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娜(新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蔡 463500)
浅谈基层兽医的采血技术
梁娜
(新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蔡463500)
随着我国的养殖业日益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畜禽及其产品流通交易的日益频繁,我国的畜禽疫病呈现新的发病特点,如疫病品种增多、病症复杂化和非典型化、混合感染居多等。随着动物防疫水平的不断提升,畜禽疫病监测实验室工作在基层动物防疫部门迅速开展起来,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血清,采血是获取血清的主要技术手段,动物的血液采集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和前提性工作,要及时、准确采集到足够的动物血液,基层兽医必须掌握正确、快速采集血液的操作技术。
牛的血清学检查一般是口蹄疫和布氏杆菌病,再加上其他牛疫病防疫效果的监测,因此牛血清的需要量就相对较大。一般散养户多采用颈静脉采血法,规模化养殖场多采用尾静脉采血法收集血清。
1.1颈静脉采血
牛颈静脉分为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颈内静脉较小,与颈动脉伴行,末端与颈外静脉汇合。颈外静脉较粗,位于颈部肩骨乳突肌与胸头肌间的凹窝内,采血前助手要保定好牛头部,使其向一侧上仰,使侧颈静脉暴露出来,采血者站立于牛颈部颈静脉暴露一侧,颈部消毒后,用手感觉脉搏跳动,取16号针头或9号采血器,以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依靠腕力,垂直扎进颈静脉上的皮肤,然后调整位置(或斜向刺入稍显怒张的颈静脉部位),待血液自针头流出,即用玻璃管承接,至达到检测要求的血量后,拔出针头并消毒采血部位。
1.2尾静脉采血
牛尾静脉位于尾椎腹侧正中的脉管沟内,尾静脉采血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一般不需要保定,采血人员站立于牛的正后方,左手抓住牛尾中段用力抬起,使之与地面平行,右手触摸尾椎前段腹侧凹沟(在尾根后下方4~5cm处),酒精棉球擦拭后,持采血器与尾椎纵轴成垂直方向,依靠腕力轻快进针,进针深度约0.5~1cm(如遇阻力,可进退针头,一般可一针见血),进针后牛有不适反应,采血者举牛尾随之运动,待牛安静后右手调整采血器针头方向及进针深度,见有血液进入针头即向下拉动采血器旋杆,血液即流进采血器内。此法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性高,节省劳动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操作娴熟的兽医一个上午可采血150头份,为颈静脉采血法的2~4倍。鉴于以上优点,该方法已在各基层普遍推广应用。
采血化验和送样是猪场做好防疫的一项重要工作,猪血样的采集一般都采用颈静脉采血,对于颈部短小、肌肉脂肪层比较丰厚的猪利用颈静脉法采血就有些困难,耳静脉采血虽然容易,但量特别少,难以满足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测需要,现介绍一种猪的站立保定前腔静脉采血法。
2.1采血部位的选择(前腔静脉采血)
猪采取站立保定,尽量使猪头部向上仰,充分暴露颈部采血部位,采血者蹲于猪的右前侧,首先触摸猪的前胸骨,通过前胸骨柄和肩部平行于地面划一条想象中的横线,然后再找到右侧第一肋骨,由胸骨、右侧第一肋骨、气管三者围成的一个三角区域俗称前腔窝便是猪前腔静脉采血的穿刺位置。
2.2采血方法
为了使采血针顺利插入短颈动物的颈静脉,针头应在前腔窝处的正中央垂直进针,进针的深浅则依据动物的大小及其膘情确定。由于颈静脉位于浅表部位,特别是仔猪,稍微用力就可穿透皮肤,进针时无须偏向肩胛骨方向。进针后当采血器内未溢入血液时,可向前后左右来回调整方向及进针深度,一旦有血液溢入,一定要固定好采血器,转动旋杆收集血液,直到取足血液后小心拔出针头。注意对于大猪或肥育的猪,血液里脂肪颗粒较多,颈部肌肉脂肪较厚,采血时宜选用16号针头才能保证采血顺畅。
