装饰,以至于到后来成为帝王权贵的象征。到南北朝时期,有画家始绘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花鸟画作品雏形渐出。

隋唐五代时期,花鸟、走兽、鞍马都已形成独立的画科,艺术装饰上也有着显著的进步。唐朝薛稷在创作时,能以真实形象为依据,描绘鹤的自然形态及飞走情状栩栩如生,而且让观者有超尘脱俗之想,形式意境完美结合。同时代的边鸾画花鸟亦在写形、赋色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到了五代,花鸟画基本形成了两种大的形式标准:一派以黄荃为代表的“黄家富贵”,画风细致富丽体现了宫廷的审美情趣。现存《珍禽图》体现了这种细笔青色不见墨迹的画法。一派以徐熙为代表的“徐熙野逸”,落墨为格,杂彩赋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一个求“真”,一个追“意”,自此,形成了花鸟画工笔和写意两大不同的形式美感特征。

宋代花鸟画,形式趋于多样化,如白描、没骨、淡彩、重彩、兼工带写等。达到了一个顶峰,体现了宋人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绘画技巧。出现了一种富丽的图式,这一形式特征最具代表的当属宋徽宗和他的《芙蓉锦鸡图》。

元代是花鸟画从工笔向写意转化,形式上以墨代色,笔法和墨法都得以拓展和丰富,用墨和用笔都大胆的概括,形式上是用寥寥数笔的墨来表现意趣,但求神似,直抒胸臆。纯墨色而不施彩,无不体现画家的追求。张中的墨竹和王冕的墨梅都是以意写形的典型之作。

明代文人画兴起,诗、书、画、印四者完美融于花鸟画的形式,使得花鸟画形式美得以更加完善。明后期的花鸟画由以形写形转变到以意写形,标志着文人写意花鸟画正统地位的确立。明代陈淳重简率的笔墨情趣,他的画笔墨多变,墨色透明,浓淡相宜,富有诗意感;而徐渭在水墨花鸟画的革新方面最具成就,他强调形式和内容都应该自然真实而豪放,形成了大胆泼辣的绘画风格。写意花鸟形式由此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整个花鸟画坛直至明清,民国时期。

二、花鸟画形式美的表现

(一)布局与线条

在花鸟画的构图中,形式美方面存在着对立统一、互相依存与构成,于是就产生其构图的形式美。明代陈淳的折枝花,虽为一折枝,但给人的印象却是自然而完整的,清代金农的册页画也基本只画一角,这种夸张的布局形式往往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创新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布局的过程就是运用美感形式法则的过程,当艺术家开始调动主观因素时,绘画它就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而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强调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对花鸟画构图的发展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形式构成法则,中国画构图上讲究呼应,这反映在构图中的各个要素在画面上的组合关系中,包括阴阳向背处、疏密、长短等。我们看任伯年的画,其画面形简意赅,在造型布局上更是十分讲究。因此形式感特别强。

线条是中国画造型基本的手段,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形式感。由于画家本身的情感和意趣的不同,因而有了梁楷的简笔线条,徐渭的狂放线条,陈洪缓的拙趣线条。在他们笔下,线条被合理夸张、概括、抽象进而凝练为形式美。

(二)笔墨与色彩

中国花鸟画在笔墨与色彩的运用上是根据主观情感“随类赋彩”,讲求主客观的统一,用墨与色的和谐统一制造美的意境,表达画者的情感。画史上有黄荃父子富于装饰又不失自然体态的艺术风格;也有徐熙,崔白以生活情趣,自然野趣取胜的艺术风格,都是根据的主观情感主动地设计墨色的最好例证。在色彩上,水与墨的运用可以说是一种很高级的形式,简练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三)节奏与韵律

节奏美无处不在,它的魅力是永恒的、普遍的。主要体现在画面的布局、用笔和用墨等方面。一幅好的花鸟画一定讲求笔墨的呼应、布局的开合、气息的呼应、动静、疏密等,使得画面很有节奏,宛如流动的音乐,让人陶醉。

三、结语

现代花鸟画作为传统花鸟画的典雅格调与诗情画意,在精神内涵和艺术语言上又不断丰富。现代人必须在花鸟画形式美方面的探究、突破、创新,才能给现代花鸟画注入一股全新的思考形式。努力将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世界文化与现代花鸟相结合,不断创新,寻求花鸟画更长远的发展。

[1]高茜.《画境》.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

[2]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彭吉象.《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唐福祥,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花鸟画美感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工笔花鸟画
几何映射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美感
秋冬的暗黑浪漫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