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精细化管理策略探讨

2016-03-10 09:39陆祖金陈贤全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种猪断奶猪群

陆祖金,陈贤全

(广西桂宁种猪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4)

猪场精细化管理策略探讨

陆祖金,陈贤全

(广西桂宁种猪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4)

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要求猪场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猪场的大、小事力求做到最佳,精益求精,管理要精细化。猪场精细化管理就是把科学养猪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处理,都必须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放过每个细节。只有切实做到“精细化管理”,猪场的生产水平才会再上一个台阶,经济效益也会大幅度增长。笔者从事猪场经营管理多年,现将猪场精细化管理的五大要素介绍如下,供参考。

1 优良的品种和杂交组合

1.1 引种我国现在引进的品种无论是原种还是配套系,其生产性能都很高,如美系、英系、丹系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种猪资源,通过选种选育,杂交组合培育出适合本场特点的品系。常规型外三元杂交方式:长白(♂)×大约克(♀)→长大(♀);杜洛克(♂)×长大(♀)→杜长大商品猪。在引种时,种猪经精挑细选之后,经过国家兽医权威部门隔离检疫健康无(带)病后方可进猪,以确保高度健康和种猪质量。

1.2 育种应重视种猪的测定与选种选育,采用最先进的育种软件,应用GBS系统测定成绩进行BLUP评估,应用超级管家电脑软件进行管理生产,实现猪场全面细化的管理。育种目标:在保持和适度提高瘦肉率的前提下,继续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重点加强繁殖性状、肉质的选择。建立“引种—保种—选育—提高”的模式,打破以往不断重复引种的老路子,降低引种带来的疫病风险。

2 良好的环境条件

2.1 环境是影响养猪成功的重要要素,也是防控疾病的首要因素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猪场的成败。把温度和干燥、卫生作为改善猪的环境福利的第一要素。规模化养猪场的各类猪群均处于高强度生产状态下,环境条件对其生产力和健康影响极大。在适宜的环境下,猪才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猪的维持需要最少,营养的转化率最高,猪的各项生产性能才能正常表现。

2.2 大环境通风,小环境保暖要处理好温度、通风、湿度之间的关系。比如:低温、高湿环境可加剧猪的冷应激,也明显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增重,长期生活在高湿环境中,猪的食欲下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缓慢,增重小。

2.3 降温方式猪的生理特点:耐热性差,20~23℃时生长效果最佳;20℃增减1℃多或少耗1 kg饲料。各阶段的猪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降温:(1)母猪群可用喷雾或滴水,肉猪亦可。(2)公猪和肉猪舍还可安装蓄水池,游泳降温。(3)产房屋顶喷水降温(相差4℃左右)。(4)正向送风:风机和电风扇。(5)负压抽风:水帘式降温,保持干燥、通风、凉爽。做到尽可能密封,天花板隔热,此做法是目前猪场常用的降温方式,夏季舍内温度保持在27~30℃区间,空气流动良好,降温效果理想。(6)暴露的水管会使水温升高,可用竹管或饲料袋包裹。

2.4 仔猪的保温措施(1)厚垫料属传统保温方式,多在家庭养猪中使用。(2)用火取暖法属传统保温方式,有烟道和煤炉2种。不论采用哪种供温方式,除要防止火灾外,还应及时排除栏舍内的有害气体,防止一氧化碳中毒。(3)红外线保温灯被广泛采用,方法是:用红外线灯光吊挂在仔猪躺卧的护仔架上面或保温间内给仔猪保温取暖,并可根据仔猪所需的温度随时调整红外线保温灯的吊挂高度。此法设备简单,保温效果好。(4)仔猪保温板:电热恒温保暖板板面温度26~32℃,产品结构合理、安全省电、使用方便、调温灵活、恒温准确,适用大型工厂化养猪场。

3 完善的生物体系

3.1 首先严格选址,搞好猪场布局猪场选择远离城市、工厂及居民住宅区3 km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污染源;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猪场布局:分为三区,即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生产区按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设有隔离舍),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

3.2 实行单元式、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产房、保育舍、肉猪舍按周设计,单元式全进全出。单元式内猪的日龄尽可能在同一周内,以保证猪的抗病力、抗体水平相对整齐,减少发病机会。产房、保育、育肥每个单元都要建立独立的饮水加药系统。全进全出管理体系是有效防范和控制猪群传染病的手段。

