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兮
蜻蜓FM CEO 杨廷皓 。
2亿用户,在传统的展示广告、贴片广告、定制广告等模式之外,蜻蜓FM目前正在探索的,是可持续主播IP的打造。
从工具到平台,蜻蜓FM正在一步步探索这条没人走过的音频之路。
2015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以全新姿态出现在蜻蜓FM App首页。这个专区里,用户可以看到中国之声24小时轮播的内容被整合成单个专辑。
当然,蜻蜓FM也靠广播电台起家。不过,早在2013年,蜻蜓FM就完成了转型,把各路音频内容聚合在一起,提供广播电台之外更大的声音内容。
听书、听音乐、听脱口秀、听相声、听儿童故事,在上下班的路上、睡前、运动等各个场景之中,移动音频聚合平台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到2015年,蜻蜓FM继而突破PUGC(专业个人生产内容)板块,更是汇集了1.2万名全国专业主播,一些名流名家也陆续到场。
目前,互联网音频行业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程度,即便积累了2亿用户,蜻蜓FM在音频行业的发展也是前狼后虎。资源竞夺、用户吸纳、客户争抢、渠道铺设,竞争对手在各个领域都展开了激烈厮杀。
2016年,势必又是一场恶战。
起于电台聚合
在蜻蜓FM的1.0版本阶段,其切入点在于广播聚合。但是,在收录了全球3000家中文电台、有声内容达到某个量级之后,蜻蜓FM将产品重心更多地放在了技术优化方面。
原因或许在于蜻蜓FM的CEO杨廷皓,这位先后供职于微软美国总部和微软北京,并在美国著名视频网站Hulu做到高级副总裁的台湾创业者,有着过硬的技术水平。
当时,杨廷皓发现,因编码格式、传输协议和流量成本问题,用手机链接到电台的体验并不好。就此,蜻蜓FM花重金使用了上千台云服务器,将收听每小时所耗的流量降低到同类产品的五分之一,同时还对回听和电台直播节目单功能都做了优化。
海量的电台有声内容,以及节约流量、连接稳定的产品体验,为蜻蜓FM迅速获取了第一批用户,随即更多的需求涌了进来,蜻蜓FM在彼时成为很稳定的电台使用工具。
2013年,蜻蜓FM开始尝试音频点播模式,除了直播电台之外,蜻蜓FM全新聚合了音乐、小说、新闻、娱乐、教育等多个类型的有声内容。用户可以便捷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收藏听过的节目,接收更新推送,让科技的“耳朵”无缝地贴合用户的生活。
内容,是用户选择音频平台很重要的指标。蜻蜓FM COO赵捷忻说,作为一个聚合服务平台,大量内容除了自己生产以外,还有一批内容合作方。我们需要帮助合作伙伴做内容的精细化运营,一起跟上这波移动盛宴。
“蜻蜓FM主要有两类合作伙伴,一类是约3000家传统广播电台,我们都达成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另一类是我们马上主推的PUGC,也就是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我们需要提供这些优质内容,给用户更好的体验。”2015年7月,蜻蜓FM全球主播竞技大赛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在这场互联网音频史上最大规模的声音竞技大赛上,蜻蜓FM提出了全新的PUGC战略,将融合PGC(专业生产内容)和UGC(用户生产内容)的生产模式,将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引入音频领域。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现场表达了对PUGC模式的认可。他说,UGC模式虽然可以让人人做主播,但无法保证内容质量,可能会良莠不齐;蜻蜓FM以PUGC的方式介入,对内容进行筛选,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内容。
发布会上,杨廷皓与数十位名家、“草根”主播一起按下按钮开启大赛,同时也在现场宣布蜻蜓FM与吴晓波、马红漫、青音、万峰等名家确定了合作发展模式。而诸如《今夜不寂寞》的张明等“草根”主播,也通过和蜻蜓FM独家合作,获得了稳定且较高的收入。
对于蜻蜓FM,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互联网音频平台的千亿元级市场竞争,在2015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近两年,蜻蜓FM成为了以PGC模式发家的领先音频平台,也造就了荔枝FM、喜马拉雅FM这样百花齐放的UGC平台,另外还有将目光重点放在车联网的考拉FM、多听FM。各家FM,都在近两年获得了数千万美元融资,可是谁会成为现象级的主播平台和声音出入口?
