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精细化路径探究

2016-03-09 04:52峰,罗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民族

俞 俊 峰,罗 义 翔

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精细化路径探究

俞 俊 峰,罗 义 翔

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既是实现校园文化多元化,保证高校生机活力的有效途径,又是高校全面提升综合办学能力,凸显个性魅力的有力手段,更是师生强化文化认同,确立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由来已久,然而高校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多只是表面上将其作为校园建筑、设施等构建吸收的元素,并未能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深层次价值和功能。因此,本文拟以民族文化融入校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焦点,提倡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作为支撑,将融入标准逐一量化,形成明确分工、责任清晰的保障机制,结合融入实践过程中应把握的提炼与审查尺度,提出符合高校实际的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精细化路径、建议。

民族文化提炼;融入高校校园;精细化路径

作者俞俊峰,男,汉族,法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 贵阳 550025);罗义翔,男,布依族,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前言

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既是实现民族平等,维护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又是学校全面提升高校综合办学能力,凸显个性魅力的有力手段,更是师生强化文化认同,确立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因此,为实现上述目的,国内高校在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道路上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例南开大学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三大育人工程,开设《国学经典导读》、《中国民歌鉴赏与演唱》、《古典诗词格律与创作》等数十门传统文化公选课,定期开展中华经典范读比赛、名师导读讲座、朋辈精读沙龙、导师有约等经典品读活动,努力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经典储备的学生群体需要。北京交通大学的“翰墨精神”润校园,坚持引进来,搭建与权威专业艺术团体的协作平台,成立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书画院书画艺术研究创作中心,搭建学校与专业机构、师生与专家学者、教学与艺术传播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组织书画艺术家进校园创作或举办高水平培训,通过现场示范、答疑、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书画素质和技能。复旦大学以京剧艺术教育培育学生民族精神,把京剧艺术教育纳入通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度体验传统文化。把“京剧表演艺术”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引导当代青年人感知中国式的审美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1]

贵州本土的高校,也在民族文化融入方面做了诸多的努力,试图在民族文化融入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然而,贵州本土高校在民族文化融入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并非重视本土文化的融入。有的学校只是将其他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加以“复制”,同质化倾向严重。第二,一部分的学校更多只是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元素,即通过挖掘、整理,加以创作的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艺术品,如建筑、服饰、绘画等。一方面,这使文化本身脱离生存语境,与现代艺术之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强行纳入学校氛围后显得突兀;另一面,诸多带有民族文化元素的艺术品作为校园的形象标识后,并未发挥由物质文化转化为精神文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导向的作用。第三,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没有相关的制度与机制保障。一方面无法调动高校相关人员积极性,工作进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纲领性指导,融入工作的方向迷茫,致使工作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因此,为更好地实现高校深入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本文拟以民族文化融入校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焦点,提倡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作为支撑,将融入标准逐一量化,形成明确分工、责任清晰的保障机制,结合融入实践过程中应把握的提炼与审查尺度,提倡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民族文化有效融入校园。

二、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意义

(一)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是国家及区域战略发展的需要

首先“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必然从根源上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发展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国的策略之一。构建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战略,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与推动。而贵州省近些年也将文化建设作为其发展的重点之一,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推进文化强省。国家与地方层面都已经意识到文化保护及传承对国家及区域长远与良性发展的重要性。那么作为区域引领文化发展繁荣重要力量的高校,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同时,更应知晓构建校园文化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国家于2015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要求到:“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这是国家对于高校未来走向的号召与指引,要求各高校提升自身内涵建设,实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基于现实情况的考量,这一要求对于具有较强办学能力的各个985、211院校而言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何况各省区的其他高校。那么,贵州省内高校如何在发展高等教育上后发赶超,实现“双一流”目标?这离不开提炼与运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即依靠地缘环境优势与文化特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校园文化。贵州高校有且只有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才能在教育史上推陈出新,走出特色,摸索出建设内陆省份一流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路径。这符合校园自身文化建设及发展的需要,更顺应贵州近些年文化强省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校园自身在通过融入民族文化的同时,将其成功模式深度挖掘并推广,为全省乃至全国做参考。

