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历史博物馆开馆后展览制度的累积

2016-03-09 02:18李万万
文物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陈列室历史博物馆开馆

李万万

国立历史博物馆于1920年11月正式宣告成立后,各项业务工作均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尤其是文物征集与收购方面,进行甚力,藏品日臻丰富。同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始精选藏品,依类陈列。1924年8月1日,国立历史博物馆将午门城楼开放,陆续公开预展部分文物,如午门东厢展出信阳汉墓出土文物和巨鹿故城出土文物及明清档案等,西厢陈列散氏盘、天龙山石刻及汉魏石经等拓片。展览期间还特邀社会各界人士来馆进行“研求考证”,以为博物馆正式开馆进行准备。1926年8月10日,为修整展厅及准备开馆等事宜,馆内所有展览暂停开放。

一、正式开馆与开幕展览

经过紧张而充分的筹备,国立历史博物馆于1926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开幕展览历时四周,发放参观券数万张,分赠各界,参观券分为红、黄、蓝、绿4色(分供四星期之用),时间为每日下午1时至4时半,星期日不休息。同时,因历史博物馆“困苦经营,已有数年,迄今始勉藉个人捐款,宣告成立,缔造不易”(引自《历史博物馆开幕有期,双十节起开放四星期,只赠券不售票》,原文载于《北平世界日报》第六版“世界要闻”,1926年10月7日),故不举行展览开幕仪式,不设茶点招待来馆嘉宾。

博物馆馆合当时包括端门和午门,共计开放10个陈列室。开幕展览按类别分室:第一室为售品存贮,除发售旧有的拓片及《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外,还分类发售新印物品、风景、摄影明信片等;第二室为金玉室,其中添置展柜,分类展出;第三室为刻石室,展出六朝、隋、唐代的刻石;第四室展出教育博物品;第五室展出明清档案、国子监旧存文物、明器及模制物品,这一展室中部陈列周代彝器及国子监旧物,东首展出明清档案,西首陈列汉唐明器、模制器具、古代舆服等;第六室展出针灸铜人、杂器及寄陈物品,其寄陈物品中,除旧存各处捐赠者外,还包括日本收藏家小林胖生所藏的3000余种古矢镞;第七室为兵刑器室;第八室展览发掘物品,如博物馆历次在河南、直隶、湖北等地发掘所得的出土器物,这一陈列室新置展柜,将展品分部陈列,并将发掘地点绘制详图,以资考证;第九室为模型图表,包括历代沿革、地理模型,以及各项图表,如新制盛唐至清末地理沿革模型8幅,绘制各种历史图表多帧;第十室为国际纪念品展室,如展出意大利赠送的飞机。开幕展览布置及陈列方法的尝试,均经“审慎考虑,务求合于博物馆之设备”(参见并引自《本馆开馆纪事》,原文载于《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第1年,第2册,1926年12月10日出版)。在展览举办期间,博物馆还将端门、阙左门、阙右门一并开放,避免参观人迂回道路,耗费时间。

展览开幕之后,每日参观人数无不过万,国立历史博物馆所印的参观券也很快分配完毕,所回收的参观券不够转发之用,于是就加印新券,以资周转。为了扩大宣传并增进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还专门组织院校学生参观展览。10月15日,西城两级女子中校教职员工率领120余名同学徒步到馆参观,时任博物馆执事、馆员裘善元就曾亲自出面接待,并对展出物品逐一进行解说。

