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要点

2016-03-10 06:28刘书怀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3期
关键词:雏鸭致死率鸭群

刘书怀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农业局,河北 沧州 062250)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要点

刘书怀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农业局,河北 沧州 06225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率的急、烈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成为危害肉鸭养殖的主要疫病之一。笔者所在冀中地区是全国肉鸭养殖的集中区域,平时接诊此类病比较多,现根据多年经验将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要点进行归纳,期待对广大同行有借鉴作用。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

1 病原特点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是I型鸭肝炎病毒,含单股RNA。目前医学表明其病原包含I、II、Ⅲ型3个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性;我国发现I型及其变异株,英国为II型,北美为Ⅲ型。I型肝炎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湿粪中能存活37 d,在2%漂白粉液中能存活3 h,0.1%甲醛淀粉液中能生存8 h,加热到62℃半小时被灭活。

2 流行特点

本病容易感染雏鸭,其发病日龄主要为1~3周龄,尤以1~2周龄最严重,4到5周龄的肉鸭也有发生;发病率为30%~90%,症状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致死率常高于90%。本病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冬春发病较多。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阴湿,鸭群拥挤均可促进本病发生。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1~4 d。鸭群精神欠佳,厌食,缩颈,呆立,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呆滞或跟不上群,喜卧,卧时头颈不断向后弯,驱赶时走路缓慢,走几步又俯卧于地,共济失调,发病12~24 h发生全身抽搐,多侧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生后背弯,呈角弓反张状;有的在地上旋转。出现神经症状后约数分钟至数小时可死亡,喙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

4 病例解剖

肝肿大,质脆,淡红色或花斑状,被膜下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个别有坏死灶;胆囊肿大,呈圆形,胆汁褐色;脾肿大,呈斑驳状花纹,被膜下有出血点;肾肿胀,灰红色,血管明显,呈暗紫色树枝状;肺淤血;心肌变软,呈熟肉样。

5 防治措施

控制本病的发生,主要关键在于搞好种鸭的免疫。养鸭专业户如要购买雏鸭时,一定到健康的种鸭场或卫生条件较好的孵坊选购,并且要了解该种鸭的免疫程序,以保证雏鸭的质量。不要贪图便宜随便购入,同时应尽量避免从多处购入雏鸭,避免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搞好养殖场的环境消毒,保持干燥。对发病鸭,用特异高免疫血清或康复鸭的血清,每羽注射0.5 mL,作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编辑:尹 云)

S858.32

B

1006-799X(2016)23-0078-01

刘书怀(1978-),男,河北沧州人,助理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雏鸭致死率鸭群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群中的鸵鸟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