(二)有利于学校的自身发展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学校的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人才培养(育人)。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一方面可以使师生研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丰富其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实现文化多元化发展让师生在参与文化互动的过程中,理解什么叫对文化的尊重,从而转化到对人的尊重,知悉作为现代国家的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而充实并筑牢正确的观念,努力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

从科研的角度来说,首先,学校相关专业及学者挖掘大量优秀民族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并不是单向的,能只是深入田野进行研究,还应当需要双向互动,存在反哺高校自身的可能性,即是将地区民族文化适当有效地融入校园建设当中。文化领域的学习与研究一方面离不开自身融入文化,而另一方面则需要文化反馈自身,从而能够从另一个视野角度去诠释文化本质。学校只有在双向的互动中才能全面看到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准确掌握其在另一种语境中发展的脉络,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与探索路径。其次,各民族文化之间在校园里面相互交融,有利于碰撞与产生更为符合校园文化发展的新文化因子。而这些因子,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特色。

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学校能够成为各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实现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普及。另一方面学校能够成功构建各民族文化传承、发扬的平台,为区域文化保护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可行性的路径。

从社会服务的角度来说,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一方面能够成为民族文化汇集的一个平台,供社会各主体在此进行充分的文化研究与交流。一些主体可通过这一平台来深度理解各民族文化,激发兴趣点,深度参与对其的保护与传承事业中。另一方面,某些主体也可以利用高校的这一平台深入开展相关的文化研究,并转化为具社会效益甚至是经济效益的项目。如:民族工艺品加工、民族服饰设计、民族建筑设计、民族文化风貌形象代表等。这将有利于将各民族文化事业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依照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切实搭建开发与转化的可行性路径。

(三)促进师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归属感

1.促进师生的文化自觉

从心理角度而言,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是师生自我实现的一个过程。自我实现即是“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已得到适当的满足以后,又受到更高层级的动机—— ‘超越性动机’——的驱动”[3]P75以文化为例,这样的驱动一方面是自我文化价值的体现过程。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就是文化价值体现的形式之一。换言之,文化得以体现在校园某些建筑或设施等载体中,就是其价值所在。文化持有者与使用者往往会随着文化的价值体现而产生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强化文化自信,最终转化为一种自觉传承与发扬自我优秀文化的动力。

因此,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一方面是使各民族文化在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让师生们产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师生在文化的互动中,产生对其他文化的尊重与接受,在价值观上引导其正视多元文化,防止排他现象的产生。

2.促进师生的文化归属

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是师生归属感的需要。各省区的高校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区域性,特别是内陆的高校。以贵州省为例,贵州高校的师生大部分源于各州市,从心理上急需寻找到归属感。而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就是帮助师生找到类似家乡归属感的方式之一。学校通过融入并传播各民族文化,可以使其找到自我民族归属感的同时还会产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幸福感。这将有利于师生自觉投入、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活动。

(四)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势必会使诸文化之间有所接触,并碰撞出新的火花。首先,各类文化集聚于校园,其文化本体(主要指文化持有者或使用者)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他人接触,顺应产生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由相互的了解、理解最终到相互的包容,即是文化交融的一个形式。其次,各民族文化之间会呈现于不同的载体。而载体本身也可能会由多个文化元素组成,这也有可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

总之,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自身综合实力亟需提高以及师生价值观导向的需要。它既有利于学校办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师生在一系列的文化体验与交流之间构建对其他民族文化全新的认知,进一步了解多种具有差异性的文化在相对发展过程中并无优劣之分,促成民族文化之间的共生共融氛围。

三、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所面临的问题

(一)融入校园的民族文化如何提炼

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选择什么民族文化,如何选择民族文化以及要不要提炼等问题。问题的核心点在于,一方面高校文化构建既要考虑民族文化元素的独特性与原生态,又考虑到民族共性。换言之,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过于追求个性化将众口难调,而过于强调共性化发展,又难以突出特色、融合时容易形成不伦不类的作品。具体问题如下:

