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迪嘉
我没有去现场观看全新BMW 7系的上市发布会,但由于许多同行朋友都去了,所以刷刷朋友圈也和看直播没有啥区别。发布会最令大家激动的就是皮尔斯·布鲁斯南的出场,虽然他已不再扮演007,但这位优雅的瑞士演员一出现还是秒杀了现场的所有相机,顿时我的朋友圈全都是他各个角度的照片。
时隔多年我再看见他的本尊,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怎么老了这么多啊?前一段他给其他汽车品牌拍广告时还没有那么显老啊,如今是一头银发。看到我心目中的最完美的詹姆士·邦德就这么老去,着实让我有点唏嘘。
高科技真的不该这么难用
不过时隔不久我就找到了罪魁祸首,它恰恰就是布鲁斯南代言的这台全新BMW 7系。刚从同事手里拿到这台车时,我花了半个小时才搞明白如何才能把抬头显示关闭。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布鲁斯南的头发本来不是全白的,等到BMW的工程师教会了他使用车里的所有装备后,他的头发就全白了。
你觉得我在扯吗?真的完全不是。我也算是经常试驾BMW汽车的人了,而且上个月就刚刚试驾过华晨宝马的5系Li,但7系内部系统改动如此之大,以至于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渐渐摸索清楚各种设定该如何调整。
当然,一些基本的设定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比如如何调整座椅和方向盘找到合适的坐姿,如何调节倒后镜的角度,挂挡等等,这些都非常直观,但要深入研究导航、多媒体播放、手势操作等系统,就都需要一些时间来探索尝试了。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你不拿出说明书来学习一下呢?敢问现在买一台新的智能手机,谁还会拿出说明书来研究一番呢?当然都不会,因为现在最好的科技都包装在一层浅显易懂的人机界面里,你只要凭直觉这里摸摸、那里按按就肯定会用了。所以我真的特别想问BMW的工程师:为什么你们要把新7系这一堆领先于竞品的科技设计得那么难用呢?
运动感最强的豪华旗舰
对车内的各种高科技武器失去耐心后,我决定专心驾驶一下7系,体验体验一下它的驾驶和乘坐感受。而从我开出地库经过的第一个减速坎开始,我立刻就发现在厚厚的星级穿越科技下方其实是一辆调校精良的豪华轿车。
要做到既保留宝马的动感驾驶感受,又做到豪华的乘坐感,其实是一件有点矛盾的事情,这也是过去的7系被人挑剔的一个问题。要是悬架调校绵柔如劳斯莱斯,那它的转向感和车尾的寻迹性能肯定有所丧失。但要是操控性能真的堪比M3或M5,那7系的乘坐质感就和豪华相去甚远了。
而新7系的悬架调校很好地调和了BMW的驾控基因和豪华轿车所需的舒适乘坐感。从你第一次转动方向盘开始,你就能感觉得到宽厚前轮的清澈抓地感。7系的转向柱不会刻意地去过滤路面的震动,而是将震动都等比缩小,你依旧可以清晰地判断它的进弯抓地情况。
车尾的指向特性很像M5,只不过反应更沉着冷静。BMW车尾能够灵活地伴随车头甩动,让车身对准出弯方向的特性得到了完美的继承,但它的反应则多了一份稳重,同时也不会让人感觉反应迟钝。这种特性应该是拜后桥最大5°的整体式转向机构所赐。
悬架吸收颠簸和处理起伏路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面对路面上一些冲击力比较大的颠簸,比如减速坎和中国特色井盖,新7系的空气弹簧可以很好地吸收通过时产生的震动。新7系的悬架不仅能有效吸收轮胎撞击沟坎时的冲击力,也能抑制自身过度回弹的倾向。7系通过颠簸路面,车身的方向盘会传递轻微的信息告诉你通过了颠簸,之后车身便会立马恢复平静,绝不会弹跳不安。
这台星际战舰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吗?
很可惜,它与我们的预期还有点距离。我们期待一台配得上evo五星评价的豪华旗舰,而全新7系配得上五星的部分,只有操控性能。7系的外观我们大可不必多谈,好不好看都是很主观的事,这类豪华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符不符合买家气质,那也是因车而异。但在人机界面方面,新7系实在太“高傲”了。
不管是前排带有手势操作的屏幕还是带有手写功能的旋钮,所有系统的菜单都非常冗长复杂,似乎总有十万种东西等待着你去设定,而当你设定好了,过几天想更改了,你却又很难在找到当时设定的菜单在哪个子菜单的子菜单里。
而语音操作系统似乎只能操作导航,要想在驾车中调整空调,你还是要自己伸手。有的设定甚至要操作两个按钮才能完成。比如启动座椅按摩,你需要先按下车门上的启动按钮,然后再通过旋钮在屏幕上选择你想要的按摩种类。这要是在开车时操作,那实在是太分心了。
新7系就像星际迷航里的企业号飞船,我与之相处了近3天,分开时却感觉只了解它众多功能的皮毛,但若让我继续再往下挖掘,我也失去了耐性。到最后,它带有LED屏幕的钥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后排中控台上的LED触屏平板为何一直显示连接不到车子,我也懒得过问了。为什么这些高科技装备都要做成非工程师就不会用的状态呢?
我不是企业号的舵手苏鲁,只相当个专专心心开车,或安安静静乘车的(美)男子,这在其他豪华品牌的旗舰车型上似乎一上车就能实现,但在BMW全新7系上就是会有点隔阂。
只能怪我没从星际联邦舰队士官学院毕业,无法发挥7系的全部性能,要不然它本应该是(至少是非常接近)一台5星评价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