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比较研究

2016-03-09 15:27:04胡惠雯
人间 2016年2期
关键词:复兴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

胡惠雯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比较研究

胡惠雯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原始人第一件打制石器的出现就标志着工艺美术由此而诞生。在以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工艺美术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18世纪后半叶蒸汽机的发明预示着工业时代的来到,改变了工艺美术的主导地位,机器代替了以人力为主的手工业。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但在19世纪末英国生产上选择拒绝机器大生产而提倡手工艺,与我国现代选择传统手工艺复兴有异曲同工之处,当今的中国已是工业大国,对于中国具有悠久传统的手工艺不应该抛弃,但如何与工业时代结合起来,发展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必要性,本文通过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比较研究来做出回答。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传统手工艺;复兴;可持续发展

一、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一)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历史背景。

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简称手工艺运动,最先掀起起于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最初主要是设计行业的一场革命,针对由工业革命大生产而引发的房屋建筑、室内装潢,以及手工艺制作等设计水准下降所带来的问题思考。手工艺运动在英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动发展的初期,主要发生在思想领域,理论倡导者拉斯金;第二个阶段是运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时期,也是运动发展的高潮阶段,以莫里斯为代表用大胆、简洁和巧妙的设计征服了维多利亚后期的矫揉造作的设计风格;第三个阶段工艺美术运动后期,是以阿什比等将手工艺运动扩散到世界各地的阶段。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时序的发展,既从最初的理论排斥,到后来的接受,再到最后的工艺与工业生产的结合。

(二)工艺美术运动初期。

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当时也只有英国具备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英国资产阶级依靠强大的武器装备和殖民野心扩大疆土,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帝国,为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原料,为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时统治阶级想炫耀下本国的工业的成品,于是在1851年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水晶宫”,邀请世界世界各国拿出自己国家的工业产品,在大众的眼里,这场世界博览会中还是让大家大开眼界,这时只有一个人看完觉得非常失望。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他对博览会里所展出的简单粗陋和繁琐的装饰极为不满,尤其是对那种脱离生活的装饰非常厌恶。他通过演讲、撰写文章和著作来倡导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阐述自己的设计主张。拉丝金主张艺术与工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提倡艺术家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和艺术设计大众化得社会主义理性等,对英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都起到积极得、进步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他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直接影响了威廉·莫里斯和他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避免不了带来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虽然工业革命下产品效率大大的提高,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额。却使的产品千篇一律、粗制滥造毫无设计感,与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所做的产品质相比相差甚远。

(三)工艺美术运动的高潮时期。

产品质相比相差甚远。工艺美术运动的高潮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威廉·莫里斯,他被设计界尊称为“现代设计之父”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实践者。莫里斯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画家而且也是一个设计师,从小就很喜欢大自然,沉醉与英国的传统手工艺、中世纪哥特式艺术设计,促使他从事艺术设计的直接原因是来源与拉斯金的思想。莫里斯运用自己的才能,开设了第一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英国郊区买了一栋房子,就是著名的“红房子”,请好友菲利普·韦伯设计房子,其平面根据功能需要布置成L形,墙面采用红砖本来颜色,不加粉刷和装饰。“红房子”设计大胆抛弃了传统建筑贴面装饰特征,而表现初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体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它简朴的外观造型,极富戏剧化的色彩,把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起来的设计创新,被称为“高尚的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样式,因此“红房子”也成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最早的建筑实体之一。后来的设计师纷纷效仿莫里斯,将工艺美术推向高潮。

(四)工艺美术运动后期的反思。

阿什比、沃塞为代表,将手工艺运动扩散到世界各地到的阶段。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关系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时序的发展,即从最初的理论排斥,到后来的接受,再到最后的工艺与工艺的结合。以历史发展的动态来看,手工艺运动是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座桥梁,是沟通前后时代的艺术风格和品味、拨正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造成文化艺术与生活断裂的关键一环。工业革命虽重要,倘若想要联系社会普通的家庭生活来谈工业革命的影响,那么手工艺运动则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重要环节。手工艺运动与工业革命错综复杂的关系,让19世纪末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得变化。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

[33] David E. Sanger and Jane Perlez, “Giving China A Void to Fill,”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2, 2017.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国之一,中国是一个从不缺历史的国家。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很大的成就。中国有四大发明,一直以来我国人民以此为的骄傲,而这些与传统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可以理解为就是工艺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工艺美术史从旧石器时代第一件打制石器的出现就开始了。在历经无数个朝代的更替过程中,工艺美术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古代到现代的传统手工艺一直是以口述相传和传内不传外的方式流传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工艺会随着科技技术的提高,时代的需要以及外来文化的传入不断完善着。手工艺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历史长河中,工艺美术作为各个朝代主要的经济财政来源及对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交流的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工艺美术产品如青铜器、陶瓷、丝绸、刺绣、金银器、玉器、漆器等通过陆路贸易、海上贸易——“丝绸之路”等途径输往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