1.需要基于省情考量民族成份多等现实问题

根据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省内民族成份已达54个。学校若是只选择其中的几个民族,则不足以代表整个贵州的民族文化;若是将54个民族文化汇聚,则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保障。这意味着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及物力。因此,选择哪些民族的优秀文化,如何提炼这些民族的文化元素则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难点。

2.区域内展现民族文化内涵的代表元素提炼问题

民族文化内部富含各类的因子。仅物质文化而言就包含着有饮食、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等方面,选择其中的一个还是全部选择也是文化选择的矛盾之一。换言之,既要考虑所有文化都符合校园文化构建的需求,又要考虑其他民族的接受能力。以饮食文化为例,由于地缘及人文环境不同造就各民族在饮食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致使民族间在饮食习惯方面不一定能够短时间相互适应。若只考虑将民族文化引入,而不考虑校园群体的接受程度,师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若为了面面俱到,追求饮食文化的个性化发展,则需要在全校建若干民族食堂,这不论从经济效益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都是不符合其切实需求的。

3.校园在民族文化提炼与加工上的纠结

民族文化的展现以原生态、次生态还是元素形式展示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命题。三者之间既有主体对文化的需求问题,又有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这使得校园在民族文化挖掘与运用方面一直纠结于这三者之间。

(1)原生态文化对校园文化构建的弊端

有关于原生态文化的界定属于学界较为有争议的一个话题。有的学者认为:“原生态文化,是指文化的一种初始的、质朴的、更贴近艺术源头的状态。原生态文化具有质朴、少加工、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等特点。”[4]有的则认为:“从人类学的角度讲,是指某一民族或族群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的原初状态,或指那些在现代才突然被外界所知的某种文化形态。它包括思想、社会习俗、文化产品、有形成果等。”[5]

总之,原生态文化即是未受到外来因素进行加工的文化形态,并以其生存语境的大背景下,形式完整的体现出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若将原生态文化作为主体呈现,虽然能够保障文化的本质,也保留了文化的真实性。但是,原生态文化中也有不与大众审美意识相符合的元素。首先,民族原生态文化是各民族生存语境下衍生的产物,与本民族同胞的审美意识一致,但不代表其符合其他民族的审美。甚至有的同一民族中的不同支系之间都存在着审美差异。如:苗族支系繁多,其审美意识已在历史的沿革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地域性差异。而这样的差异的显性表现之一就是服饰。那么,学校需要考量统一审美的难度。其次,原生态文化也有与校园思政教育相违背的因子。如少数民族万物有灵的信仰、巫文化等。这些能否纳入其文化体系构建中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命题。总之,原生态文化有存在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其在校园文化的土壤上扎根。

(2)次生态文化对校园文化构建的弊端

以民族音乐为例,舞台上的侗族大歌即是在保存侗族音乐文化本质的前提下,根据当代舞台审美需求而进行艺术加工的产物。这与其生存语境下的侗族大歌相比较,如同在其基础上增加了符合城市人口味的“调料”,这源于艺术的原生态不完全符合当代的舞台规则。因此,这些原生态音乐想要推广,就难以避免加工,由原生态转变为次生态。而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这样的具有主观意识行为的“改造”。它是校园根据自身的文化需要,在保障其文化主体的前提下,对原生态文化进行选取与修改的产物。次生态文化能够适应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但是,修改的尺度是难以把握的。特别在艺术领域,对原生态艺术的过渡修改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有的舞台艺术甚至是将各民族舞蹈拼凑一起,造成艺术中的“四不像”,过于仓促的融入校园,也会造成提炼与运用中“四不像”。

元素则是将原生态文化作为当代艺术或其他方面创作的素材,已将本体文化转为客体文化。在学术界的论述中,有学者认为已经触碰了对待文化基本的道德底线,被视为一种猎取行为,即一方面破坏了文化本身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将某一民族的文化据为己有。因此,学术界中有的学者极为反对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元素进行推广。若是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更多将民族文化只作为元素进行创作,很有可能会受到学术界部分学者的质疑与反对。

