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淼 李雪梅 应森林
加快中医药国际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潘淼1李雪梅2应森林1
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全球国际化大背景下,也不断迎来新的挑战。我们不仅需要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更重要的是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进程,造福更多国际民众。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国际化发展的基石,现通过对现阶段国内中医药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对策研究。
国际教育;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等中医院校的国际教育正蓬勃发展,大量国外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2003年来自世界各地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人数已达3 500 余人,居我国自然科学界招收留学生人数之首,并派出大批中医药专业的双语型教学人才,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向世界上90 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中医药文化和技术,成立中医药国际教育机构和开展境外联合办学[1]。对全国重点高等中医药院校调研发现,国际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涉及利用教育基地等相关平台培养,通过交流学习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孔子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及临床国际化培养程度不断提高,来我国进行留学与访问的中医药爱好者与研究者与日俱增,使中医药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以日韩东南亚国家为外围,以欧美及其他西方国家为边缘的辐射状格局[2]。
2.1传统中医药教育,无法满足国际人才需求首先,中医基础薄弱。经调查发现,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被安排大量西医课程,以往中医药学生学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理论,而目前中西医课程比例最先是8∶2渐而达到7∶3和6∶4,西医课程占的比例渐高,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理论的内容越来越多,中医传统文化的课程越来越少,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未能很好体现,中医药特色很难得到传承[3]。其次,传统应试教育重考试而轻能力。由于教育模式使学生更多围绕在书本、考试周围,忽视自身综合能力培养。培养出的中医药人才在临床实践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较缺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形势的发展。再次,课程单一。如,各大中医基础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的学生专业英语课时较短,同时,与此对比所开设对外英语专业,此专业学生课程内所包含中医基础理论、方剂、中药等课程学时少之又少,导致语言是语言,中医是中医,中医师外语沟通能力不足,不能更好的将中医药推广至全世界,有悖于高素质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面对中医药国际化的挑战和竞争,中医药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对中医药人才高等教育传统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2.2教学质量与高校沟通有待加强为促进国际化中医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国内各大高校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项目,其中较广泛的是联合培养模式,即通过互换留学生或者单方派遣学生到对方学校接受时间长短不等的课程教育,结束后回到本校继续完成学业。联合办学机制尚未成熟:一,学习质量难以保证。由于各高等中医院校自身综合条件不同,合作对象有别,使得目前联合办学模式没有一个规范化统一的考核评估标准。在国内大多数只是交换期满即可回原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无规范化考核结业标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保证留学生相关知识储备的正确度,导致回国后使中医药错误认知广为传播,进而阻碍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二,国内各中医药院校与国外联合办学的同时,较少进行国内院校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交流。高校间沟通交流机制不完善,仅一味专注与国外院校交流合作而忽略了本国各大高校间信息互通有无的重要性,使得难以及时有效地沟通经验,导致信息相对闭塞,无法判断何种教育模式更加有利于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难以使汲取的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国内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
2.3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的高低始终是教育的生命线,为了努力向世界各国输送高、精、尖人才,传统的师资队伍已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教育的需求。当前师资队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教师长期不流动,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年老教师现代教学技术应用性差,采用固有的课堂式教学方法,不能调动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在我国大部分中医院校,教师队伍人员多来自于专业化较强的院校,专业知识单一,缺乏临床经验,“精”于所授课程,但延展性差,课堂横向信息量不足;③近年来各大中医药高校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留学生数量及出国交流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师缺少对国外文化背景及知识背景的了解,不能和留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也不能为本国中医药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文化基础介绍与指导。
2.4中医药留学生流动性不足
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当前国际化人才流动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要。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交流,然而对于我国中医药教育资源规模来说,对外交流学生规模所占比例相对过低。我国外派留学生规模较小,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名额有限。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据学校2014年6月数据,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万多人,其中研究生1300多人,本科生1万人左右。2009年学校全面启动“在校本科学生海外学习经历项目”,至2014年9月五年间共342名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其中共298名本科学生赴台湾高校学习交流,44名本科学生赴瑞典林奈大学学习交流,全校每年平均70人左右可以获得交流机会且数量逐步增长,相对于本科生总数,对外交流规模仍有待进一步扩大。
3.1提升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国际社会需要的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更需要一批医学知识过硬、语言沟通能力强、高新科技应用水平高等多方面优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保证中医基础课程充分的基础上,调整传统教育模式,注重课程建设多样性,与国际教育体系相衔接,补充国外大学教育体系的相关课程,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同时,作为国际化中医人才,外语沟通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也是国际上发表学术观点、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因此应加强各学科一体化、多学科融合,扩大双语教学覆盖范围,不仅有利于掌握丰富的中医药学知识,也有利于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提高中医药学生的语言水平,才能充分利用各种国际资源与途径,加快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
3.2宽进严出,保证教学质量借鉴国外大学遵循宽进严出的办学理念,为保证留学生及本科生质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考试与测评委员会除了对中医药专业人员的行业准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中医药资格认证、学术水平衡量提供支持外,应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国际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出一份合理可行的国际化认证标准。此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利于保证中医药留学生的学业质量,也为全面推动和提高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3.3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培养对中医药国际化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的能力素质。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队伍稳定,适应学校战略发展要求和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有以下几点对策:①举办中医课程教师进修班,建立中医药师资培训及继续教育中心,有目的的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复合型师资人才;②设置相关教师考核制度;③派遣有经验的师资开展境外培训,体会西方国家的文化,通过在国外的中医院校留学或短期考察的经历,更有利于增强对西方的教育文化背景差异的理解,熟悉海外中医药发展状况,掌握跨文化交际技能,打造一支专业水平精湛、专门从事留学生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3.4推动中医药人才国际流动,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推动中医药人才的国际流动,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扩大交换生项目。合作双方通过积极引进对方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理念互融统一,共建项目不断增加,留学生规模逐渐扩大,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其次,中医药人才流动离不开国家资金政策的支持,建立留学机制保障措施,如设立海外交流奖学金或者相应的科研基金项目,激发广大师生进行国际交往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拓宽人才国际流动的渠道和途径[4],为广大师生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再次,某些国家的留学生从中国取得证书回国后无合适机构进行自身继续再教育,学习机会缺乏,对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极为不利[5],鉴于此在各地增设孔子学院,通过扩大孔子学院的数量规模,开展多样化教育培养模式,为国际中医药人才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1]祖强.国际交流高等中医药院校国际教育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2):1123-1124.
[2]潘淼,金军,储利荣,等,亚洲区域中医药教育师资培养研究初探[J].中医药通报,2011 ,10 (3 ):41-42.
[3]尹丽.中医药产业视域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2),1306-1308.
[4]蒋剑锋.推动人才国际流动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37( 2):201-203.
[5]高思华,翟双庆,吴宇峰,等.考试与测评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J].中医教育,2012,31(2):1-3.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Acceler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AN Miao1LI Xuemei2YING Senlin1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2.Grade 2014 Graduate, Graduate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context of the global internationaliz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inuously ushers in a new challenge. We not only need to inheri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eer, but also need to improve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benefiting more international people.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tional talent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about international tal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igh level; Innovation-type; Talent training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No.14ZLZLZF00037)
1.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2014级(天津 30019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7.062
1003-8914(2016)-17-2588-03
(本文校对:赵会银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