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装令产生背景
建立于1946年的NBA联盟,在此前的60年中并没有对球员在个人穿着打扮方面做出约束,且NBA从蛮荒时代到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鼎盛期一路走来,其运转机制良好,球员被偶像化甚至被神化,其造星机制良好,每年都有天才新秀进入联盟,其造血机制同样良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NBA要在2005年开始“收网”?联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球员的管理持续加码,“着装令”就是其中一项。
国际化和市场化或许是NBA寻求改变的根源。自“梦一队”在1992年奥运会上带来的轰动算起,NBA逐渐从一个美国的国内联赛变成了全球篮球迷的狂欢制造者,赛事转播权、NBA相关产品的销售使得球迷不但能从电视上看到NBA的比赛,更能以NBA的服饰装扮自己,以NBA的产品装点家居,这是一种文化渗透,无形却有力,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和延续性。
但是,你可曾仔细研究过NBA的服饰是什么款式的?除了标准化的球衣之外,肥大的套头T恤,街头风格的球鞋。这是什么?是hiphop。NBA球场上的那些听上去含混不清但又令人亢奋的主题曲是什么?RAP音乐。而hiphop的本源是什么?黑人文化。
虽然在前50年里,NBA已经由一个白人联盟逐渐演变成伪白人联盟——黑人球员大量涌入,但基调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随着1996年以艾弗森为代表的球员进入联盟,“黄金一代”制造了非凡的影响力,他们占据着媒体头条,他们的服饰、言行也随之获得最广泛的关注,hip-hop文化正式进入NBA,且大有无法阻挡之势。而坐在NBA高管位置上的众多白人领导者虽然未必接受这种格局和风向的改变,但基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他们在推销hip-hop文化的功劳上并不逊色于那些在电视里满场飞奔的黑人球星。而当NBA的品牌产品开始向hiphop靠拢的时候,只能是在不断加强hip-hop的影响力,于是,这变成了一场合谋。
hip-hop本来是一种带有反文化倾向的亚文化形式,它的破坏性和民间性与传统意义上的流行文化背道而驰。但是以其当时的发展形势看来,它不但成为了主流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在迅速地上升、蔓延。
但NBA显然并不愿意把自己的联赛打造成hip-hop传播者的形象,因为在NBA的目标市场中,他们需要的是白人中产家庭愿意带着孩子坐在场馆的某个位置上加油助威,而不是令父母们担心孩子关注这个联赛有可能导致早早学坏。
所以,一方面是NBA借助hip-hop文化在品牌产品的销售商开疆拓土,另一方面是NBA忧虑本土球迷和电视观众的严重流失,于是,选秀限龄、着装令、零容忍、技术犯规新政这些或暗含文化教育门槛,或直接明令球员举止的规则或规范就纷至沓来了。
在争议中前行
“着装令”的内容非常复杂,明确引入了“商务便装”这个概念,不许再穿肥大的牛仔裤,不许戴定制的棒球帽,不许穿超大号的白色T恤和Timberland的靴子,甚至连挂着宗教吊坠的项链都是被禁止的。
该禁令一公布,立刻遭到球员们的反对,其中以艾弗森为最。“我对新规定真的无法接受,我穿衣服就是为了让自己舒服,我不仅不认同这项规定,而且我会抑制到底。”
有人开玩笑将其称为“AI规则”,有人认为这是针对黑人球员的种族歧视,是对嘻哈文化的打击。“我记得有很多人对此感到不爽。”大卫·韦斯特表示,“很多人认为这个规则冒犯了自己。我记得自己当时心里想的就是,‘我是成年人了,还得让别人告诉我穿什么吗?”
