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GDP统计中的“注水”现象

2016-03-09 15:27朱丽艳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注水

朱丽艳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浅析GDP统计中的“注水”现象

朱丽艳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近期,东北一个县的GDP竟然超过了香港。这个数据引起了相关人士的质疑。那么,GDP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有没有出现“注水”现象呢?

关键词:GDP核算;注水;GDP的局限性

一、前言

一个国家是富裕还是贫穷,一国总体经济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司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新闻媒体广泛报道本国或者世界经济状况的变动。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但在真实的GDP统计中,许多地方的GDP却出现了增速大于全国的现象,比如近期,东北多地官员向记者坦承,各地纷纷在给统计数字“挤水分”,并反思统计数据造假之弊。

二、主体分析

(一)GDP核算方法。

首先,要分析该县的GDP统计是否存在问题,我们得了解GDP的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1.生产法

用生产法计算GDP,是指按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是根据GDP的定义来计算的,它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计算公式为:

GDP=总产出一中间消耗

2.收入法

用收入法计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有者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计算公式为: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3.支出法

用支出法计算GDP,就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角度出发,把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计算公式为:

Y=C+I+G+NX

其中Y表示GDP,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政府消费),NX表示净出口。

(二)GDP的局限性。

尽管GDP在反映一国经济实力时时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但GDP并不是一个全面的指标。第一,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第三,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第四,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第五,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

(三)质疑与建议。

多年来,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大于全国”的统计乱象引发公众质疑。有专家指出,这种“数据掐架”既有重复统计、数出多门和基础资料不全等原因,但其深层次则是“数字出官,官出数据”的扭曲政绩观在推波助澜。相形之下,东北三省部分地方数据造假之风尤甚,不仅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且已演化为败坏党风政风、损害政府公信力的腐败推手。

1.数据的造假

“如果统计数据不失真,东北经济发展后劲今天不至于此。”吉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起认为,从各地固定资产投入上计算,“2010年底一汽集团的资产总额才1725亿,全省每年上万亿的投资,一年要建设多少个一汽?”倘若依照各地汇报的产业成长性计算,东北一些县域经济规模都超过香港了。

201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虚报项目投资19亿元,按当年统计公报披露的223亿年度项目投资总额计算,“注水”比例为8.5%;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过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地方统计数据“注水量”之大由此可见。

黑河、岫岩等地的“数据注水”丑闻,今年1月份分别由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审计署以《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布。

自去年2月底开始,中央第四巡视组、第十一巡视组、第八巡视组先后向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反馈巡视情况,各地对经济“数据注水”问题反应强烈,各巡视组也都将之列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进行反馈要求整改。

2.欺瞒夸大

前几年,东北曾流传这样一副对联:“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如果不是当初吹得高,现在也不会掉这么厉害。”一些基层官员反映部分经济数据造假严重,不仅GDP增速、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数据“大水漫灌”,甚至连棚户区改造、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也被篡改。

为了维护虚高“注水数据”不露馅,一些地方官员甚至采取“无收入来源空转财政收入、有收入来源的列收列支及借款缴税、违规调整入库品种和截留侵占上级收入和违规提前征收税款入库”等更为隐蔽手段,在公共财政收入上大做手脚。

2014年,审计署对庄河市塔岭镇审计发现:2013年全镇公布财政收入比实际财政收入高出2534万元,虚增16.24倍。相邻的普兰店市将全市2014年公共财政收入,由年初预算53.35亿元下调为33.85亿元,降幅近20亿元。大连市针对虚增财政收入进行专项整治,对庄河市、普兰店市主要领导提出严肃批评,并对塔岭镇镇长作出免职处理。”

3.我的建议

国家统计局早就提出,要将弄虚作假作为统计领域最大腐败来治理。对于过度崇尚GDP增长的地方官员而言,无论多报虚报、瞒报谎报,还是少报漏报、凭空捏报,只要能转化为政绩指标,至多被视为作风不实而敷衍了事。这种失之于宽的纵容行为,助长一些地方统计数据竞相掺水,其社会危害程度并不亚于贪腐。

为彻底解决数据“注水”问题,东北三省以中央巡视组反馈整改为契机,自去年以来重点整饬经济数据弄虚作假作为。

黑龙江省制定出台《黑龙江省产业项目推进责任主体考核办法》和《反对弄虚作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工作方案》,调整考核指标和分数权重,对统计指标进行规范。

吉林省采取调整全年GDP增速,改进各部门和市(州)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以拓展延伸“德能勤绩廉”考察范围和内容为重点,帮助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辽宁省调整财政收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取消利用外资指标和城区财政收入指标考核排名,调整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对寅吃卯粮、空转收入等问题开展自查整改,坚决遏制财政收入征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GDP虽然有重要的作业,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单纯利用GDP指标来衡量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有助于地方政府官员努力实现更多物质产出,但也有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是GDP数据迅速增长,而对GDP进行“注水”,造成数据造假。GDP的核算重心放在数量增长上,难以核算经济增长的质量。

我们应该客观的评价和使用这一宏观经济统计指标,尤其要强调的是,在肯定它的作用的时候,不要忽略它的局限性;当然,在看到它的局限性的时候,也不要否定它的作用。我们要正确的使用它,利用它,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作者简介:朱丽艳(1996.03-),女,汉族,浙江嘉兴,本科在读,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92-01

猜你喜欢
注水
浅析油田注水地面系统的优化技术
油田注水参数采集监测系统设计
陆生在台医保遭“注水”
低渗透油田有效注水工艺研究
“注水”欧锦赛少了强强对决
常规注水井解堵增注提高石油采收率
柱塞式注水泵曲轴箱轴瓦抱死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