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婉欣
2016年寒假,一批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学生来到北京参访交流。与以往参访团不同的是,观摩学习和体验大陆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及氛围成为了这次参访的重头戏。
旅游业一直是台湾的重要产业,台北的夜市、宜兰的温泉、花莲的海岸、台南的小吃等,无不吸引着大陆游客,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大陆游客赴台旅行。与之相对,大陆市场的广阔以及经济实力的走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大陆寻求发展。随着2015年“双创”热潮的席卷,创业服务成为大陆的金字招牌,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成为两岸交流的热点话题。
2016年1月20日和25日,两批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先后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良乡园)和《经济》杂志社参加了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交流中心与《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创业分享活动。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因为有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以及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服务协会共同承办了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良乡园)内的创业分享活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会长蔡本睿针对园区提供的创业服务向在场的台湾青年做了详细讲解。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主任王菡、Alphawolf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乃琛,以及九鼎投资晨星成长计划CEO沈冲作为创业导师为在场台湾青年带来了精彩的创业分享。国务院台湾办公室海峡两岸交流中心副主任苗京平与到园区参观的青年创业者热情交流并寄语:“两岸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两岸的未来掌握在两岸青年手中,在经济全球化和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两岸青年人要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将个人前途和两岸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下,台湾青年通过来大陆创业实现个人梦想已成为一种潮流。有台湾媒体调查显示,18-30岁的台湾青年中,约有50%愿意来大陆创业。1月25日,又一批多达80人的台湾青年学生的寒假研访团来到《经济》杂志社,参加创业分享活动。《经济》杂志社社长助理王磊先生出席活动并致辞,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周荃,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董事、央视海峡两岸特约评论员郑又平参加此次活动。中国政法大学创就业中心主任解廷民、北京大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张苇以及葡萄创投CEO王昆作为本次会议的讲师,分别从《大陆高校创业教育及现状》、《梦想VS承受力》和《如何打动投资人》3个议题展开演讲。
汇集多方资源服务大众创业
蔡本睿(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会长)
良乡高教园区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建设的两个高教园区之一,位于房山区良乡新城东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0111亩,总建筑面积约496.94万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入驻园区,师生总规模将达10万-12万人。2010年10月,为拓展高教园区功能、延伸文化内涵,园区精心打造了“智汇城”品牌。
良乡高教园区管委会和北京校企合作促进会为积极推进“双创”战略,近年来持续打造众创空间、建设孵化基地、引进高科技项目和创新团队,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优客空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吸引了100多家科技企业入驻,一股创新创业的浪潮正在“智汇城”涌起。
“智汇城”在为促进产业发展、服务创新创业,汇集了众多要素,一是在政策方面,“智汇城”是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1+6”政策体系有专门组织负责对接落实。同时,房山区在人才、科技创新、科技文化小微企业等方面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大力支持留学归国人员、大学生及有志创新创业人才从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工作。
二是在打造高端服务平台方面,“智汇城”精心搭建了科技条件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孵化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专家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协同创新研发平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和服务保障等十大平台,为创业者提供科技研发、交流沟通、创业咨询、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等全方位服务和保障支撑。
三是在营造创业空间方面,“智汇城”通过租赁与建设并举拓展物理空间,建立科技创新种子遴选、科技创业苗子培育、小微企业成长孵化、科技企业发展加速等多级创业孵化体系。目前已与北京市教委合作共建了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与万科企业集团前高级副总裁毛大庆合作共建优客工场,“智汇城”科技创业园、知识产权科技园;正积极与工信部中国通信学会、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中心合作共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国际空间生物学与医学工程科技产业园。
