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凤
(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重庆 405800)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朱兴凤
(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重庆 405800)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教给学生实用性强、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教材,传授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数学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初中数学定要将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素养作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本文对数学有效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陈述。
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实施的目标之一。这些目标的提出,实际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不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粉笔+黑板”,以书本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应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畅所欲言。与此同时,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和感情动态,并给予帮助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材是教师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达成数学教学计划、落实数学教学大纲的载体。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学教材,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提高自身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通读整篇教材和与之相关的配套参考书,全面了解教材前后的联系,理解每一部分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其次,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者补充。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依靠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改革教学过程中的不良因素,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再加工,做到真正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低,对于形象、直观的知识更容易接受,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由具体的生活实例了解数学的奥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直接的学习动机。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容易被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数学学习上,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把数学练习渗透到各种小游戏当中,就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的热情高涨、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比如,设计“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谁的方法更巧妙”“勇夺小红旗”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比赛输赢的竞争意识引向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的竞争中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输入有效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数学知识指的是他们还不知道和了解的数学新知识和新材料,需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内容。教学内容的设定是否有效与数学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学到了应有的数学知识才能说是教学的成功。第二,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数学知识不是智慧,学生会运用这些知识才是真正做到了智力的发展。第三,数学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学生只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探索数学知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愉悦感,才能真正驱动自己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探究过程。在其过程中,要重新定位教师的新角色,成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和学的和谐统一,所以,教学过程要具备多向情感交流的特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只有教师的传授,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教学活动也难以进行,无法实现对课堂完美的调控。在教学中,教师热情高涨,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效果也不会理想。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应该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和表达的欲望。语文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觉轻松和愉快。教师面带微笑的提问,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心理,消除了师生间的鸿沟;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放松心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和蔼的态度,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感到了教师的可亲,就会从心底里喜欢教师,然后由人及“科”。在课堂上,学生会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见解,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激情洋溢,生机勃勃。可见,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升。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采取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