3.3 实行多点式隔离饲养模式养猪生产主要分3个阶段:(1)配种、妊娠和分娩阶段;(2)断奶仔猪至体重25 kg的保育阶段;(3)育肥阶段。疾病往往是由大猪传播给小猪,但不是所有疾病都是由母子间传播。母猪能够顺利产下健康活仔,说明母猪体内已经对某些病原产生坚强的抗体,并能够将这种抗体通过母乳传递给仔猪,哺乳期仔猪在母源抗体消失之前,对大多数母体携带的病菌具有抵抗能力。猪群中更多的疾病是由育肥猪-育成猪-保育猪-仔猪这一方向传播,分点隔离饲养可大大减少疫病之间的交叉感染。

3.4 实行科学转群并栏模式哺乳仔猪断奶后不留栏,直接转入保育舍饲养。断奶仔猪实行“一窝对一栏或二窝对一栏制”转入保育舍,保育舍转入肉猪舍原则上也按“一栏对一栏或两栏对一栏制”。

3.5 执行封闭式管理采取严格的封闭式管理。猪场严格与场外分开凡进入公司的所有人员在猪场第一道关便换鞋、消毒洗手,全身经过5 m2(2 m×2.5 m)的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入公司内。第二道关,一般人员谢绝进入生产区,凡需进入生产区或进入种猪展示厅的人员均需经过更衣、沐浴、消毒后才能进入,其身上一切随身物品(包括手机、手表等)均不得带入场内。所有生产人员工作完毕之后,经过沐浴、更衣后才可出生产区。这一措施可强有力地阻断由于人员的进出而产生的疾病传播隐患。

3.6 切断中间宿主危害猪舍安装上纱门、纱窗和防鸟的尼龙网,防止飞鸟、蚊子传播疫病。猪场与专业灭鼠公司签订协议,实施地毯式的灭鼠。

3.7 降低各种应激因素转群、合群、高密度饲养、高频率免疫、断水以及热应激是最常见的应激原。为了减少应激,可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小苏打、Vc、电解质等抗应激药物。

3.8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通过血清学检查和抗体检测后,决定免疫哪些疫苗,制定出适合猪场的免疫程序,疫苗免疫后14天,再次进行血清送检,根据检测血清抗体消长情况掌握猪群免疫效果。建立全套的免疫档案卡,免疫记录细化到每头母猪和每批次的仔猪。规范免疫操作,确保“一猪一针”制度。

3.9 调整猪群保健对后备母猪、产前产后母猪、断奶仔猪和母猪进行药物保健。有条件的做细菌分离、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性药物。用药方式实行“脉冲式”给药方案,采取饮水和饲料投药方式。保健方案:80%枝原净150 g/t+15%金霉素3 kg/t;氟苯尼考500 g/t+70%阿莫西林500 g/t;泰乐菌素200 g/t+磺胺500 g/t。

3.10 加强疫病监控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设1个配备ELISA、PCR仪设备齐全的专门疫病监测兽医实验室,常年对猪群进行疫病监测,随时观察掌握猪群健康状况,制定出科学的疫病监测方案。

4 先进的饲养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4.1 后备猪技术指标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管理要点如下。

4.1.1 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1次,进行乙脑、细小病毒病、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疫苗的注射。

4.1.2 日喂料2次。限饲优饲计划:5月龄使用特制的后备母猪料,并适当限制,配种使用前1月优饲催情。

4.1.3 隔离驯化,引种有效隔离期40天,转入生产线前与本场老母猪或老公猪混养2周以上进行驯化。

4.1.4 90 kg后备母猪每天放到运动场1~2小时,并用公猪试情检查。

4.1.5 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猪发情:调圈;和不同的公猪接触;尽量放在靠近发情的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限饲与优饲;应用激素。

4.2 配种、妊娠舍技术指标保证配种分娩率在85%以上,保证窝平均产活仔数在10头以上。管理要点如下。

4.2.1 母猪配种后按配种时间、周次在妊娠定位栏编组排列。怀孕料分为怀孕前期和后期料标准饲喂。

4.2.2 每次投放饲料要准、快。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投料量。

4.2.3 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中毒。

4.2.4 减少应激,防流保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防止机械性流产。

4.2.5 对妊娠母猪定期进行评估,按妊娠阶段分3段区进行饲喂和管理。产前1周开始喂哺乳料,并适当减料。

4.2.6 按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以提高初乳母源抗体。

4.2.7 种猪批次挂牌管理,标注喂料量,明确不同猪群使用量,重点攻胎。一般妊娠1个月内喂料1.8~2.2 kg/(天·头),妊娠中期2.4~2.8 kg/(天·头),妊娠最后1个月2.8~3.6 kg/(天·头)。