4.民族文化载体选择上的纠结

文化载体作为文化主要的呈现形式,可视为其“身”或“一个平台”。而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在文化载体上的纠结主要是其更多呈现于物质文化层面。如:校园的雕塑、建筑、设施、壁画等。真正上升至精神层面,从民族精神角度去融合并传播精神文化的学校并不多见。学校仅从物质文化层面去构建校园的文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其文化本身在整个校园文化中仍然扮演着客体的角色,无法进入主位,从精神层面去积极正面引导学生的感受。

(二)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对民族平等原则的潜在影响

民族平等,就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所享有权利和所处地位的相同性,也是各种社会权利在各个民族间的平等分配。[6]这一原则扎根于宪法条文中,里面的核心一方面是对各民族享有权利的一种保障;另一方面则是对族群文化以及文化持有者人格的一种尊重。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妥善处理融入时的民族平等问题上,要仔细斟酌可能导致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切实防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恶性行为发生。

这样的不平等待遇多基于主流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一种价值观差异。“价值观不同是导致跨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跨文化沟通障碍是导致跨文化冲突的直接原因。”[7]当发生这样的冲突后,非主流文化将成为弱势,而受到主流文化(强势文化)的不公待遇。总之,多元文化交融的过程中,由于强势文化自身的存在的优越感,对弱势文化进行主观上的不接受、不认可、不尊重。这是民族歧视与压迫的显性行为。强势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歧视与压迫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冲突、排挤,甚至是代替。换言之,强势文化一直俯瞰弱势文化,并将此视为落后的,甚至是需要改变的文化。对于“落后的文化”,强势文化则要么将其边缘化,要么就是试图去改变其原有形态,甚至是用强行手段取而代之。因此,民族间由于在文化上的差异性,自然造成相互之间的抵触。

虽然,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形成的有效治理体制机制主导下,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在总体上不会与国家政策法规相悖,相应政策法规不断强调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恪守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原则。但是,在实际的融入过程中,也的确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高校民族文化融入中,在艺术教育领域就存在某些现象。部分在西方音乐体系中成长成才的学者就视少数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不标准的唱法,甚至认为有的音是“不准的”,需要按照西方体系来改变,与此对应,如果把少数民族声乐作为元素进行提炼与运用时,有可能在融入校园过程中遭受不平等待遇。

筛选时,研究者应对患儿及其监护人进行一般指导。主要包括:(1)解除心理障碍,鼓励患儿乐于排便;(2)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幼儿餐后蹲厕3~5 min,主动尝试排便(>4岁);(3)合理安排饮食,以保证正常的水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可以不改变饮食习惯)。

(三)民族文化提炼入校园的机制尚未有效构建

校园文化机制即“校园文化内部要素的组成方式及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包括由这些组成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校园文化行为的整体运行表现形式,以及组织管理者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调解方式。”[8]换言之,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体系化运作过程,而这个过程至少包含有构建、运作与保障。然而,在民族文化提炼入校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类似的体系化过程,有可能致使民族文化提炼融入校园出现诸多问题。

构建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文化提炼无标尺、无尺度以及提炼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在未成形或未成熟的构建机制下,一部分提炼者往往是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合下的主观行为,难以把握文化提炼的尺度,也无法量化其具体的提炼标准。这样的状态下进行的文化提炼与运用最终会产生两种极端,要么对民族文化提炼出了精髓,要么是对民族文化产生了破坏。然而,文化的破坏一方面是会遭到文化持有者或使用者的抵触与反抗;另一方面则也很有可能无法修复原有文化。在这样的极端情况下,提炼者所提炼出来的民族文化能否有效融入高校,切实发挥作用是值得通过有效机制反复考量的。

其次,所谓运行机制,“是指复杂组织系统存在、运行、发展所依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9]换言之即是民族文化提炼融入校园工作正常进行的规则建设。没有一个正常的运行机制,将会导致相关硬件(硬件指文化提炼需要的物质基础)与软件(软件是指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工作指导思想)不到位。两个层面的不到位则可能使分工不明,责任不到人,致使民族文化提炼的工作长期原地踏步,进而最终被搁置。

