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环
豆类蔬菜花期管理
潘新环
豆类蔬菜比较“娇贵”,特别是花期,一旦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落花落夹、瘪夹等问题,必须小心呵护,当前种植较早的早春豆角即将进入开花结荚期,豆类蔬菜在花期管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豆类蔬菜适宜的开花授粉温度范围较窄,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度,不宜超过30度,夜间温度控制在15度,不宜低于12度,温差应控制在10度左右,以促使花芽正常分化,保证正常坐荚。如果白天温度长期在28度以上,易造成豆类花芽分化不良,降低坐荚率;另外温度过度也易造成植株徒长,加重落荚的发生。因此一定要合理调控好棚内温度,为提高结荚率打好基础。
硼肥缺乏也是造成豆类蔬菜落花落荚的重要原因,豆类蔬菜开花期一定要补足硼肥。菜农可于蔬菜现蕾后开花前叶面喷施高硼叶面肥1200—1500倍,能显著提高开花结实率,避免落花落荚。需要强调的是,部分菜地硼素缺乏严重是由于土壤过于干旱植株根系吸肥能力受阻所致,因此,豆类蔬菜花期还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来说,豆类蔬菜水分管理应遵循“干花湿荚”前控后保的浇水原则,即定植后到开花,应以控水为主,开花结荚后加大浇水量,但控水应有度,切莫控过了头,如果空气湿度过小,土壤干旱,同样会导致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荚。当土壤过于干旱时,可于开花结荚前灌一下根或者遛一小水,以防坐不住荚或者瘪荚多。总之豆角花期土壤要保持干而不旱的状态,才有利于开花坐荚。
在基肥施足有机肥基础上,豆类开花结荚前一般不需要追肥,结荚期则需追肥2—3次,结荚期施肥要注意配比合理,既不能偏施氮肥,也不能偏施钾肥,偏施氮肥会引起茎叶徒长,降低产量;偏施钾肥会造成豆荚提前鼓粒,影响豆类蔬菜的商品性。一般来说,豆类蔬菜追肥应以氮钾平衡为主,豆类蔬菜的毛细根少,吸收能力弱,肥料易少量多次使用,一次性用肥过量易造成烧根现象,除根外追肥外,在花期还可叶面喷洒甲壳素1000倍,10%萘乙酸5000倍喷雾,对抑制离层形成防治落花落荚有较好的效果。
四、豆类蔬菜耐药性差,尤其是花期,在喷洒含有嘧霉胺、乙霉威、代森锰锌等成分的药剂时很容易出现药害,会造成叶片发黄,严重时还会导致落叶、落花、落荚。因此,豆类蔬菜用药时,一定不能选择含有上述成分的药剂,铜制剂也应减半使用。用药时,还应注意药剂复配种类不宜过多,一般1到2种为宜,花期应停止喷药,以免发生药害。同时,为了减少病害的发生机率,豆类蔬菜盛花期后,要注意及时晃动植株,将残花摇落,依然未掉落的残花,要逐个摘除。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业厅机关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