“着装令”适用于所有NBA和NBDL球员,在参加球队和NBA活动时,包括抵达或离开赛场、参加采访、参加宣传或其他活动,他们必须穿上商务正装。联盟没有公布具体的惩罚措施,但多次违反规定将会被罚款。
“感觉就是我们在对抗联盟。”昌西·比卢普斯表示,“我们是什么人,代表着什么?我们是黑人球员,代表整个嘻哈文化。”
“这有些奇怪。”史蒂夫·科尔说,“一个主要由黑人球员组成的联盟,要由一个白人总裁告诉他们应该穿什么,我不确定自己的感受。”
前NBA球员格兰特·希尔说,当时魔术主教练约翰尼·戴维斯要他和队友帕特·加雷蒂召开只有球员参加的会议,制定2004-05赛季的球队规定。他们的议题包括对迟到或缺席训练、比赛罚款、着装规则等。希尔说,球员们希望能有更宽松的着装规则。
2004年11月19日,在奥本山爆发的步行者与活塞的打架事件,也是NBA决定推出“着装令”的原因之一,而该禁令的正式生效时间正好在斗殴事件发生的一周年纪念日,目的就是为了应对频发的恶性事件对联盟形象产生的不良影响。
比卢普斯也知道“着装令”被叫成“AI规则”的说法。艾弗森经常在场内场外穿着嘻哈风格的服饰。2003年还在为76人打球时,他穿着雄鹿的队服、戴着雄鹿的帽子参加了全明星采访。在美国男篮的奥运预选赛上,他还穿着密歇根州大的队服坐在板凳上。与艾弗森做过队友的伊戈达拉表示:“阿伦不满意这个规定。”伊戈达拉说,“他只想穿着舒服。他不想无缘无故做一个叛逆者,他只是不愿意感到拘谨,不愿意被约束。”
当时为勇士打球的贾森·理查德森认为,“着装令”针对的是黑人及受嘻哈文化影响的一代人。他希望球员工会能推翻这个规定。“当你成熟后,回头再看自己做过的事,说过的话,看到自己的成长,这很有意思。”他说,“那时候作为年轻人,我觉得那是对大多数NBA球员的人身攻击。”
但也有不介意“着装令”的黑人教练和球员。当时担任篮网主教练的拜伦·斯科特对这个规定没有异议,而格兰特·希尔说自己是个老派的人,他本来穿的就是西服,因为想让自己表现得更职业。
除了艾弗森经常我行我素外,大卫·韦斯特也无视规定,他仍然穿着T恤去比赛场,因此受到了经济惩罚。他说联盟在球馆里安排了“时尚警察”,他们拍下照片,举报没有遵守规定的球员。“我没做太多改变。”韦斯特说,“我被罚了几次款,因为我宁愿让自己感到自在些,我觉得自己舒服最重要。”
事实上,和“着装令”产生冲突的并不只有黑人球员,博格特说他的雄鹿队友托尼·库科奇也受到过处罚。“我记得托尼穿了件高领套头衫,像詹姆斯·邦德一样的高领,外面穿了件夹克,结果他被警告了。”博格特说,“这太疯狂了。那时候联盟真的很严,要求穿带领的衬衣,而他们认为托尼想公开表达什么。”
但是,随着NBA的国际化与市场化,球星们与跨国服装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逐渐认识到,强烈的个人风格对于他们经营个人品牌至关重要。不管是不是真的喜欢时尚,他们都清楚,自己必须成为潮流带动者——至少在某些方面,这能帮助他们拿到代言合约。
“NBA的时尚对双方都很重要,无论是时装界还是NBA。”尼克·杨说,“距离‘着装令出台已经过去十年了?太疯狂了,我还记得自己去买西服的事。我想说的时,在时尚方面,NBA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球员提升了个人形象,也帮助NBA提升了品牌形象。”
催生时尚手工业
“着装令”的诞生标志着NBA时尚化的开始。而对于此规定的诞生,始作俑者大卫·斯特恩解释道:“在那之前,我们的球员进球馆时经常穿得像要去海滩度假一样随便。”他还补充说,毫无争议的一点是,“着装令”催生了一批家庭手工业的崛起。
现在,NBA时尚界的中轴已经从维雷尔·博斯维尔——身高2.01米的定制裁缝,在洛杉矶市区有个陈列室,他定制套装和单件服装的客户包括格里松鼠、波什、斯塔德迈尔、钱德勒,延伸到罗拉·海力亚德·迪布勒伊——出身名门的法国人,在迈阿密海滩有一个叫韦伯斯特的20000平方英尺的精品店,再到蕾切尔·约翰逊——来自哈莱姆的当红女设计师,曾为Jay-Z和N.E.R.D.等大牌掌镜,她的重量级客户包括还勒布朗·詹姆斯等。
阿里德安·萨凡格在NBA也有很多客户,这位身高达到了1.96米的设计师年轻时在英国打过职业篮球。他说过去很难找到适合篮球运动员穿的大号衣服,直到近些年,这件事才变得轻松一些。“这些运动员不能冲进一个商店,然后对着店员说,‘给我那件纪梵希的夹克衫。”萨瓦格说,“他们只能穿一些又大又肥的,像是丘吉尔穿的衣服,但事实上他们并不喜欢,球员们希望自己能更加时尚。”
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和欧洲设计师加大他们的最大尺码(迪布勒伊就成功说服纪梵希生产62码的男装),并向球员们提供最新一季生产线的产品。约翰逊称,造型师们会告诉这些时尚品牌,NBA球员能让他们的产生更显男人味。“任何有见地的人都会理解,‘真男人更买运动员的账,而不是纤细阴柔的模特儿或者演员。”
但是迈阿密著名鞋履品牌德尔托罗的创始人马休·切瓦拉德认为,直到现在,还仍然有一些设计师在设计大型号的衣服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球员本身。“很多品牌没有给予球员们足够的尊重。”切瓦拉德说,“他们对球员很无礼,让球员们付出更多的钱来购买大号的衣服。事实上,他们不应该为自己的体型付出这么多代价,而这些品牌也没有真正将球员们视作自己品牌的形象大使。”
德尔托罗在迈阿密的旗舰店是最早为NBA球员设置的服装店之一,球员们可以在店里挑选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衣服。在过去,NBA球队的大巴通常会开到亚特兰大的弗雷德曼鞋店,为球员挑选鞋子。据说,“魔术师”约翰逊曾在这家店里花费35000美元购买一双鞋子。