最后,关于民族文化提炼与运用的保障机制主要还包含一个审查环节和一个是奖励环节。审查环节是对其工作进度的一个了解与方向引导;奖励环节则是为调动工作者积极性而设立的规则。然而,在保障机制缺乏的前提下开展相关工作,一方面会使校园管理者无法切实了解融入工作的具体情况,不能及时调整工作方针、工作实效,该项工作就会偏离实际情况,出现违背政策法规或学校意图的错误;另一方面会无法有效调动负责融入与运用工作的人员积极性,致使工作完成的质量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不良影响。

(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缺乏规章制度等保障

从法律视角看,大学章程是大学设立的法定要件,彰显了大学的独立法人地位,是大学最根本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一定的规范效力……[10]换言之,大学章程在校园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行为约束力。它明确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师生等方面的关系。

然而,大学章程在民族文化融入方面的规定不完善,一方面是约束不了开展具体民族文化融入的行为;另一方面就是学校与政府、社会及师生明确不了各自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职责及作用。缺乏指导融入的规则,就有可能会造成民族文化融入校园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甚至是发展到语言、行为冲突,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学校与政府、社会及师生之间在融入工作中明确不了相互关系,可能意味着工作方向与重心的模糊性,致使开展进度相对缓慢。

总之,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在其文化提炼、民族平等、有效机制以及规章保障等方面皆面临较大的问题。而上述问题之间彼此存在联系,也意味着,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高校要思考的并非是解决其中的哪一个单一问题,而是应该深度思考如何以四个问题为基准,构建出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精细化路径。

四、民族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的精细化路径建议

本文将以上述四大问题为基准,对其精细化路径进行深入探究。而本文提倡精细化路径,在于主张在文化提炼方面分清界限;在民族文化平等上从群体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在机制方面要量化标准责任到人;在规章保障方面则要明确关系,找准要约束的领域与行为。具体如下:

(一)把握民族文化提炼的尺度

1.找准文化提炼的界限

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一味强调保存原生态文化无法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切实需求,但过于强调对本体文化的修改,则也容易触碰道德底线。因此,笔者综上认为:

第一,切勿触碰民族文化底线,即尽可能不要将本体文化转化成为元素,反主为客。过于提炼文化元素,有可能遭到学界或者文化持有者的反对,最终弄巧成拙。第二,在原生态文化与次生态文化之间应有一道界限。以音乐文化为例,项阳认为:“中国音乐文化一直处于一种变化的过程之中,变是必然。在留声机发明之前我们不可能听到或看到由古人演奏或演唱的音乐。然而,当我们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乐籍制度’以及音乐的传承方式,民间音乐会社的功能性传承,则会感到中国的音乐文化这种变与不变之间其实是一个辨证的统一体。”[11]换言之,当今的文化交融背景下,民族音乐无可避免的在时代浪潮的发展下随之变化。那么民族音乐的改变映射出来的则是其所附属的文化体系也同样在发生着改变。因此,高校在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过程中,保证其文化本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修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文化持有者或使用者所接受的。但是,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过程中,切勿触碰到某一民族的核心文化。即:与神鬼之间有关的文化尽可能不要触碰,涉及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应当严格依照国家的政策法规执行。因为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神圣与权威属性,外加此类文化属于与神明沟通的文化事象,若稍有改动,可能会被持有者或使用者视为将无法与神鬼沟通上。这是其在族群认知中无法接受的一个底线。如贵州省兴仁县大山镇尔期村坪子上组苗族的烧灵文化就是其核心文化的代表。整个仪式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不得轻易改变。因为其中一点有所变化,就无法与祖先沟通,不能顺利将其送归东方,最终会使祖先发难于晚辈。诸如此类文化不适宜融入到校园中,更应多选取各民族在娱乐、节庆、迎客等方面的民族文化,利于校园内的互动与交流。