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开幕展览引起了当时社会的极大反响。学者徐风陶曾在参观展览后赋诗一首,对展品进行了详细描述:“午门开博物,两阙耸巍巍。中藏历代宝,世人所见稀。帝王貌赫奕,将相骨嵚奇。诏谕文诘屈,奏疏字珠玑。玉玺托金绶,印纽绾阴龟。币值启秦汉,方孔以圆规。服制盛周礼,博带而宽衣。战伐持弓箭,交易包贝皮。度量观秤尺,礼器觇鼎彝。错杂殷商简,骈比晋魏碑。一一入吾目,遍览靡孑遗。莫叹文献缺,应共史编垂”(引自雷梦水辑《北京风俗杂咏续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诗中对展品的描述不可谓不细,而这种观展感受的抒发,很大程度上也会引发尚未观展的各界人士的参观欲求。同时,这次展览不仅引起了国内各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而且很快享誉国际学术界,开始陆续接待重要外宾来访。10月23日上午9时,瑞典皇储及皇妃偕同公使与公使夫人、安迪生等9人来馆参观,历史博物馆主任徐协贞与馆员裘善元、罗黼负责接待。参观过程中,裘善元担任翻译,首先带领皇储进入第二陈列室(展出金玉),工作人员均逐一开柜展示,皇储每看一件文物即详细询问来源,其中有一尊北魏铁质佛像,上镌有“阿”字,皇储问是何意义,馆员罗黼答为“印度文总持一切之谓”。参观完这一陈列室,皇储感叹:“中国玉石为世界之冠。”之后,来到第三陈列室(展出碑刻),皇储对北魏光林寺静妃造像、西魏比丘尼造像等数次称赞,徐协贞主任将部分石刻拓片赠送给来宾。在参观第五陈列室时,皇储最为赞许,认为系博物馆中展品的代表。参观完十个陈列室,皇储又在午门城楼绕行一周,并拿出相机拍照。皇储一行于当日下午13时5分出馆,临行时对馆员裘善元表示:“贵馆洛阳、巨鹿所掘古物,最堪宝贵。”【参见并引用自《瑞皇储参观博物馆,前晚在北京饭店酬酢》,原文载于《北平世界日报》(第六版)“世界琐闻”,1926年10月24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开幕展览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博物馆自身事业的完善与发展。瑞典皇储前来参观时,就曾允诺捐赠“印刷发掘报告”的资金;暹罗教育总长达尼亲王来馆参观,也曾答应代为搜集贝叶经;罗振玉来馆参观时,在专业方面进行指导,并应允协助撰写藏品名称与信息。其他海外学者如安特生、米和伯、孟择理、滨田耕作、原田淑人、曲穆尔、小林胖生、岛村孝三郎、毕士博、文礼、司徒雷登、博晨光等也均有所赞助。此外,展览展出期间,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还专门派高桥石山等研究人员赴历史博物馆进行考察和交流。

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并策划举办开幕展览,使其很快成为当时开启民智、普及科学知识、丰富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开馆当月,博物馆参观人数即达45,020人次。至1926年11月7日止,开幕展览共计接待观众185,714人次,占当时北京全城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日平均参观人数为6,404人次,可谓盛极一时。11月8日,因“双阙巍峻,殿字高寒,冬季参观,殊多不便”,展览暂停开放。

二、开馆后专题陈列的尝试

开幕展览暂停对外开放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织讲演会,邀请中外学者按月轮流演讲。1927年2月19日,博物馆假借燕京华文学校礼堂举行第一次讲演会,中外学者到会者约200余人,各国公使或亲到或派参赞到会。讲演会于下午2时半至4时半举行,先由历史博物馆人员报告发起讲演会的缘由,继由燕京华文学校图书馆主任马尔智放映摄影作品。讲演会正式开始后,柯劭斋讲演《春秋学左氏、公羊、毂梁三家见解之异同》,安特生讲演《远古中国人类由三千五百年溯至五十万年》,孟择理讲演《现今俄国博物馆及大学概况》。

学术讲演会举办期间,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品也逐渐得到充实。《北平世界日报》(1927年4月2日版)就曾刊载专文报道博物馆增加的两件重要陈列品:“会审公廨印——上海的会审公廨收回之后,历史博物馆曾有公函去要公廨的印信等件,以便陈列,现在这种废印,已经在前天寄到北京,由历史博物馆收受陈列,关心挽回国权的人,当以先睹为快;多尔衮遗物——清初摄政王(就是睿王)多尔衮所遗下来的铠甲、弓、矢,向来存在马嘎喇庙,以为镇压,历史博物馆因这种物品与历史极有关系,长此搁着,未免可惜。当就和蒙藏院商量,请就移送该馆,妥为陈列,以供中外人士的展览,假如这种遗物,有关庙产,那么主权还属该庙,随时可以提回,以清界线,现在该院对于这办法,已经同意,行文该庙提取,三五天内,就可实行移交。”【引自《历史博物馆新到两件陈列品》,原文载于《北平世界日报》(第七版)“世界琐闻”,1927年4月2日。】在这篇报道的结尾处,还特意提醒读者,博物馆计划自植树节(4月6日)起就开始公开陈列这两件物品。此外,博物馆还征集到一些有特殊意义的陈列品,如在当时被视为“中国革新第一关键”的戊戌变法已过去近30年,而晚清维新人士的章奏等相关文献,“虽然传诵一时,但是外人从来不曾看过的;辛亥革命以来,这种物品,才逐渐地流露到来民间”(参见《国立历史博物馆定期开放》,原文载于《北平世界日报》第七版“世界琐闻”,1927年4月4日),这些物品便被历史博物馆收集并计划展出。