PGC不如UGC的内容成本低,且存在内容不够丰富的局限性,而UGC也有着质量良莠不齐、版权难以明晰的缺陷性。可以看出,PUGC模式的出现,给问题的答案带来了一些清晰的线索。但看上PUGC的,也不止蜻蜓FM这一家。
模式之争白热化
2015年,PUGC模式在国内网络视频领域也成为热词。在版权重压之下,各家对于自己独有的视频资源库的需求增大,因此对UGC的态度也有了颠覆性的变化。
从提高自制节目质量和扶持优质外部视频制作团队两方面着手,爱奇艺、优酷土豆、乐视等视频网站,都在2015年开始对优质的UGC原创内容进行精细打磨,以求变“废”为“宝”。
同时,著名的自媒体人纷纷成立工作室,他们独立创作的内容,成为了各大视频网站PUGC的重要内容来源。高晓松的《晓说》、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等一系列自制节目产生的巨大示范作用,吸引更多对视频自媒体感兴趣的名人加入,打造自己的品牌。
与网络视频领域不同的是,蜻蜓FM的PUGC模式是邀请传统电台的主持人、专业的声音玩家,以及自媒体KOL(关键意見领袖),专门为其在线制作内容,并向他们提供资金、资源、培训、服务、渠道、奖励和工作室等一系列支撑条件,再到主播和节目形成强烈的用户黏性,通过各自垂直的粉丝经济打造成熟的商业模式。
这一战略在蜻蜓FM启动不久,喜马拉雅FM也在网上宣布其将通过PUGC生态战略,让大量有专业知识,但电台经验不足的主播能有用武之地。“专家”只要专注内容输出,其他环节全部交给喜马拉雅,包括节目包装、流量牵引和广告合作等。凭借音频生态,大量的UGC通过喜马拉雅平台顺利成长为PGC。
也就是说,喜马拉雅FM所倡导的PUGC,是通过平台力量将UGC的内容精品化。
尽管两家都对PUGC模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从蜻蜓FM在2015年3月第一次提出PUGC到当年末这段时间来看,在PUGC这一模式下,蜻蜓FM已经完成了从孵化主播到商业化的全套生产链。
赵捷忻介绍,蜻蜓FM全球主播竞技大赛启动至今,已签约主播12000名,其中约3000余名独家主播,带来了8000多档独家节目。
同时,有互联网分析人士称,优质PUGC内容一旦被用户认可,会对平台产生额外的收获,各家FM可以继续深挖自制IP,甚至进行一系列衍生品生产,独特的IP资源还可以形成平台自身的代表,给音频平台贴标签、树品牌,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
靠主播变现流量
PUGC战略启动半年有余,蜻蜓FM在收获12000名专业主播的同时,也拥有了两亿用户和1000万日活跃用户。赵捷忻表示,作为国内实力强劲的网络音频平台,蜻蜓FM的坚持在于,用户价值是商业价值的基础。在拥有用户价值的基础上,蜻蜓FM能高效率地变现流量。
而获取用户黏性的基础,正是蜻蜓FM所看重的高品质稀缺内容。优质的PUGC内容在不断运营、反复曝光之后,产生用户黏性,流量变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从财经领域的吴晓波、马红漫到张召忠、邱震海等军事大咖,越来越多在其领域有行业建树的KOL陆续加入蜻蜓FM,蜻蜓FM也给予了有实力的主播流量运营平台和商业化变现的可能性。
以蜻蜓FM平台上的独家头部主播“电波怒汉”万峰为例,赵捷忻介绍,每周两次,万峰会到主播间做直播节目。更重要的是,蜻蜓FM已为其组建了近20人的团队,有人为其微信公众号“愤怒主播”定制漫画段子和故事,有人则定制视频,有人制作相关主题实物产品,有人为其打通电商变现渠道。除了内容直接产生收益之外,主播和平台因IP而拥有多样化的版权衍生和二次价值变现能力。
另外,大家在越来越多的卫视节目里会看到万峰这个人,“其实我们是个放大器,帮主播发掘更多渠道,并给他们提供更多商业化的可能。” 赵捷忻说。
2亿用户,传统的展示广告、贴片广告、定制广告等等模式之外,蜻蜓FM正在探索的,是可持续主播IP的打造。赵捷忻认为,传统广告的天花板在于用户对广告的接受程度,但对蜻蜓FM打造的主播IP而言,粉丝经济有着更强的黏性。
喜马拉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喜马拉雅FM将主要通过基于平台主播打造粉丝社群,比如推出“打赏”模式等,打造粉丝经济。
当前,万峰的音频IP模式也正在蜻蜓FM的更多优质主播上复制。主播和听众形成很强的纽带关系后,喜欢这个IP的人可以收听电台节目,也可以消费漫画、小说、视频。他们爱这个有情感冲击力的人物各个方面的呈现,以此形成IP运营及IP共生整条音频产业链。
IP是泛娱乐的核心。拥有了IP之后,衍生产业则是更大的蛋糕。有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在IP盛行的大背景下,各行業都有可能将好的内容衍生出产业链,音频IP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视。
作为最新落地的商业化产品之一,也作为音频衍生品产业链的终端产品,蜻蜓FM网上商城已于近期正式上线。与同样设有线上商城,却只售卖车听宝、耳机等产品的喜马拉雅FM有所区别的是,蜻蜓FM针对平台上主播与粉丝之间的黏性,将重点放在了对蜻蜓FM本身及主播周边的开发上。
目前,主播白雪、大飞、DJ方向的“凡人小店”、“大飞书房”、“夜访小店”,均已入驻蜻蜓商城。主播可通过商城,售卖其音频节目衍生的个性书籍、口罩甚至定制语音。
“从商业化角度来说,我们的预期是,基于主播经济的收入应该至少占到年收入的一半。”赵捷忻说。
杨廷皓也坦言,目前粉丝经济变现才刚刚开始,营收规模还很小,但基于蜻蜓FM大量的优质主播资源和庞大的粉丝群体,粉丝经济的发展会很快,最终会成为网络电台的主要营收模式。(支点杂志2016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