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凡炜 杨琼 唐翠明 邹宇晓 罗国庆*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 510610)
多年来,我所与东南亚国家在蚕桑方面都保持较紧密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应泰国诗丽吉皇后蚕业司司长Apai Suttisunk的邀请,我所5名科研人员于2016年8月9日至15日到泰国开展了为期7天的访问交流,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24届国际蚕丝业大会,了解了国际蚕丝产业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并与合作方泰国蚕业司科研人员开展“中泰‘桑基-鱼塘-食用菌栽培’生态循环模式研究”项目交流,尽一步深化了双方在蚕业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第24届国际蚕丝业大会于2016年8月10日至14日在泰国曼谷的诗丽吉皇后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分为8个专题分会:桑、蚕、蚕病、非桑蚕、缫丝技术、蚕业经济、丝绸加工、贸易与营销,以及蚕丝非纺织蚕业和蚕桑新应用。ISC大会每3年举行一次,是唯一的蚕桑丝绸专业国际论坛,大会旨在围绕蚕桑产业的科技进步、蚕桑领域相关知识和当前全球丝绸产业的商业环境,针对桑、蚕、蚕茧加工、丝绸加工、推广、生物技术、蚕业管理和经济等领域,为来自高校、研究所、公司的蚕桑产业科学家、教授、学生等研究工作者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本次大会的参与者包括来自泰国、印度、中国、日本、韩国、法国、瑞士、埃及、菲律宾、格鲁吉亚等二十多个国家的蚕桑领域专家1 000余人。
本单位唐翠明研究员在桑专题作了“桑树多元化品种选育研究”的报告,介绍了本单位在桑树种质资源保存、多倍体诱导技术、多元化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本单位邹宇晓研究员在非纺织蚕业和蚕桑新应用专题作了“蚕蛹油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报告,介绍了添加不同浓度蚕蛹油喂食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等指标的影响,引起现场的激烈讨论。
会上我们听取了来自各国蚕桑专家介绍关于蚕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桑树机械化栽培技术、高产优质蚕品种选育技术、蚕病防治技术和现代化养蚕缫丝技术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开阔了研究思路。同时我们还结交了来自泰国、伊朗、印度、埃及和格鲁吉亚的蚕桑研究所和蚕业公司的专家,通过互相了解和交流,拟与多个国家开展进一步的合作研究。
会议期间,代表团与泰国蚕业司司长A-pai Suttisunk先生及蚕业司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泰国蚕桑专家VorapotRaksang先生简要介绍了我们的行程,罗国庆书记、杨琼研究员分别就蚕桑资源加工利用、桑园管理、蚕病防治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并提出中肯的建议。ApaiSuttisunk先生充分肯定我方对泰国蚕桑业发展做出的努力,希望我方继续协助泰方开展优质蚕桑品种选育和蚕桑综合利用研究,进一步推动泰国蚕桑业的发展,罗国庆书记就此给予积极回应,表示将利用我所在蚕桑种养及综合利用方面的优势,通过进一步深入合作,协助泰方提高蚕桑种养及多元化利用水平,促进泰国蚕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泰国蚕桑多元化发展现状,同时推进广东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项目“中泰‘桑基-鱼塘-食用菌栽培’生态循环模式研究”的实施,我们先后辗转曼谷、呵叻府、喃奔省和清迈省,分别对呵叻府蚕桑研究中心及桑叶茶生产基地、喃奔省果桑基地、清迈大学农学系进行了参观考察。