2.构建新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体系

学校通过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构建新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实际是打破以往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的局面,提倡在物质方面不断扩展内容,与精神文化相互结合,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

因此,一方面需要学校继续加强对物质文化方面的融入。即除了在建筑、设施、雕塑领域进一步深度挖掘其民族文化以外,可考虑在饮食、服饰及装修等方面进行拓展。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深化,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融合。其中,在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学校即可考虑将文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交流与互动。通过这样的融合,既可以在科学研究领域促进综合性学科发展,使民族文化研究系统且全面,又可以在学校教育方面形成多维立体的教育机制,有助于深化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学校需要着重从精神层面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方面的引导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因此,学校第一要营造精神环境,即从“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地域文化环境、校园校貌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校训、校徽、校歌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12]第二应考虑从引进优秀的民族风俗、或传播各民族历史文化来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学生的价值取向应包含有对社会或历史的责任感、对他人或差异文化的一种尊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自身的内在气质体现等方面。

其中,在社会或历史的责任感方面,首先,学校要不断加强思政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历史教育,以此激发其爱国情怀,其次,则要引入历史故事、名言、名句来巩固学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感。如苗族的发展史、侗族的“萨岁”传说等。这些故事的背后既有为族群发展勇于献身的正能量又有族群意识中的荣辱观。同时,学校急需强调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对于国家乃至于社会发展的益处,以此来评价自身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最后,学校要以中华民族的强大作为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重点,不断强调自身发展对整个民族发展与国家富强的作用。

(二)确立校园内民族文化平等运用的原则

1.妥善引导师生对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理解

人类的价值导向源于对周围事物的明确认知。因此,校园在引导师生价值取向方面要从认知开始,逐步发展到认同。笔者根据文化概念、文化行为及文化观念(思维),结合蔡曙山等学者对于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认知的划分,即“神经层级的认知;心理层级的认知;语言层级的认知;思维层级的认知;文化层级的认知”。[13]以音乐为例,来逐一阐述,具体如下:

首先,梅里亚姆关于音乐与文化之间提出的三分模式,将音乐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概念——行为——观念,对音乐文化从行为本身上升到了思维层面的研究。那么,以此类推,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将这个理论扩展至整个文化体系也同样受用。学校在引导师生价值取向的时候也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从文化概念——文化行为——文化观念进行价值引导,由文化概念引到文化行为;由文化行为引至文化观念;再由文化观念引回文化概念。即从文化概念逐步的去引导师生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其次,学校对整个文化体系进行剖析。有了精神及心理上的认知,已经是奠定了师生价值取向良性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可以尝试对民族文化本身进行解读,使之了解民族文化体系,上升至文化层级的认知阶段。最后,学校应灌输文化相对发展的理论,即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逐步引入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2.学校应创造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平等条件

所谓创造民族文化平等的条件即是各种文化本身及各个文化持有者或使用者的一种平等。对于民族文化本身而言,学校需要给予其平等的展现的机会。即不偏袒,不强调某一文化。对于文化持有者或使用者而言,学校一方面要注重机会平等。即给予文化持有者或使用者相对公正的平台与机会去展示,做到多展示少竞争,即尽可能削减以各民族文化竞争为题材的比赛活动。

总之,在平等运用原则上主要还是加强对师生的心理引导,即通过对文化的深度解构,帮助其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对待文化及文化持有者上,学校应多给予平等的机会,目的是能够进一步在思想上促使各相关主体强化民族文化平等运用原则的理解,使之做到相互尊重与接纳。

(三)强化有效融入机制

1.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量化标准

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构建机制主要指对文化提炼工作的一个量化过程,即涉及哪些文化要提炼到什么程度;需要什么设施及人员等。其中,民族文化提炼到什么程度首先要明确提炼的标准,其次才是程度。以音乐文化为例,要对其进行改编则要涉及到音阶、配器、音符等。其中,音阶是作为音乐文化的根本;音符则是音乐语境的组成单位。换言之,对于文化提炼的标准,找到其基本元素是改编的第一步。在确立了改编的内容后,才是改编的程度。改编的程度含两个内容,一个是改编的深度,另一个是改编的元素。深度是指对其改编是否涉及本质上的改动;而元素则涉及文化内部的元素或外来民族文化的元素。民族文化提炼有且只有量化标准之后,才能视为完成了其有效融入校园的第一步。

