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鹰 (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570100)
心源热爱,艺涵山海
——解读谢耀庭绘画艺术的情感来源
张 鹰 (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570100)
被称为海南美术的“拓荒牛”的谢耀庭先生是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六十余年来,谢耀庭先生根植琼岛、笔耕不断,深入基层乡镇,以海南历史、时代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批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他的风情风景画作表现了浓郁的海南域色风华,透过画作的笔墨精神,我们试图解读谢耀庭老师绘画艺术的情感来源。
中国梦;山海情;谢耀庭绘画艺术;笔墨精神
2016年2月26日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海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海南省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梦·山海情”谢耀庭油画、国画作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海南省文艺美术界的重大事件,画展得到海南省文艺美术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海南省社会文化人士的热烈反响。
被称为海南美术的“拓荒牛”的谢耀庭先生是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上个世纪60年代随部队调驻海南,深入基层乡镇,以海南历史、时代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批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六十余年来,谢耀庭先生根植琼岛、笔耕不断,展览中大量风情风景画作表现了浓郁的海南域色风华,透过画作的笔墨精神,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谢耀庭对海南的情真热爱,透过谢耀庭老师的一袭布衣及矍铄稳健的步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谢耀庭先生那种“青山永翠不老松”的睿智从容,还能感受到谢耀庭老师艺术气度中的“南海长歌惊波涛”的青春激越。
艺术之路何尝不是人生之路,六十多年的热爱,始有如今谢耀庭老师的浩气凛然,耄耋童颜;六十多年的执着,让我们感受到谢耀庭老师艺术追求的“飞鸟不问春风路,鸣泉时时涤我心”德艺双馨的高洁人品。
画展后,得幸获赠谢耀庭老师的两本作品集《乡情 ——谢耀庭油画作品集》及《乡情 ——谢耀庭国画作品集》,欣喜不已,这让我有机会既能面贴画作细研笔墨之趣,又能静入书堂,全勘先生画作现实主义精神。两册画集共收纳六十二幅国画作品、八十幅油画作品,数量之巨,画作之诚恳,让人心生叹谓,这是怎样的情感驱使,让谢耀庭先生年已耄耋又雄心万丈?
我非才人,不敢罔议先生画品几分,苟以学生态度反复读画,整体获知谢耀庭老师作品的题材来源大体分成琼岛海韵及太行巍峨两大部分,海南题材:国画作品二十八幅、油画六十二幅;太行题材:国画三十四幅、油画一十八幅,画展所呈现“中国梦·山海情”的主题确实情真意切,艺叩心扉。一南一北,一海一山,海是南海惊天波澜,山是太行巍峨直立,这是一个军人的阳刚灵魂,是一个男人一生大写的坚定信念,这也是谢耀庭老师两个故土的缠绵情怀,在谢耀庭老师的人生旅程中,少小从中原大山中走出,悠悠青春奉献给了南海珠崖,这两个深邃动人的艺术图式编织出谢耀庭老师此次画展的主题,也诠释了谢耀庭老师艺术情怀的殷殷心源。
当代艺术的概念已然非常广泛,纯艺术的文字提法已经落伍,艺术表现的媒介和载体不断翻新。有人说,传统架上绘画已经不能作为纯艺术绝对意义上的唯一代表,先有国油版雕的一再拓界,国画的新水墨艺术、油画的东方情韵、版画挑战照相数码或是雕塑的新材料语言等等,再有新媒体、装置、行为、观念等等新型艺术表现手段的层出不穷,当今世界的多元化文化格局势必然需要更为广大的艺术疆土来培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反观谢耀庭老师的画,无论国画油画,风格统一,艺术语言基本都是现实主义图式。构图饱满,结构稳定,色彩丰富,笔触或奔放如雷电,线条或婉约如玉手,墨色氤氲之中,山石涛海跃然纸上,绘画对象一律是他所热爱的海南乡土民情,以及作为谢耀庭老师精神家园的太行纵横。谢耀庭老师坚持写生六十年,八十高龄还上山下海坚持实地写生,令人感佩之余也让人深思写生对于现实主义艺术表现的深刻意义,说到底,艺术积累离不开写生,自古宋人重写生,所谓“边鸾雀写生,越昌花传神”。五代荆浩“隐居太行山携笔写生数万本”。谢耀庭老师写生也是“外师造化”再“中得心源”,而后“搜尽奇峰打草稿”,以致“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林泉之境。