该基地位于呵叻府蚕桑研究中心,2013年由我所和泰方共同建立。代表团实地考察了我所交换给泰方的2个杂交桑品种和2个优质蚕品种在泰国的种养情况,调查数据表明其中1个杂交桑抗病性强、生长势好,适应在泰国种植;2个蚕品种的养蚕成绩优,蚕病发生率低,受到泰方的高度认可,示范效果好。
桑叶茶是呵叻府蚕桑研究中心的特色产品。由于泰国气候炎热、喜食煎炸食品,当地人易“上火”,而桑叶茶具有去热降暑的功效,在当地颇受欢迎。该基地生产的桑叶茶颜色嫩绿、口感清甜、青涩味少,品质较优。通过对生产基地车间的现场考察,该基地规模不大,生产工艺中的桑叶清洗、切桑、炒茶等流程主要采取手工操作,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生产设备较为陈旧。
喃奔省果桑基地是一家以果桑种植、桑果加工和蚕桑特色餐饮合为一体的新生态农业基地,主要生产桑果酒、桑果汁、桑果酱,同时经营以各种桑叶菜肴为特色的餐饮业。其中果桑种植面积20余亩,种植的果桑品种为当地的地方品种“清迈果桑”,桑果果实较小、产量较低。果桑种植密度较大、枝条修剪较粗放,总体栽培水平不高。一年生产果汁果酒约40 t,果酒售价约合人民币45元/瓶(750 ml)。通过对果汁果酒生产车间现场考察,发现该基地生产条件较为落后,酒瓶的消毒灭菌仍通过热水蒸煮进行,生产方式类似于手工作坊。桑叶特色菜肴以泰式的炸、煎、烤为主,在当地比较受欢迎。
清迈大学由普密蓬国王殿下批准创建,成立于1964年,位于泰国清迈市西郊,是清迈市唯一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泰国北部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代表团主要与清迈大学农学系的蚕桑学科和食用菌栽培方向的教授和学生针对蚕蛹虫草和桑枝食用菌栽培方面进行了交流学习。参观了Jiraporn Kulsarin教授的实验室,了解了泰国蚕蛹虫草的科研水平和产业现状,蚕蛹虫草在泰国非常受欢迎,价格高昂,实验室阶段的蚕蛹虫草培养较为成熟,生产上主要是小型家庭式生产模式,产量较低。双方还就桑枝食用菌栽培技术展开了详细的探讨,交流气氛非常愉快而热烈。同时双方还初步拟定了下一步合作研究内容。
整个行程给每位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最深切的感受主要有两点:①东南亚地区蚕桑科研力量雄厚。由于东南亚地区各国是主要蚕丝出口国,本届国际蚕丝业大会的参会者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通过本次会议的学习和交流,代表团深刻体会到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印度)的蚕桑科研水平较高、研究思路新颖、基因研究深入、发表了高影响力研究论文。②泰国政府对蚕丝业不遗余力的支持及泰方继续开展蚕桑合作的强烈愿望。泰国虽然蚕桑面积不大,但是为保持蚕桑业的稳定,诗丽吉皇后于2009年12月4日御赐成立泰国蚕业司,该司直接对皇后负责。在整个行程中,泰方对合作基地项目开展的认真负责、对进一步合作研究的详细计划、以及对代表团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泰国朋友的真诚和热情。
泰国气候条件与广东相似,我省蚕桑品种以及蚕桑种养技术在泰国有着较强的适应性。泰国蚕桑技术相对落后,在蚕桑品种选育、果桑的种植与加工以及蚕桑综合利用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空间。结合考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今后可主要在三方面与泰国和其它东盟国家加强合作。一是建立蚕桑生产示范基地,结合当地实际,示范推广我所的抗病蚕品种和桑品种,合作选育适合泰国本土的优质抗病品种,并加以推广应用;二是加强蚕桑综合利用方面的合作研究,提高泰国桑果种植及加工技术水平,同时在蚕蛹虫草和桑枝食用菌栽培方面开展合作研究;三是与其它东盟国家加强联系,进一步互相了解和交流学习,争取在蚕业科技方面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总之,通过此次出访,我所科研人员与泰方各级领导及科技人员就蚕、桑新品种选育、果桑的种植与加工、蚕桑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充分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感情和了解,为中泰合作项目的务实开展、技术输出及人才培训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