2.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管理体系构建

有关于跨文化管理,首先要明确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文化本身实际就是在管理人。而管理人最终的导向就是在有效引导其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但是不能使其发展至无法接触的局面。因此学校要注重的是从思维角度出发,通过创造各民族之间文化持有者或使用者的接触平台,使其按照接触——认知——理解——接纳的思维脉络进行发展。在此过程中,工作的所有重点是如何有效地使各文化之间能够产生互动。其中最常用的方式即是以艺术活动作为文化互动的切入口,使其在艺术层面传递审美观,达到审美意识上的统一。如展示某一民族的音乐文化、舞蹈展演或展示其服饰文化活动,通过艺术交流的方式传递文化信息。当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因文化持有者或使用者因不理解其他文化而造成的文化冲突,产生对具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的抵触情绪,克服其认知领域的障碍。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艺术文化是有一定讲究的。笔者认为,在艺术方面尽可能少挖掘某一民族核心文化的成份。如带有祭祀性的以及丧葬性质的文化不宜展示。这些由核心文化所支配的乐舞多半以近语言远音乐的音声为主,即更多的强调与神灵等沟通内容,不宜出现在校园文化中。这些一方面涉及审美观,另一方面也涉及到族群价值观,不能保证他者能够短时间内接受此类文化现象。

3.部门分工与审查机制

学校内设各部门的分工应包含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校园文化构建工作、传播工作、审查工作等方面。首先,各部门之间需要梳理有关的岗位职责,针对上述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如:针对校园文化挖掘工作,可单独成立工作小组或由专门的部门来具体开展工作,采取小组负责制或部门负责制,设立组长、副组长、成员或部门主管、副主管、成员三个层次,减少领导阶层人数,增加一线工作者或专家人数。其次,充分发挥部门职责,尽可能避免出现交叉的工作职责,切勿进行多部门联合管理,防止由于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影响工作进度。再次,各部门需对其自身工作拟定周详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日程进行。最后,审查机制即是工作开展进度的一个保障,应体现专业性与民主性。一方面需要执行部门内部构建自查体系,由部门主管领导、副职、各部门主管及各部门人员组成梯队监督体系。其中,主管领导、副职、各部门是按照等级来逐级监督,而各部门工作人员则是监督领导在工作进展过程中的引导方向是否正确,相关工作方案是否符合现实工作情况等。另一方面,则是由学校领导层面对此事进行的一个监督。一个是委派专人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多种方式调查走访,了解民族文化融入工作进展情况,倾听师生的意见;一个是要求分管部门必须定期主动向上级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4.推进民族文化有效融入的奖励机制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的动力机制既以校内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基础,也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14]换言之,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决定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是否成功。而保障师生的积极性则离不开强调民主,并采取适度的相应奖励。因此,奖励机制的建设完善将有助于全面提高师生的参与度。

因此,学校在民族文化融入方面,要有动态与区别评价的思维。由于各部门工作性质不一样,因此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应根据不同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最终以评估的成绩来决定部门之间的优良。其次,奖励机制须打破独木桥现象,让优秀的人越优秀,让落后的人想优秀。学校应在奖励机制中设立多个层次。如在优秀的考核层次中增加融入民族文化的考核标准,切实推进相关工作运转。

5.在民族文化融入方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文化的互动一方面要对内,另一方面更要强调对外的影响力。对外主要是强调校园对外界的一种交流以及实现民族文化的社会化服务。以校园为平台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形态、构建区域文化发展、吸收优质资源提升学校办学能力等。