“一开始,球员们一次订购20双。”如今,30支球队中都有球员是切瓦拉德的客户,“渐渐的,他们开始将这件事当作生涯的重要一部分。”
与此同时,球员们开始参加一些真正的时装秀。当你看向米兰、巴黎、纽约的时装秀场时,你会在前排座位上找到他们的身影。此外,这些NBA球员也在无形中帮助时尚品牌完成了普及和传播。
“NBA正在向公众传达一个信号:我们需要好好打理自己,关心自己的穿着。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切瓦拉德说,“球员们正在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转变自己对时尚的态度和观念。”
某一瞬间,球员们真正意识到了,“着装令”能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树立自己的形象。然后,公众对此的反应是压倒性的好评,球员们就像随时都站在格莱美奖的红毯上,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帅气、最健美的模特。
大个子的春天
对于NBA球员来说,他们在时尚界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哪个设计师在构思下一季新品时,会以一个大块头且臂展惊人的壮汉为模版。另外一个障碍是服装的功能性:球员们经常挥汗如雨,他们好像天生就最适合训练服。但是“着装令”发布之后的十年内,他们从最初被动地接受到主动打造自己的时尚风格,不得不说,这一在争议中诞生的禁令让NBA的大个子们迎来了自己的时尚春天。
在谈到自己如何成为时尚达人时,韦德说他要多谢斯特恩的“着装令”。“当时开始实行禁令后,我们就不能随便穿件衣服出门了。”他说,“然后大家开始暗暗地互相比较竞争,导致要花很多时间在挑选服装上。渐渐地,你真的开始理解你所穿衣服的款式、面料,你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并越来越投入。
而迈阿密的另一时尚先锋波什也表达了自己如今对“着装令”的看法:“我觉得这个条令对比赛有积极意义,也能帮助NBA的时尚文化走上正确的方向。在该禁令发布之前,球员们的穿着很随意、很混乱,如今,我们能够正确地打理自己,保持一个时尚、潇洒的态度,同时给人的感受也很舒服。”
他还透露,詹姆斯在热火时,“三巨头”之间也进行着一场另类战斗:他们会将彼此的穿着品味作为竞争的资本。“这很有意思,因为大家都充满竞争欲。”他说,“我很喜欢这种竞争和比较的方式,每天关注我的队友们穿什么,是我生活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
作为韦德的御用造型师,卡莱恩·巴内特得到了极高的报酬,但也承担着不小的风险。“每场比赛,球员们都需要精心打扮一番。如果你是球队中站在时尚最前沿的家伙,那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巴内特同时还是朗多、阿尔德里奇和森林狼状元唐斯的形象造型师,她认为相比模特,球员们更能够完美地驾驭不同的衣服。“这些球员们需要穿一些特制的衣服,他们的肩膀非常宽,但腰很细,身高很出挑,因此他们几乎都是天生的模特。”
凯沙·麦克莱德是波什的造型师,他说他们通常会在赛季开始前开会讨论,确定一套主题方案,随后每隔两周,都会进行适当调整。“说真的,这非常重要,我必须在穿衣风格上不断调整。”波什说,“这可不是简单的换套衣服,而是在进行时尚方面的探索。”
据资料显示,麦克莱德需要从波什的55双鞋子、40套西装、35到40套衬衫和6件运动外套中进行筛选,每个月需要准备接近20套衣服。每次出发前往比赛地前,他都会带上大量的衣服,并且在邮件中记录下什么时候该穿哪套衣服。“我会记录下比赛日期、对手是谁、当地天气、转播比赛的电视台规模。”他说,“我还会在笔记里写‘能脱掉夹克、‘能卷起袖子、‘打不打领带都可以、‘如果下雨就穿上这双袜子这样的话。”
相比迈阿密的时尚双人组,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似乎是两个极端。直到两个赛季前,杜兰特还是一副学院风的乖乖仔样子,然后一个大胆的芝加哥造型师雷吉·帕克特在某场比赛后找到了他,声称能帮助他改变长久以来的“书包男”形象。现在,杜兰特会把在杂志或者博客上看中的大衣、长裤之类的单品发给帕克特,后者会按他的身材比例改造这些衣服。
杜兰特还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风格,而威斯布鲁克已经成为了联盟新一代的时尚先锋。但最让威少自豪的是,跟联盟里其他的潮人不同,他从没请过造型师——他自豪到甚至专门请了个代理人来广而告之这件事。“我认识会替我把好货留着的店员,也认识能帮我弄到衣服的人,但我并没有请专人替我挑选该穿什么。”而威少已经成为时尚标志的最确切征兆是他遭致的非议,这是每一个敢为“先锋”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如今,NBA的时尚达人数不胜数,置身其中,感觉就像来到了好莱坞。仔细想想,NBA的超级明星们和娱乐圈的音乐人、演员或其他艺术家一样,都拥有财富和名声,他们为什么不应该穿着更加考究呢?为什么不能拥有自己的造型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