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文
(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兽医局 251900)
浅谈幼畜消化不良
邱新文
(山东省无棣县畜牧兽医局 251900)
幼畜消化不良是羔羊、仔猪、犊牛和幼驹常见的以不同程度腹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疾病经过,可分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本病主要以春季较多见,其它季节也时有发生。
1单纯性消化不良
1.1病因
1.1.1妊娠母畜。妊娠后期是胎儿快速生长阶段,当饲料中营养物质不足时,可使母畜的营养代谢紊乱,胎儿不能正常发育,幼畜出生后比较孱弱,吮乳反射出现较晚,吮乳无力不能吃饱。由于吃的初乳量少,饥饿引起舔食污物(如舔食粪尿、泥土及污染的垫草等)。再者由于营养不良的母畜母乳质量差,初乳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低,维生素、溶菌酶以及其它矿物质缺少,幼畜不能通过初乳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和营养,使幼畜不能达到正常的抵抗力,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圈舍潮湿、寒冷、雨淋等)导致消化不良。有的因产前产后几天饲喂过高的能量饲料,乳汁过浓,幼畜食后不易消化导致消化不良。
1.1.2哺乳母畜。哺乳期母畜营养不良时,不仅影响母畜体况的恢复,而且也影响母乳的数量和质量。我们知道,当母乳中VA的不足时,可导致幼畜消化道黏膜上皮角化,VB族不足时,可使幼畜胃肠蠕动机能障碍,VC不足时,可引起幼畜胃肠分泌机能减弱,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不足时,可引起幼畜消化障碍。因此哺乳母畜如果营养不良,母乳中VA、VB、VC、VE或微量元素硒等有可能缺乏,就能引起幼畜消化机能障碍导致消化不良的发生。再者哺乳母畜营养不良,往往泌乳不足,幼畜不能吃饱,幼畜就会营养不良,出现异食癖,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此外,当母畜患乳房炎、胃肠炎、子宫内膜炎、寄生虫病以及其它慢性疾病时,母乳的数量和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母乳中就会含有一些病理性产物和病原微生物,当幼畜吃了这些变质的乳汁时,就会发生消化不良。
1.1.3妊娠母畜应激。畜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阳光照射不足、缺乏运动、饲养密度大、饲喂制度发生改变、雨淋受寒、转移运输、捕捉骚扰等均可引起母畜的应激综合征。幼畜出生后孱弱,抗病能力低下,而发生消化不良。
1.1.4幼畜的管理。当新生幼畜不能及时吃到初乳或哺食的量不够时,幼畜获得母源抗体就少,幼畜缺乏抵抗力,而且会因饥饿而舔食污物,从而破坏对乳汁的正常消化,导致肠内腐败菌大量繁殖。另外,人工哺乳的不定时、不定量,乳温过高或过低,或乳汁酸败、乳具污染不洁,或使用配制不当的代乳品,或哺乳期幼畜补饲不当等,均可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导致发病。
此外圈舍潮湿、卫生不良、拥挤、气候变化、外界应激等都能引起幼畜消化不良。
1.2发病机制
幼畜从母体降生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大脑皮层的活动机能、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防御屏障、胃肠消化、肝脏的解毒等多方面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加上幼畜的胃液酸度低,杀菌作用不强,酶的活性弱,消化能力弱,肠黏膜柔嫩极易损伤,血管丰富,渗透性极强,毒素易被吸收,肝脏解毒机能微弱。因此,在上述内外源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幼畜极易引起消化机能紊乱,从而引起胃肠内容物发生异常发酵,腐败发酵所产生的毒物积聚于肠道内,刺激肠壁,胃肠蠕动加快、分泌机能加强而发生腹泻。
1.3症状
单纯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轻微的全身症状。幼畜表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带酸臭或腐臭气味,并混有泡沫、黏液及消化不全的凝乳块或饲料碎片,股部、肛门周围、跟骨上端及尾毛等处常被粪汁、粪渣污染。肠音高朗,有的涨肚,出现拱背收腹腹痛现象。体温、呼吸、脉搏一般正常。犊牛初排灰白色粥样稀粪,后转为深黄或暗绿色水样粪便。羔羊,多呈灰绿色稀粪。犊牛和羔羊的粪便中,常混有白色小凝块状的消化不全的凝乳块颗粒或饲料碎片。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排黄色黏性稀粪,少数呈黄色水样稀粪;10~30日龄病猪,多排灰色黏性或水样稀粪。如果幼畜长时间腹泻不止,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就会造成机体脱水,皮肤干燥、弹性降低,手抓皮肤,易起皱褶不易恢复。病畜表现消瘦,不愿活动,多喜躺卧,独居一处,被毛蓬乱无光,眼窝凹陷,心跳加快,心音增强,呼吸迫促。当严重时,站立不稳,体温升高等。当腐败产物及毒素被大量吸收后,病情急剧恶化进一步发展转为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的病畜,如早诊断早治疗,一般均能治愈。
1.4治疗
