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邦旭
摘 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主要靠执行力,企业执行力的关键在于中层干部。本文从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出发,指出了中层干部执行力在企业经营目标达成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造成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关于执行力,常常被提及。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企业机构重新得以整合设置,管理工具引进推行,工作条件大为改善,薪酬机制也在改进,可以说很多东西都改了,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革”的缺位。一份文件、一项制度,如果没有执行到位、执行到底的决心和耐力,一遇到利益冲突或者流言蜚语就想妥协和退缩,那么改革就会变成镜中花、水中月。由此可见,很多企业是不缺战略、不缺思想的,缺的是落实与执行。执行力不到位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成了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中,中层干部起着承上启下的管理作用。所谓中层,就是夹层,要承受上面的压力,要接受下面的顶力。中层干部既是兵头,又是将尾,权力虽然不大,但却都“独挡一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是,对上配合是助手——参与决策(提建议)的高参、形成决策(写文本)的高秘、执行决策(抓落实)的高手;对下管理是能手——目标统领、制度运行、绩效保证、突破创新;平级协作是好手——善于协调、及时沟通、相互支持、补台共赢。由于中层干部特殊的角色定位,其执行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整个执行力。所以,要想执行到位、执行到底,关键在于中层干部。
一、造成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一是责任意识淡薄,执行理念不明确。少数干部目前存在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精神不振、混天度日;作风飘浮、怕苦怕累;韧劲不足、消极畏难;全局观念弱、大局意识差等问题。执行理念不明确,执行思路不清晰,工作作风不扎实,不执行决策,不按文件制度办,抓落实力度不够;面对问题,不是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一筹莫展,不思进取;遇困难就让,陷逆境就退,没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思想上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感和责任感,压力不够、动力不足,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不足。
二是部分干部素质不高,执行能力欠缺。部分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难以履行正常职能;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不丰富,处理事务的能力较差;业务技能、专业知识不专不精,对政策理解把握不准,不能适应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需要。工作中缺少学习,不主动学习,很少冲电,或不冲电。业余生活基本消耗在饭局、牌局中。八小时之外,工作上的事便撂一旁,不思考、不总结、不积累,认识难有质的飞跃。随着年龄增长,凭着老资格、老关系立足,自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是工作主动性不强,执行效能较低。有的干部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行动迟缓,拖拖拉拉,推诿扯皮,致使工作质量不高和效率低下;有的理解企业决策不全面,执行决策不认真,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在执行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私自变通,附加条件地执行;有的表面一致、阳奉阴违地执行,使得执行的效能较低,执行的效果较差。
四是监督考核不到位,执行机制缺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不清、工作效率低下、执行力不强等“软问题”缺少有效的“硬办法”,没有形成“以尽责为荣、以失责为耻”的工作氛围;同时,长期以来存在的“大锅饭”、“不患不公,唯患不均”的思想也制约了奖惩体系作用的发挥,奖惩措施不落实、激励机制缺位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平均主义盛行,造成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强。
二、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几点想法
中层干部如何提高执行力?从中干自身而言,就是在思想品德上要先进靠得住,专业技能上要技高一筹,表率作用上要先干一步;从企业层面上,应建立健全长效的执行机制,以机制促进中干执行力的提升。
第一,中干要砺炼思想品德,重塑形象。
思想端正,品德高尚,作风过硬,这是中干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这种隐形的力量来提升中干的执行力。
一是严于律己,守住底线。作为党组织培养的中层干部,“官”不大,但职工的企盼却很高。职工盼着中干办事讲原则,公正廉洁;盼着中干做事讲效率,带领团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盼着领导嘘寒问暖,把他们放心上;企盼着能早日过上好日子、幸福安康,开心工作。为了这些企盼,中干要自觉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清廉律已,守住底线,让职工充分信任,认为跟着我们干没有更多的牢骚和怨言。
二是尊重关爱,营造和谐。作为干部,既是一名管理者,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严格管理;又是普通的一员,带领这个团队能在一起工作十年、二十年是一种缘分,应该珍惜。中层领导要常怀感恩的心,感谢员工的辛苦付出,尊重员工的劳动,关心员工需求。爱是相互的,在工作中不断和员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有利于营造快乐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乐观心态,换来员工主动工作、完成任务的回报。
三是容人容事,心态阳光。作为中层干部,在所带的团队里,面对的是素质、个性、习惯等不尽相同的员工,中干要有容人的胸怀、容事的雅量。常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尽力宽容职工。容得下员工的过失、错误,给予改正的时间和机会。放下官架子,听得进反对意见,认真倾听员工的不满和牢骚,以阳光的心态去化解员工的“心结”。切忌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只有更多的宽容才能换来更好的执行力。
第二,中干要提升专业技能,做到技高一筹。
