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保健一区,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肖 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保健一区,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疗效优于单独采用曲美他嗪,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冠心病;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由于血管发生硬化性改变,会使心肌长期处于严重缺血或坏死状态,进而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及时采取科学对症的治疗方法,虽然目前临床针对冠心病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案,但整体疗效并不尽如人意,且治疗时间比较长,复发率高[1]。为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的疗效,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现对疗效作以下汇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完全符合WHO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8.3±5.6)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5±0.3)年。治疗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9.5±5.2)岁;病程7个月~5年,平均病程(2.8±0.2)年。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予以吸氧、血管扩张、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导尿等常规治疗,实施心理干预,嘱患者保持身心愉悦状态,改变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167,化学药品,20 mg)治疗,20 mg/次,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0054,化学药品,20 mg)治疗,1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的时间。
1.3 疗效评定标准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表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心电图检查证实缺血性ST段心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表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达到有效、显效的标准或病情明显加重表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呕吐1例,失眠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其中恶心、呕吐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39,P=0.9062)。
冠心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其发病率也随之明显升高。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表现出血粘滞度过高的情况,待血栓形成后会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基于此,调节血脂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他汀类药物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拮抗,同时使血液粘稠度进行降低,并发挥较好的抗凝效果,其可对血液流变学和心脏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属于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其中的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效果良好,且能够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对血管平滑肌增殖及迁移等产生强效抑制,恢复心脏功能。曲美他嗪可对心肌能量代谢予以改善,其可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急剧性改变实现预防,提高心绞痛的疗效。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疗效优于单独采用曲美他嗪,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1] 刘 兵,杨春梅,张 立,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791-5792.
[2] 王青山.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6(10):2743-2744.
[3] 谢 芳.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4(11):28-30.
本文编辑:刘欣悦
R541.4
B
ISSN.2095-6681.2016.25.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