而在当代科技的发展中,网络是交流合作最好的平台。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工作亟需以网络平台作为窗口,通过“互联网+校园民族文化传播”等方式实现一对多,高效率的交流互动。因此,高校需要构建这样的一个综合平台。平台的功能开发应包含有文化挖掘、文化构建、文化互动与交流、文化合作等方面。其中,文化挖掘是指文化持有者可通过平台与学校取得联系,提供调查地点,介绍该地区的文化事象。文化构建即是针对校园文化的深度整理与建设。文化互动与交流即是对内、对外进行沟通,一方面介绍校园融入民族文化的动态,另一方面学习外界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好经验好思想。文化合作即是通过平台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文化合作。如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文化艺术的合作以及建筑文化的合作等。总之,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即是实现对外资源共享的同时,能够吸收外来较好的文化元素及经验,使学校与各校外主体之间在交流与互动同时完善机制,不断演进,实现路径的创新。

(四)依据高等教育法及学校规章保障实施

“从文化角度看,制度的本质属性在于:它是人类生活在经历了长时期运作之后,对理论进行检验,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对经验进行总结,然后形成的一套规则体系。制度形成的过程,其实是人们培育和完善自我文化的过程;制度完善的过程,则是人类主动继承和发展自我文化的过程。”[15]换言之,完善的制度既是文化延续的保障,也是文化完善的基础。拥有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是高校深化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重点环节之一。

构建健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即是将高校深化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写入相关法规及章程并严格实施,将其上升至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需要切实执行的层面。这将意味着学校从理念上发生本质变化,即从办学理念上就要涉及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内容,为此进一步做方案安排。除此之外,学校的规章中应涉及到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民族文化审查运用及民族文化持有者与使用者利益的保障等内容。

有关于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相关举措是基于对各民族文化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学校依托于健全的机制与有效的管理,拓展文化内容,把握了文化挖掘与提炼的界限,找准各民族文化互动的平台以及注重多学科交叉发展才能保证该项活动有效的开展及推广。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的活动必将有利于校园建设,在此过程中会更有效的从精神层面去引导全校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同时也将不断强化各高校独具特色魅力的形象塑造。

五、结语

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一方面能够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实现其良性互动,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校园文化的重构;另一方面,校园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背景下,也将会引导校园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以及知识传播的整体方向,使其更具有区域针对性,从而由校园文化重构转化至整体办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高校找准自身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及强化自我定位。虽然,高校推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目前遇到诸多的挑战,也有诸多质疑之声。但是,从校园未来的发展而言,利大于弊,值得尝试。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切实可行的精细化路径,一方面需要得到国家及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形成健全的融入体制与机制,保障形成多姿多彩、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体系。

[1]耿道来.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989/s6635/s8537/zl_yxctwh/201507/t20150728_196222.html,2015.

[2]熊正德,郭荣凤.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

[3]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吴仕民.原生态文化摭谈—兼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

[5]张云平.原生态文化的界定及其保护[J].民族文化研究,2006,23,(4).

[6]龚学增,王钊冀.民族平等新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

[7]李彦亮.跨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J].科学社会主义,2006,(2).

[8]张雪婧.高校校园文化机制形成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

[9]万美容,徐振珍,明月.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5).

[10][12][14]方文晖.论大学章程的现实意义——基于法律和文化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1,(8).

[11]项阳.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3,(4).

[13]蔡曙山.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级[J].学术界,2015,(12).

[15]文友华.文化建设法制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3.

责任编辑:陈 刚

OptimizedPathsforEthnicCultureIntegratedwithUniversityCampus

YU Junfeng,LUO Yixiang

The initiatives of integrating ethnic culture with university campus aim at pluralizing campus culture, energizing undergraduate life,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ies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lighting individualities, cultivat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culture, and establishing cultural confidence. It is argued that at present problems exist in how to absorb ethnic culture in value and function, therefore entailing efforts in mechanism, division of labor, and clarific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ethnic culture highlight; integration with university campus; optimized path

G4

A

1003-6644(2016)05-0194-15

* 2015年度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民族文化进校园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MJZXHZ15018]。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民族
我们的民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