一般来说,中层干部是具备了高于普通职工的专业技能才走向管理岗位的。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高度发达,竞争日益激烈,中干的专业技能不可能永远高于普通职工。这就要求中干要在工作中不断冲电,提升综合素养,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体现在管理工作中。
一是再忙也要学习。每个中干都会感到一年的经营任务才是重点,每日忙于现场、忙于指标、忙于市场,但常常会感到事倍功半。不少中干感叹,哪有功夫学习呀!作为一名基层单位的决策者、指挥者,如果不抢先学一些新知识、新本领,不及时研究在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不具备领导能力,就要被岗位淘汰,被职工淘汰。中干不光要学习,而且还要多学习。生产管理、法律知识、资本运作等要学,先进管理工具,如IBSC、6西格玛、精益生产等也要学。通过学习,才能为有效地指挥工作积累能力。
二是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要付诸于工作实践,才能将静止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在学习中勤于思考,日积月累,思想才不会陈旧僵化,指挥才不会盲目,工作才会有创新。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的?可以列成“菜单”,细化在工作和生活中。最终要将学习当作工作对待,把工作当作学问研究,以达到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从而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第三,中干要先干一步,凸显表率作用。
“领导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干部就是先干一步”。中层干部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风气的形成,影响到各项规章制度在企业中的执行力度。处处作表率,时时作表率,应是中层干部的立身之本。
一是做好执行制度的表率。带头遵守制度,服从纪律。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做得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才会有威信。只有让你的部下心悦诚服,你才有说服力,你说的话,别人才会听,才谈得上执行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带来正面的示范效应,才能让这种正能量得以漫延开来,营造风正气顺的好环境。
二是做好真抓实干的表率。中干带头将工作做到位,就是最好的执行力。具体来说就是,嘴巴到位——管理工作就是婆婆嘴,各项工作要随时督促;眼睛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耳朵到位——及时了解部门、外围、基层、上层,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腿脚到位——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很多先进的现代企业,都提倡走动管理。职工不情愿做你希望他做的事,只情愿做你检查他做的事,不检查就会消极怠工。
三是做破解难题的表率。面对企业当前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要迎接挑战,直面问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能只讲客观原因,两手一摊,表现出无力回天的消极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在执行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才干、天资等所代替不了的。惟有坚忍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才能不为挫折所折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压力所屈服;才能宠辱不惊,真正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强者。
四是做好有效沟通的表率。企业的生产经营是由很多单元构成的,许多工作都是系统工作,需要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才能有效执行。为保证执行力在每个环节上都畅通无阻,中层干部一定要真诚相待,真诚地接纳别人的意见和善意地提醒别人的不足,真诚地补位而不拆台。这样才能以真诚换取真心,形成有效沟通,办事才有成效,执行力也才能得以提高。
第四,建立长效的执行机制。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工作任务的高效执行和落实,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否则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了也白干,必然影响积极性。有了激励制度,就有了执行的动力。企业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要转变观念,要以实干论英雄,以业绩论英雄。对真抓实干、能干善干的中干要予以重用,经济上予以奖励,精神上予以鼓励,使广大干部在执行中得好处,在落实中得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广大干部提高自己执行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种推动工作执行落实的强大力量。
二是建立问责机制。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的要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一种职能、每一项任务、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在此基础上,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坚持赏罚分明,既要有奖励,也要有问责和处罚。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奖罚制度,该问责的问责,该道歉的道歉、该停职的停职、该免职的免职。让不干事的干部有“闲不起”的危机感,让不执行的干部有“坐不住”的忧患感,让不作为的干部有“懒不得”的紧迫感,充分发挥问责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
三是建立监督机制。督导检查是保证决策执行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在推动执行力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执行效率。企业应该设有“督导小组”这样的机构,负责督促中干在工作中带头承担责任,带头勇挑重担,带头真抓实干。督导中干紧紧围绕企业决策工作,对中干的执行情况实行重点事项全程督查、紧急事项即时督查、日常事项定期督查,多管齐下,立体约束,促使干部执行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余世维.赢在执行.
[2]王爱红.砺炼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企业文化纵横,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