(二)中国工艺美术起源与本质。

在中国古时,工艺美术的含义是指有含艺术价值的手工制品。其生产形态和手工业一样,文化性质则属于造型艺术。

“工艺美术”这一名词是在新中国左右才从欧洲引入的,但它涵盖的很多种类的产品却是最早的艺术创造。可以追溯到从新石器时代,除了基本特征石头制作的工具外,还包括制陶和纺织的出现。这些旧石器时期的物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祖先卓越的艺术才华,不仅具有实际的功能作用并且还加以美观。例如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期中国绘画、雕塑等纯艺术还未出现,就已经有在工艺品上装饰,我们可以大致确定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工艺美术比美术更为成熟辉煌。

(三)古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

但还是有些许文人注意到手工艺的特色,把它总结起来,供后人来学习借鉴。

例如春秋时期末年,齐国官府工匠所记载有关工艺的书籍《考工记》,也是中国第一部工艺专著。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总结了各个生产领域的知识。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生产力状况。

中国手工艺的历史与我国的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文化是共同进步的,我国的传统手工艺风格带着非常鲜明的民族性质。传统手工艺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当之无愧的是国粹。

三、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启示

(一)中国传统手工艺现状。

1.传统手工艺的市场。

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社会形态,从农业时代走向了工业时代。手工艺慢慢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态,大批量的工业生产代替了手工业的生产方式。现代工业冲击给手工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以来传统手工艺都是需要“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等条件的限制,往往一件作品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经历才能够完成,而机器生产就不同,一件制品经过批量化生产之后,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成本,精美的作品大众都能消费的起了。导致手工市场日益减少主要缘由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农业时代传统手工艺从封建社会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社会阶级阶层不再有贵贱了,工艺品也不受阶级限制。另一方面,西方的工艺品不断的输入中国,受到人的欢迎,占领了大城市的市场,这样一来中国传统手工艺必然会受到排挤。而且,它们是活着的不象故宫博物馆里的藏品们,精美绝伦,但是,制作它们的人已逝去,工艺已失传。

2.对传统手工艺品的认识。

传统手工艺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档品,既有观赏性又有收藏价值,另一类则属于具有实际用途的实用品,服务于大众。在封建社会,主要是帝王所享用或者是奖赏达官贵人,是极少人所拥有。清王朝后,越来越多富商地主对高档工艺品的喜爱,使得高档的工艺品收藏价值日益提高,而普通的工艺品无人问津。这样使得传统手工艺发展的不平衡性。手工艺是一个活态的,不应只限制于在收藏。

3.手工艺难以与时具进。

近代中国传统手工艺发展的非常缓慢,在这个金钱至上节奏飞快的社会里有多少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件工艺品?几乎没有,而那些老手艺人也年事渐高开始放下手中的手艺了,不是不愿意教而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里面去找梦了。

(二)中国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性。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迅速的占领了主市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者莫里斯有着强烈的“乌托邦”思想,他看到工业化下的弊端,积极提倡复兴欧洲中世纪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反对大机器生产,片面地怀旧思想精神,无法改变工业化,试图逃避等。是不切合实际社会发展规律和客观社会生产生活的,在某些方面是不可取的,最终19世纪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没有抵抗住工业化下的批量化生产。工艺美术运动与我国的手工艺复兴有许多不同之处。:1.工艺美术运动完全提倡手工艺术,反对大机器生产,我国复兴手工艺不反对大机器,而是手工艺与机器结合。2.工艺美术运动推崇中世纪哥特式艺术,我国复兴是力求传统手工艺风格与时代的风格结合创新。3.工艺美术运动艺术设计面向大众,面向广大劳动人民,我国复兴现在显然是无法做到手工艺做主导地位,手工艺品的设计面向大众的,只是现在的大众无法做到只用手工艺品,很多方面工艺品作为纪念品、收藏价值等。但我们可以从其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挖掘艺术与设计的创作动因,积极进行现代设计革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来促进当代与未来中国把外来文化艺术、艺术设计与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艺术设计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

传承应该是人类不断发展的自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客观的认识到传承背后的传统文化美德,对于未来以及所处社会的发展,传承都具有普遍而积极的意义。要想我国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如果不去了解古人的历史,难以进步,难以创新。现实中找问题,历史中找答案。天空需要研究,地洞也得研究。地洞寻回历史,天空展望未来。有历史才完美,有未来才想的开。

因此,复兴中国传统手工艺,应积极面对,借鉴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经验,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复兴之路。使中国再次成为世界上的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1]尚刚,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7.

[2]郑立君 郑筱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诸葛凯.山西寺观壁画新证[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尚刚(宋)著,俞剑华译.宣和画谱[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5]李淞.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C].论坛 Forum 2006年12月第一期.

[6]李晓岑.中国手工艺复兴?[C].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12月第35 卷 第六期

[7]徐艺乙.手工艺的传统—对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再认识[C].装饰 2011年第8期.54页

[8]姚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探析[C].江苏:maga ne,121页。

指导教师:王金玲。

作者简介:胡惠雯,1990年12月07日生,女,汉族,籍贯:湖北省,学校:华南师范大学,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美术与设计关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38-02

猜你喜欢
复兴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20:38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52:19
钟摆回摆,自行车在中国“复兴”
环球时报(2016-11-09)2016-11-09 08:05:59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25:32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2:24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4:4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复兴,“复兴”何事?
南方周末(2014-04-24)2014-04-24 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