首先禁食8~12 h,用盐酸水溶液(氯化钠5 g,33%盐酸1 mL,凉开水1 000 mL),犊牛、幼驹250 mL,每日3次喂服。对腹泻不严重的病畜应用油类或盐类缓泻剂,或用温水灌肠,以加快胃肠内容物的排出。胃肠内容物排出后,给与稀释乳或人工初乳(鱼肝油10~15 mL、氯化钠10 g、鲜鸡蛋3~5 个、鲜温牛乳1 000 mL,混合搅拌均匀)。同时可给予胃液、人工胃液(胃蛋白酶10 g,稀盐酸5 mL,温常水1 000 mL,加适量的VB或VC),犊牛30~50 mL,羔羊、仔猪10~30 mL,灌服。也可用含糖胃蛋白酶6 g,乳酶生6 g,葡萄糖粉30 g,制成舔剂,1日3次分服。或含糖胃蛋白酶9 g,淀粉酶6 g,酵母6 g,常水适量,制成舔剂1日3次分服。为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结合给予一定的抗生素和止泻收敛药。如果确诊是VE和微量元素硒缺乏引起的,同时要肌肉注射维生素E硒注射液。
2中毒性消化不良
2.1发病原因
单纯性消化不良的幼畜长期腹泻不止,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时,胃肠内腐败产物以及细菌产生的毒素大量吸收进入血液,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中毒性消化不良。
2.2发病机理
长期腹泻不止,幼畜肠内容物异常发酵,pH值发生改变,为腐败菌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造成菌群失调,乳酸菌繁殖受到抑制,数量下降,而革兰氏阳性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球菌属繁殖迅速,数量增多,并产生大量毒素。当腐败发酵产物以及细菌产生的毒素大量吸收进入血液,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毒物、毒素不能分解中和,就发生中毒性消化不良。并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患病幼畜就会呈现精神沉郁、嗜睡、昏迷、痉挛等神经症状。大量毒素作用于实质器官就会引起实质器官的机能障碍,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肝脏不能解毒等。
2.3发病症状
以严重的腹泻、自体中毒和全身机能障碍为特征。病畜表现精神萎顿,目光呆滞,食欲废绝,急剧消瘦,衰弱无力,躺卧于地,体温升高,呕吐(仔猪),结膜苍白、黄染,不愿活动等。频排灰色或灰绿色混有大量黏液、血液、肠黏膜的水样粪便,粪便有强烈恶臭或腐臭气味。长期腹泻造成机体明显脱水,皮肤弹性降低、干皱,眼窝塌陷,心跳加快,心音浑浊,脉搏细弱无力,呼吸浅而快,黏膜发绀。后期病畜反应迟钝,肌肉震颤,有时痉挛发作,肛门松弛、排粪失禁,体温多突然下降,四肢末端、耳尖、鼻端发凉。病程较急,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预后不良,多于1~5 d内死亡。
2.4治疗
对中毒性消化不良的幼畜,以抗菌消炎为主,可肌肉注射抗生素和磺胺药。①链霉素:犊牛首次量1 g,维持量0.5 g;羔羊0.2~0.3 g;仔猪0.1~0.2 g,间隔6~8 h一次。②土霉素或新霉素:犊牛、驹2~3 g,羔羊、仔猪0.5~1 g,每日3次内服。③卡那霉素:0.005~0.01 g/kg体重,内服。④磺胺脒:犊牛、驹,首次量2~5 g,维持量1~3 g;羔羊、仔猪,首次量0.2~0.5 g,维持量0.1~0.2 g,每日2~3次内服。⑤呋喃唑酮:犊牛0.2~0.3 g;羔羊0.02~0.05 g;仔猪0.05~0.1 g,每日2~3次内服。另外也可用庆大霉素、痢菌净等肌肉注射。
为制止肠内发酵、腐败过程,可选用乳酸菌素、鱼石脂、萨罗、克辽林等防腐制酵药物。当腹泻不止时,可选用明矾、鞣酸蛋白、次硝酸铋、颠茄酊等药物。
为防止机体脱水,保持水盐代谢平衡,可施行输液(10%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液,静脉或腹腔注射)。为缓解机体酸中毒,可静脉注射适量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对长时间的腹泻也要注意钾元素的补给。
为提高机体抵抗力和促进代谢机能,可施行血液疗法。皮下注射10%枸橼酸钠血或葡萄糖枸橼酸钠血(由血液100 mL、枸橼酸钠2.5 g、葡萄糖5 g,灭菌蒸馏水100 mL,混合制成),犊牛、幼驹3~5 mL/kg,羔羊、仔猪0.5~1 mL/kg,每次可增量20%,间隔1~2 d,注射1次,每4~5次为一疗程。
3预防
要减少疾病的发生,消除病因是关键。首先,要加强妊娠期母畜的饲养管理,尤其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要给予充足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供应量,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对哺乳母畜要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全价日粮,定期驱虫。改善卫生条件及饲养护理措施,经常刷拭皮肤,保持乳房清洁,防止乳房炎发生。在产前产后几天,防止突然增喂过多的豆类等精料,豆类以占精料的15%左右为宜。另外,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加强锻炼,以增加抗病的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保证哺乳母畜的乳质乳量,进而保证幼畜的身体健康。对幼畜要加强护理,保证幼畜出生后及时吃上初乳,以增加幼畜自身的抵抗力。要避免异食病的发生,防止胃肠环境的破坏。病畜要单独饲喂,加强管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把病控制在初期。对母乳不足或质量不佳采取人工哺乳的,必须坚持定时、定量和定温(以25~32℃为宜),饲喂用具勤刷洗,并经常消毒。要改善圈舍卫生条件,既要防寒保暖,清洁干燥,又要通风透光,做到环境要定期消毒,垫草要勤更换,污物要勤打扫,要为幼畜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本病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6-04-23
中图分类号:8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739(2016)04-00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