4.3 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指标哺乳期成活率95%以上。2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7 kg以上。

4.3.1 母猪产后护理要点

4.3.1.1 分娩当天,母猪进行输液。

4.3.1.2 分娩第2天开始,强迫母猪站立采食,使其体况尽快恢复。

4.3.1.3 母猪产后少量分泌物排出,使用消毒药和抗菌消炎冲洗子宫。

4.3.1.4 对于初产母猪,带仔数应保持在8~10头,保证每个乳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4.3.1.5 产前适当减料,逐步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

4.3.1.6 在哺乳期因减重过多而瘦弱的母猪要适当提前断奶。

4.3.2 仔猪护理要点

4.3.2.1 固定仔猪吃奶的乳头位置,辅助弱小仔猪吃奶,保证仔猪吃到充足的初乳。

4.3.2.2 出生后2~3天注射补铁剂。

4.3.2.3 寄养。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寄养工作,强壮的仔猪一般占第1~3对乳头,可将强壮的调走,让弱仔吃第1~3对乳头。仔猪的寄养最好不要超过2次,否则难以寄养成功。

4.3.2.4 补料。仔猪出生3天后,母猪放乳时,将拌湿的教槽料涂抹在乳房上,或将少量饲料灌入口中。第7天开始,将教槽料投入补料槽中,每次放一小把,吃完再加,保持新鲜。

4.3.2.5 保温。垫麻袋,装保温灯。仔猪适宜温度:出生后第1周30~32℃,第2周28~30℃,第3周25~28℃,断奶后第1周28~30℃。

4.3.2.6 弱仔的护理。对于缺乳、弱小、僵瘦的仔猪,可挑出集中寄养,加强护理,补充营养,如饲喂代乳料、平衡液等。

4.4 保育舍技术指标保育期成活率96%以上。9周龄转出体重22 kg以上。管理要点如下。

4.4.1 每周转群1批次,猪群批次清楚明了,断奶仔猪实行“一窝对一栏或二窝对一栏制”转入保育舍。

4.4.2 头2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以后自由采食,勤添少添,每天添料4~5次。

4.4.3 及时调整猪群,适时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僵猪及时隔离饲养,并饲喂半干湿料或水料。

4.4.4 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定位”。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保持干燥。

4.4.5 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多康、Vc、多维、矿物质添加剂等。同时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生素药物,如支原净、强力霉素、土霉素等。1周后驱体内外寄生虫1次,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拌料1周。

4.4.6 做好通风换气、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温工作。注意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4.5 生长育肥舍技术指标育成阶段成活率≥98%,饲料转化率(15~90 kg阶段)≤2.7︰1,日增重(15~90 kg阶段)≥680 kg。管理要点如下。

4.5.1 转入当天,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点定位”。

4.5.2 转入第1周饲料添加土霉素预混剂、泰乐菌素等抗生素,预防及控制呼吸道疾病。

4.5.3 小猪和中猪料自由采食,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为原则。大猪适当控料。

4.5.4 干粪便要用车拉到化粪池,然后再用水冲洗栏舍,夏季每天冲洗1次,冬季根据实际情况冲洗。

4.5.5 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4.6 实行制度化、表格化、规范化管理

4.6.1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4.6.2 制定各岗位饲养与技术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制,规范各环节的操作。

4.6.3 实施联产计酬方案,调动员工积极性。

4.6.4 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和生产记录表格,通过表格记录以及应用GPS电脑软件管理,监控生产,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5 优质的预混料和原料

理性选择预混料,预混料是饲料产品中的最核心部分,其作用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体现出饲料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在选择预混料产品时,应从产品质量、价格和产品的相关服务分析性价比,慎重使用,不能只看价格或只看品牌。购买的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等应根据其质量全面分析判断,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产品。

S828.4

B

1007-1474(2016)05-0046-04

2016-07-29

猜你喜欢
种猪断奶猪群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