因为藏品的增加及天气逐渐和暖,根据安排,“历史博物馆春季展览会”于1927年4月6日如期开幕,这是继1926年开馆展览之后面向社会开放的第一个定期展览。此次展览至4月10日止,展出时间为每日下午1时至5时,每张参观券收大洋l角,以使更多的普通观众可以来馆参观。“历史博物馆春季展览会”在展品方面有如下几个亮点:(l)戊戌政变奏本,包括康梁六君子、孙家鼐、张荫桓、王照等人撰写的几十份章奏,均被各当事人认定为原件且加以题跋;(2)展出外交部移送给历史博物馆的国际会议旧印,包括驻外出使大臣、海牙和会、太平洋会议等许多重要的废印;(3)博物馆正中殿东面展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印”(形四方,约5寸,铜质,纽作交叉状)、指挥使长方铜印和秘书厅的方铜印3颗;(4)除“戊戌政变奏本”外,新增加各种奏折,包括“洪承畴经略西南密揭帖”等。由此看来,定期展览展出了大量新征集的近现代文物,且展品均得到细致且科学的考证。

“历史博物馆春季展览会”结束后,博物馆便开始着手制定《长期开放办法》。4月14日,《长期开放办法》向社会公布,规定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下午1时至5时为开馆时间,参观券仍旧只收大洋l角。据统计,截至1927年年底,历史博物馆展出陈列品为2600余件,其中包括中外各机关和个人寄陈物品700多件。此外,配合展览的模型及图片有模置古器物18种,自制历史图表30多种,历代疆域大模型8种,各种古迹、古物影片1000多种,幻灯片(博物馆风景、器物)全份(引用并参见自《故宫博物院昨天的茶话会》,原文载于《北平世界日报》第七版“世界琐闻”.1927年12月1日)。在展览设计方面,历史博物馆参照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和美国斯密苏尼恩博物馆的方式,展品说明为中英文并用。

国立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之后举办的定期及长期陈列,立足于“阐扬文化、开启民智”的功能定位,凸显出现代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进而彻底打破了原有文物的封闭性与神秘性,使普通民众有平等享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可能。这既是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机构的本质要求,也是博物馆展览工作的有益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近代博物馆展览制度的创建与成熟提供了借鉴。随着展览影响力的扩大,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展品征集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征集来的物^^被及时地补充到陈列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博物馆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三、 《国立历史博物馆规程》对展览制度的影响

1927年8月20日,教育部派孙树棠担任历史博物馆主任。上任之后,孙树棠开始对展览制度、陈列品征集与分类等业务工作进行调整。针对陈列品征集方面,经与多方协调、沟通,教育部于9月18口向全国各省发出<征集古物通令》。《通令》首先明确阐释了国立历史博物馆的性质:“为国立文化机关,非收藏美富,不足供学者之研究,及一般人士所观瞻。”其次,《通令》对几个重要省份的文物状况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查直隶为燕赵旧都,山左为圣人故里,帝王圣贤,遗迹甚多,自非他省可比;奉吉黑三省,虽远居边陲,亦前清一代发祥之地,在历史上,颇占重要,古物流传,当必不少,倘广为搜罗,将见地不爱宝,自有珍品出现,物聚所好,不难蔚为大观。”为了使征集的物品适合于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开展,《通令》还对征集物品进行了详细的分类:“(1)金类,包括历代铜器,如周汉鼎彝及古鉴之属,铁器如刀剑戈矛之属;(2)玉类,包括三代秦汉圭璧琮璋及佩御之器等;(3)石类,包括汉魏六朝隋唐碑志石刻及造像等,其笨重不能移动原地者,请摹原文寄来;(4)砖瓦,包括秦汉以降瓦当壁等.如有封泥壁画,尤望搜集;(5)陶瓷,包括上古以迄宋明陶器瓷器等;(6)古印,包括秦汉以降,官私铜玉玺印及元押等;(7)泉币包括上古迄清,历代货布泉币银锭钞纸等;(8)塔像,包括六朝以降小件佛像经塔及佛道教法物等;(9)明器,包括古墓殉葬之器,如陶车马俑人等;(10)衣冠,包括前代甲胄及遗存服御之器等;(11)乐器,包括古代乐器,如琴瑟声等;钟磬之属,今罕通行者;(12)兵器,包括古代刀矛剑盾弓弩之属以及其他武器;(13)图像,包括历代帝王名贤画像刻像及地图等类;(14)书画,包括历代法书名画,无论卷轴册页一律搜集;(15)碑帖,包括历代碑帖,尤以旧拓为要;(16)史料,包括历代诏令奏议誊黄簿册以及有关史实,或足资参考之文件等;(17)古籍,包括殷墟甲骨,唐人写经,宋元精椠,足资考证者属之;(18)影片,包括各地古迹照片以及各种古物摄影等。”(参见并引用自《历史博物馆征集古物类别表内共分十八项》,原文载于《北平世界日报》第六版“世界琐闻”,1927年9月18日。)文物征集是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教育部《征集古物通令》正是针对历史博物馆“搜集历代文物,增进社会教育”这一主耍社会功能而颁布的专门政令。《通令》对征集物品所作的详细分类,在于方便古物征集、增加馆藏品的同时,还保障了所征集物品能够适用于博物馆的展览。