在某种意味上,谢耀庭老师这份六十年不变的现实主义艺术坚守与海南特有的岛民文化中坚守气质又何其契合,神如一脉。海南地处偏隅,孤悬海外,古时瘴疠蛇虫,沦为蛮荒夷疆,偶有文星贬官,谪居儋耳,必开风气之先,立书院格局,但毋庸讳言,再多的启蒙,历朝历代的海南均未能纳入主流文化体系之内。
可就是这一方水土一方人,自有精神乐土。海南林野纵横,泉壑无数,椰海浩淼,黎风淳厚。放眼全国,这片神奇热土,或缺经济金融翘楚,或缺政治扛鼎领袖,独独不缺唯真是求的艺术情怀,大海的孩子赤诚质朴、言笑俱真,至终老矢志不渝。大海培育了岛民对于传统的坚守和执拗,君不见,海南子民家族观念极其稳固,传统家庭长尊有序,兄弟提携,恩泽宗群,义举平常,乡里佳话。很多在内陆早已稀疏淡忘的礼节仪仗在海南农村坚守如故,这样的群体意识集合成海南岛民固守理念,固守久已成习的生活节奏,固守漶漫简单的清寒,固守不改其乐的超然淡定,固守雷州海峡以南的精神家园,在如今礼崩乐坏的当下,在现实物欲似海的文化沉迷中,难得海南这一方净土,原本脱离发达的缓慢落后在外部环境的巨大败坏下,或因时差,或由造化,竟然依旧优哉游哉,南冥逍遥,这样的文化坚守某些时刻应该能成就艺术作品的悠悠南山。
海南文化环境的相对清净之于谢耀庭先生的艺术情感境界来说,既是缘由,也是宿命。1954年,23岁的谢耀庭先生随部队调驻海南之时,虽不至瘴疠猛兽,海南也应是荒草萋萋,蔽塞落后。正是缘由对艺术的热爱,对海南一方水土的痴迷,谢耀庭先生1963年到1964年在广州美院进修油画专业后,决意植根海南,深入基层百姓生活,一草一木,一山一海,落笔画中,蓄满真情。直至1979年部队转业,毅然留在这片深情的土地,历任海南地区文联秘书长、美协海南支会主席、广东省美协理事、海南省文联艺术研究室主任、海南省美协筹备组组长及海南省画院院长,这份履历,直接写就了海南美术由零开始的历史钩沉,一个人与一座岛的情缘就此铺陈,是为人生缘由。
在谢耀庭先生的艺术气质中,对自己恪守一生的现实主义追求的情感坚守,又浑如一体地暗合了海南地缘文化中根土乡情的固守意识。面对大千世界,红尘纷扰,恪守自我的精神家园,不为所动,不致情牵,“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份魂引梦牵的契合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言说的注定,是一物等一主的宿命,谢耀庭老师上岛之日,他的艺术人生注定了海南乡情,海南自然成了谢耀庭老师第二故乡,是为艺术宿命。
谢耀庭老师绘画作品的笔墨意味浓醴,笔意从心来,心从自然来,文心种自然。写景凿凿必观形,写真切切能言情,写生耿耿以达意;谢耀庭老师的画集前有“胸中丘壑,师法自然”,后缀“四时之美、烟云情节之变”——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海南情浓,四时不拾残冬,莽原森森,野趣纵横,山不必高耸入云,水则浩淼无疆。这份真纯如海的博大情怀让年轻的谢耀庭先生内心和煦暖阳,从青年到春秋鼎盛,再由天命、耳顺至耄耋,日益醇厚着谢耀庭老师的高洁文心,“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海南对艺术的护佑,海南对谢耀庭老师荏苒年华的护佑,可谓温情款款。
面对海南自然风物,谢耀庭老师由外及内,由一凿一斧的数量积累而致意在笔先的成竹在胸,他的画作,南北风情各异,山海写生守真。直如荆浩抱守太行数年,勾皴坚凝硬峭,始有北派高深回环,大山堂堂;江南雨霏,吴侬软语,才有董源浸润多年的水色江天、云峰雾峦。谢耀庭老师的画在山海之间穿行,谢耀庭老师的内心在南北大地驰骋,外师造化,内省心庭,“山峦叠翠竞天真,碧海丹霞笔意深”,谢耀庭老师坚持写生,他对于写生海南的一草一木,也可谓真情切切。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南北交叠,山海动情是谢耀庭老师之福,还是珠崖琼苑之幸?六十年前,是年轻的谢耀庭先生踏上海岛福地,还是海南有幸与谢耀庭老师相识相知?谢耀庭老师与海南这片热土的日益交融,情感的逐渐依托,艺术语言的不断醇厚再一次构筑了谢耀庭老师艺术精神的高度和广度,山为脊梁敢比天,海作魂魄至广远,这是何等的艺术气概?“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这份艺术的抱负和坚守缘由热爱,这份艺术的抱负和坚守涵盖山海!
谢耀庭老师六十年一日的艺术情怀必将成为海南后辈学人永远直立的精神标杆,成为引领海南青年美术力量艺术航程的指路明灯,谢耀庭先生绘画艺术的情感驱使是真正由心而发的热爱和坚守,心源热爱,艺涵山海!
[1] 邓国皇.天之涯,海之角——谢耀庭艺术浅析[J].雅昌文苑,2014(10)53.
[2] 露西·利帕德(Lucy R. Lippard),约翰·钱德勒(John Chandler).艺术的去物质化[M]Art International[J].1968(2)
张鹰,单位:海南省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职称:副教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及美术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