羊常采用颈静脉采血法,也可在前后肢皮下静脉采血。羊颈静脉粗大,较容易进针,而且适合于大量血清分离采血需要,因此在畜牧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基层兽医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羊体膘状况、助手固定是否稳定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效率不高,现将此方法做如下介绍:
由助手将羊放倒,身体右侧着地,将羊头抬起并且向后弯曲,这样不但可以使羊只安静地侧卧,而且使右侧颈静脉沟充分暴露,在颈中1/3处,迅速找到颈静脉沟,确定剪毛部位,用左手拇指固定,右手持毛剪剪毛,在左拇指前延静脉方向剪除羊毛,面积为2DN„3cm,毛茬尽量剪短,依次蘸涂碘酊及酒精。对于熟练采血者,也可不用剪毛,直接用手指拨开毛丛,右手持采血器,左拇指施压,使静脉血回流受阻而膨胀,采血者眼观或用右手食指点击皮肤,确定血管隆起最高部位,拇指食指持针,沿颈静脉纵向与颈呈45h角,向上刺入血管内,技术熟练者在针头进入血管可以感觉到阻力突然消失,血液直接进入采血器内,然后缓缓抽动旋杆至所需量。采血完毕,拔出针头,采血部位以酒精棉球压迫片刻即可。
家禽包括鸡、鸭、鹅、鸽、鸟等禽类,常用翼下静脉和心脏采血法,前者所采血量能够满足一般检测所需要的量,后一种方法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禽类翼下静脉采血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采血方法,下面介绍一种改进的禽类翼下静脉采血法。
4.1禽类翼下静脉采血
由助手将禽固定好,并使禽翅展开,露出腋窝部,拔去该部羽毛,即可见到由翼根进入腋窝的一条较粗的静脉,这就是翼根静脉。其远心端有一条较细的静脉,即翼下静脉。消毒后,采血者用左手拇指压迫翼下静脉的近心端,使血管怒张,右手持带6号或7号针头的采血器,由翼根的肌肉处斜向进针,向翅方向刺入翼下静脉,即可抽取血液。抽血时,一定要缓慢、轻柔,否则会使静脉瘪陷而造成采不出血。采血完毕,拔出采血针,采血部位以酒精棉按压片刻即可,由于肌肉自身的收缩压迫止血,一般不会出血或者形成出血性水肿。
此种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由皮肤进针直接刺向血管,出针后一般都会出血或形成皮下出血性肿胀,这也是一直困扰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之间的难点,养殖户普遍认为在对禽类采血的过程中已经造成应激,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如果再造成出血或出血性水肿,造成的影响就更大了。
4.2心脏采血
由助手将禽仰卧固定,并使颈部及两腿伸展。术者用手摸到胸骨的前端,两侧锁骨融合成“V”字形的地方(鸭、鹅两锁骨的联合处较圆),将该部羽毛拔去,用碘酊、酒精消毒。穿刺时,使该部皮肤紧张,避开嗉囊,针头垂直向下刺入,然后将角度略减小,继续斜向胸腔深部刺入,但要保持针尖向胸腔中线,不宜偏斜,直至刺入心房,即可缓慢抽取。
一般最常用且方便的是后肢外侧小隐静脉和前肢内侧皮下头静脉采血。后肢外侧小隐静脉在后肢胫部下1/3的外侧浅表的皮下,由前侧方向后行走。抽血前,将犬固定在犬架上或使犬侧卧,由助手将犬固定牢固;或将胶皮带绑在犬股部;或由助手握紧股部。将抽血部位的毛剪去,碘酒、酒精消毒皮肤。采血者左手拇指和食指握紧剪毛区上部,使下肢静脉充盈,右手用连有6号或7号针头的采血器迅速刺入静脉,左手放松将针固定,以适当速度抽头(以无气泡为宜)。采集前肢内侧皮下的头静脉血时,操作方法基本与上述相同。
信息博览
收稿日期:(2015-11-18)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2-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