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鹰
浅谈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李海鹰
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需要持久乃至终生治疗,且尚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但通过冠心病教育可以使冠心病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学会控制疾病发展的方法和维持生命的基本技能,可达到自我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冠心病;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资料显示,我国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冠心病的治疗需要在生活、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采取长期综合疗法,而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是综合疗法的“基石”。加强对冠心病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不仅可左右治疗方药和治疗措施的效果,而且对病人的机体康复和预后都有重大影响。因此,不断地探讨和总结本病的健康宣教十分必要。
1.1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整着装,预防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1.2保持口腔卫生如果口腔不卫生或患有某些牙病,口腔中一定数量的细菌或病毒反复进入血液循环,使小动脉痉挛或血栓,甚至引起阻塞而诱发心肌梗死。应做到多饮水、勤漱口,每日2~3次刷牙。一旦患有口腔疾病及时去医院医治。
1.3保证科学睡眠夜间睡眠保健,晚餐宜清淡易消化,勿过饱。睡前勿饮刺激性饮品,不看刺激的书报及节目,避免过度劳累和激动。用温水泡脚20分钟,按摩涌泉穴,勿熬夜,保证6~7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姿宜采取右侧卧位,以减轻对心脏的压力。每天午睡半小时到1个小时为宜,午饭后应先休息20分钟后再上床睡觉。
1.4预防便秘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餐进食后1~2小时后按摩腹部20分钟。
1.5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尤其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喝一些温开水,忌冰水。
1.6节制房事性生活时血液循环加快,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极易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平日需节制,宜每月1~2次。
1.7“三个半分钟”心脑血管意外或猝死与体位改变过快,造成一时心脑供血不足有密切关系。因而提倡“三个半分钟”即睡醒后,先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双脚放在床沿下坐半分钟,以双手撑住床头站立半分钟然后再行走。
2.1饮食宜清淡低盐(每日食盐量应在5 g以内)、低脂(宜用植物油,每日用量在 25 g以内)、低糖饮食。少食多餐,每餐吃七八分饱。忌烈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适量饮淡茶、喝酸奶、低脂牛奶等,忌生冷、辛辣,戒烟。
2.2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提供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适量膳食纤维。
2.3多食用豆类及豆制品这样既可保证优质蛋白质供给,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并能避免动物性食品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而且黄豆还含有卵磷脂及无机盐,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2.4适当增加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以便为机体提供丰富的碘。
2.5多选用水产鱼类其蛋白质优良,易消化吸收,且对血脂有调节作用,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2.6少食或忌食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鱼子、蛋黄、软体及贝壳类动物等,以减少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摄入。
“只有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各脏器功能正常,血流通畅,远离心梗的威胁。”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当情绪激动、恐惧、发怒时,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会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从而产生缺血缺氧现象,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情志对冠心病的影响,要让病人平时保持情绪乐观,心胸豁达,遇事心平气和、凡事想得开、放得下,家庭和睦,少看惊险节目、竞技性比赛,并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等以保持情绪稳定、心境平和,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在疾病恢复期、病情稳定之后,心脏机能允许的限度内,进行适宜的运动可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机体抵抗力。康复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及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活动。如散步、走跑交替、气功、简化太极拳等运动,通过上述几项锻炼后,身体已经适应且心功能尚好的人,可逐步采用综合医疗活动,包括准备活动,四肢及躯干运动如广播操、简单的运动如传球、投篮、乒乓球、门球、托排球等,以及慢跑等全面锻炼,最后进行放松活动。户外锻炼时,应选晴朗、气候宜人、温湿度适宜的天气运动。运动时间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在运动过程中,注意若发生以下情况: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率超过120次/分,运动后心率比运动前每分钟超过30次以上,出现脉搏间歇(提示心律失常),收缩压下降2.0千帕以上,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以后的运动中适当减少运动量,必要时应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总之,运动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药物治疗是促使冠心病康复的重要手段。因此,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药。需向患者讲解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及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学会自我监测,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注意有无高血压病、高血脂、糖尿病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诊,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病人要掌握硝酸甘油的服用和保存方法,并随身携带,以备急救。
除药物能减轻或缓解冠心病的症状,按摩对冠心病患者症状的缓解和消除也有一定的作用。压内关穴对减轻胸闷、心前区不适和调整心律均有帮助。抹胸和拍心对于消除胸闷、胸痛均有一定效果。腹式呼吸时,膈肌运动帮助改善胸腔血液循环,对心脏可起到按摩作用,从而改善心脏本身的营养和血供。此操作方法简单方便,而无不良作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我按摩。具体方法如下。压内关: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另一前臂内侧的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二指处,两筋之间),先向下按,再作向心性按压,两手交替。对心动过速者,手法由轻渐重,可配合震颤及轻揉;心动过缓者,用强刺激手法。可按住穴位,左右旋转各10次,然后紧压1分钟。抹胸:以一手掌紧贴胸部由上向下按抹,两手交替进行,按抹4×8次,按抹不宜隔衣。拍心:用右手掌或半握拳拍打心前区,拍打6×8次,拍打轻重以患者舒适能耐受为度。在进行按摩时,配合腹式呼吸,思想集中,用意识引导按摩活动,并尽可能与呼吸相配合,每日按摩1次,1月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月。
总之,对于冠心病病人来说,做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总的原则是宣传指导、支持协助,从心理和生理上对病人进行护理,让病人正视疾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冠心病。通过系统和良好的健康教育,使冠心病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饮食、运动及服药治疗,克服消除心理因素等方面入手,提高病人掌握治疗冠心病的知识,防止各种急、慢性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以促进病人机体康复,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1]王伟.对再次心梗危险因素的干预及健康教育[J].光明中医,2009,24(9):1791-1792.
[2]李征云.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6):124-125.
[3]王瑞梅.冠心病护理体会[J].光明中医,2012,27(9):1900-1901.
[4]杨晓娟,宿淑琴,孙玉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指导[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33-3034.
[5]单莉.胸痹心痛的饮食调护[J].光明中医,2013,28(4):812-813.
[6]李丽,王亚宽.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光明中医,2013,28(10):2172-2173.
Discussion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 Haiy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Daqi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ilongjiang, Daqing 163311, China)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eath in the worl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age of onset is becoming younger and younge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need lasting and lifelong treatment, and cannot be cured of lifelong disease. Bu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ducation can mak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disease, learn to control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maintain the basic skills of life, in order to achieve self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大庆 163311)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7.054
1003-8914(2016)-17-2571-03
(本文校对:付艳涛201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