随着国立历史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统一事权,1927年10月15日下午6时,时任教育部总长刘哲亲赴博物馆,宣布教育部原设在午门的历史博物馆正式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并当场公布了新制定的《国立历史博物馆规程》(教育部第168号令)。

国立历史博物馆规程(引自《国立历史博物馆规程》,原文载于《北平世界日报》第六版“教育界”,1927年10月17日。)

第一条教育部为搜集历代文物,增进社会教育,特设历史博物馆,

第二条历史博物馆以呈准拔用之午门、端门及东西朝房为馆址。

第三条历史博物馆之组织分部如下:

一总务部掌关于本馆之文牍、会计、庶务事项;

二征集部掌关于历史之物品分别调查、搜集、购置、陈列、保管事项:

三编辑部掌关于物品之说明、编目及本馆书报编译事项;

四艺术部掌关于物品之摹拓、绘画、摄影及制造模型、绘制图表事项:

第四条历史博物馆设馆长一人,主持馆务,由教育总长聘任,或派部员兼任;设馆员若干人由教育总长委任,分任馆务

第五条各部得各设主任一人,由馆长就馆员中选任,呈部备案。

第六条历史博物馆设评议会、讲演会,其会员均为名誉职,由教育总长聘任、

第七条历史博物馆缮写事项,得由馆长雇用书记。

第八条历史博物馆各项办事细则,应由馆长酌定,呈部核准备案。

第九条本规程自公布日施行。

为庆祝新年,国立历史博物馆于1928年1月1日至3日开馆,从4日起,暂时停止展览,整理内部并预备春假时再开放。至4月l日起,博物馆决定以后每逢星期三、星期六和星期日都按时开馆,券价照常。当时中央公园专门开放东角门,添设历史博物馆卖券处,以便观众前来参观。此外,博物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开放时间,如当时因天气逐渐变热,观众上下城楼尤感劳苦,自6月2日起将参观时间改为上午8时至12时,同时中央公园也开放东侧门,以便观众来往。据相关文献记载,1928年6月,博物馆有7个展厅面向公众开放,共计展出870件常陈物品,具体包括:(1)第一陈列室,展出134件常陈物品;(2)第三陈列室(刻石),展出65件常陈物品;(3)第五陈列室,展出367件常陈物品;(4)第六陈列室,展出72件常陈物品;(5)第七陈列室,展出27件常陈物品;(6)第八陈列室,展出204件常陈物品;(7)第卜陈列室,展出义赠飞机1件(参见《国立历史博物馆陈列室物品目录》,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1928年6月发行)

国立历史博物馆的正式定名及《国立历史博物馆规程》的颁布,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国家博物馆的地位与职能。《规程》首先明确了历史博物馆的目的和任务为“搜集历代文物,增进社会教育”,并对博物馆的组织系统及相关职能作了具体的定位,规定总务部掌管馆内文牍、会汁、庶务事项,征集部负责历史物品的调查、搜集、购置、陈列、保管事项,编辑部管理物品的说明、编目以及博物馆书报编译事项,艺术部职掌物晶的摹拓、绘画.摄影及制造模型、绘圳图表事项。《规程》与此前教育部《征集古物通令》是相关联的,它从制度层面完善了历史博物馆的管理结构,确保了博物馆展览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为博物馆更好地发挥文物保护职责和宣传教育功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陈列室历史博物馆开馆
中北大学获批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简介(续)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陈列室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影音与艺术的跨界合作展示 拜访香港亚洲影视的陈列室
“乡情村史陈列”助乡愁永驻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崔振宽美术馆开馆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以大阪历史博物馆为例 架起考古与大众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