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江 (河北大学文学院 071000)
“作者之死”:20世纪文学研究主体的嬗变
王树江 (河北大学文学院 071000)
至20世纪,以世界和作者为主体对象的传统文学研究,开始转向关注文本,强调读者。这种主体嬗变体现了文学研究从外部研究转向内部,它是文学研究方法从一元到多元的激变,它符合文学理论发展的多元化趋向。
作者之死;主体嬗变;多元化趋向
艾布拉姆斯说: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要素是文学批评的核心。1西方各时期的文学研究就是对这四个要素不同程度地强调。20世纪前,历来被承袭的传统是以世界、作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在20世纪后,文学研究的主体开始转向作品、读者。
韦勒克、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将文学研究区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个部分。2考察西方文艺理论,显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20世纪前,文学研究侧重于外部,即艾布拉姆斯强调的世界和作者:柏拉图将艺术的本质确立为模仿,他认为,艺术模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指向“理式”;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提出,现实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温床;泰纳在《艺术哲学》中强调,决定艺术家创作的三个要素为种族、时代、环境;歌德指出诗人敏感于生活,生活是其创作的源泉。这些模仿论观点,都是以世界为重心的研究范式。到浪漫主义,人的主体地位被高扬,作家开始居于文学研究的中心,理论家们忽略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转而积极弘扬人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文学艺术成了天才们张扬自我的秀场。这样的表现论,将文学归为天才的创造,强调了“作者”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总览模仿论与表现论的传统观点,可见,它们关注世界与作者,展现了传统的外部研究思路。
20世纪,存在主义、虚无主义风靡西方,理性主义受到非理性的抵抗,自然科学中的原子论转向人文社会的关系论观念;两次世界大战的激烈动荡使人的稳定感消失,信仰走向崩溃。主体的人从崇信自身,转向质疑自我的主体性。人自身存在方式的转变逐渐瓦解了传统主体的地位。
这种主体的消亡,在文学研究领域尤为明显。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引发了文学研究主体从作者转向文本。索绪尔认为,语言研究要强调语言内部的规定性,排除外在因素。他提出,“语言是一个系统,它只知道自己固有的秩序”,“一切在任何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都是内部的”3。这种“向内转”的研究模式,把语言看作独立的符号系统,在其内部进行研究,它影响了文学研究的转向。俄国形式主义者率先接受了索绪尔的观点,他们从文学与外部关系的研究,转向关注文学内部固有的秩序和结构,把文学作为自治的系统来考察。这种由外部转向内部的研究范式,冲击了传统的以作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启发了新批评派、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派。
新批评派强调作品的本体地位,注重作品的内在构成。代表人物韦勒克和沃伦认为,诠释作品产生的原因不能生成完善的作品分析与评价,外部研究并非纯正的文学研究,立足于作品的研究才是真正的文学研究。而结构主义致力于分析作品结构,它剥离文学的审美维度,强调文学作品的模式分析和深层结构的解析。显然,这也隔绝了世界、作者这样的外部因素,忽略了文学与外在的联系。从索绪尔的语言学革命以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文论,这些文学研究思想抛弃了作者,它们强调的中心逐渐由作者转向文本。
这样的理论背景下,罗兰·巴特提出了著名的“作者已死”。他认为,从书写开始之后,作者将不再对文本产生意义;一旦写作完毕,语言符号就开始独自运行,产生意义。在巴特看来,“是语言而不是作者在说话”4,作者创造文本这样的事实只是假象,写作是文字的自我言说,而不是作者作为主体的行为。作者不再是主体,他的死亡,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
作者之死,是作者的主体性的消亡,这并不是将主体推向虚无,将研究导向一个没有主体的领域。理论家们是在通过宣判主体的死亡来寻找新的主体:这是在瓦解旧主体的过程中,建构新的主体;是在解构原有的中心,完成一场变革,以确立新的中心,这不是真正的主体的死亡,而是一种主体的嬗变。
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英美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文本取代了作者成为文学研究的中心。这类研究认为文本的价值只存在于自身,文本的阐释无关背景材料、社会环境、作者意图。它们将文本视为一个封闭的对象,专注于文本的形式、技巧、结构、语言等内容。这切断了文学与历史、现实生活,文学与作者、读者之间的联系。它们认为,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才能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然而,把文本从外部世界中孤立出来,也会造成文学游离于现实之外,忽略文学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意义。这样的研究范式,存在明显的局限。
因此,以文本为主体的研究范式逐渐衰落,“读者”作为新主体开始崭露头角。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是对文本中心的反拨。在文学研究的历史中,读者历来处于被忽略的位置,传统的观念认为,读者的个人因素、主观倾向有碍文本的解读。直到20世纪60年代,“读者转向”出现,读者开始成为文学研究的中心要素。
接受美学是读者中心理论的代表学派,它认为,文本是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的,没有读者的参与,文本就不能被称为作品。阅读过程中,应关注读者的反映。更深入来说,文本是开放的,它的意义并不具有稳定性,它处在不断的流动中,而读者在文本的解读中居于主体地位。强调以读者为主体的研究范式,才有可能探索文本的多重意义。这是它的积极意义所在。另外,基于这一理论,以读者的立场为主导的批评方法,如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批评,逐渐开始繁荣起来,它们丰富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范式,体现了读者中心理论的新发展。
从作者为主体的研究范式,转向文本,再到对读者的强调,这是文学研究主体嬗变的过程。历时地看,它是文学研究重心的迁移,是在尝试建构一种完善的理论,以求系统全面地把握文学研究。但是沉淀至今,它所呈现的是多种要素的并置,多元理论的共存。可以说,这种嬗变是文学研究方法从一元到多元的激变,它符合文学理论发展的多元化趋向。
注释:
1.[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4页.
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邢培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16页.
3.[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2007.第44,46页.
4.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C].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第507页.
王树江,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