随着科技与两岸经济的发展,两岸人民交流往来日益增多,“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互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与途径,希望两岸青年都能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各抒所长、携手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与价值,我们将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圈,竭尽全力为创业者、投资家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创业者需了解的形式与政策
王菡(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主任)
创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选择这条路是一件十分具有勇气的事,因为这就像一条人生的“不归路”。普通的就业者只需在一个行业内把一件事做好,就可以说是获得了成功。比如曹禺,他的一部《雷雨》就成就了他的文学地位。但是创业者不同,做成功一件事不代表他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2016年新年伊始,大陆很多商业大佬都发表了讲话,其中华为总裁任正非发表的讲话尤为振奋人心,他说:“我们要在战略的窗口期实施密集型的饱和攻击,要让服务的旗帜高高飘扬,要让每一个敢于冲锋的战士展现他的价值。”这篇讲话在几个小时内即达到了上百万的点击量。任正非先生已经年过七旬,但他仍然奋战在企业家的岗位上,时刻迎接着挑战。所以创业,真的是一份特别残酷的职业。
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别幸福的时代。美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罗纳德·科斯在其去世前的最后一本书——《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写道,二战以后,也就是1945年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一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就是在1978年以后在中国发生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高速发展的经济趋势下,创业从商的人是十分幸福的。
2015年,中国大陆什么词最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火。我指导的学生中很多都怀揣着创业梦想,并投身到了创业事业中。比如“马蹄铁”——一个做自行车智能配件的项目,已经获得了350万元的投资。
回望过去的2015年,它就是中国的第一个创业高峰期么?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创业高峰期?每个创业高峰期又有什么特征?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大陆一共经历了5个创业窗口期:1978年的农村体制改革催生了第一批中国企业家,以农民为主的非常非常低的产业水平下的制造业开始复苏,代表人物有“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1984年,城市体制改革,创业主战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一年成为短缺经济下的“中国企业元年”,代表人物有万科集团董事会成员王石;1992年,知识分子、公务员开始下海,从短缺经济逐渐发展到过剩经济,跨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兴起,代表人物有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等;1998年到1999年开始了“互联网革命”,消费的互联网化创造更多机遇;从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层面已经出台至少24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创新创业的关怀政策频出,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英雄。
“互联网+”计划为2013年以来的第五次创业高峰带来了更多可能,开放、平等、共享、协作的市场氛围使得创业公司层出不穷。与大量创业公司的出现相对,也有大量的创业公司阵亡。在这轮市场洗牌的过程中,没有传统产业和夕阳产业,有的是生生不息的创新和对旧模式的颠覆,未来5年,将会是新秩序的建成时期。
创业首先要把基础产品做好
王乃琛(Alphawolf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lphawolf中关村智能硬件企业加速器是专注于智能硬件研发制造领域的加速器,与把创业的想法变成团队或者公司的孵化器相比,加速器则更偏重于把企业向更长远的方向推进。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已获得中关村企业智能硬件加速器的官方称号,是中关村八大孵化器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家创新型加速器。
从广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物联网,智能硬件就是物联网的延伸。智能硬件在大陆还是一个比较细分的领域,在国外则是比较大的一个版块。“智能”就是线上的东西,靠互联网技术运作;而“硬件”则是线下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比如芯片、传感器,把网络上虚的东西实质化。物联网的难点在于从互联网到硬件的落地端口不多。现在互联网已经发展得很好了,网上有海量的数据有待我们善加利用。但是从互联网到硬件的链接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线上线下互联速度比较慢,线上线下对接通道的搭建是重点所在;第二,目前,社会上好的端口比较少,热门端口就是手机、手表或者车联网等传统智能硬件。所以智能硬件并不一定要做出一个完整的硬件,基于芯片小型化、提高传感器接收度等的基础科研的加深,完全可以使得智能硬件的发展更进一步。
比如汽车智能化,我们可以看到50年前的汽车和现在的汽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是加了导航、换了空调,汽车的智能化并没有真正实现。所以智能硬件其实是物联网的前端,一旦智能硬件更上一层楼之后,打通线上线下的链接,真正实现物联网就指日可待了。
也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我们很少提到物联网,因为我们现在达不到这个技术水平。对于创业者,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更接地气,前期把口号提得太虚对自身发展很不利,还是应该先把最基础的产品做好。
新一代创业者的特点与问题
沈冲(九鼎投资晨星成长计划CEO)
台湾地区青年的“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我希望中国大陆地区青年以及我自己都应该拥有的素质。我也相信在座诸位此次来大陆参访,不仅仅希望看到祖国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也希望认识在北京生活的人,了解我们的生活状态。只有更多交流、更多沟通,才能加深彼此的认知和了解。
我本身是重庆人,2005年来北京大学读书,硕士毕业后进入了人生的第一家公司——九鼎投资,也是我现在这个公司。一年前,我投身到公司内部的创业项目——晨星成长计划中。所以我也是青年创业者之一。
和我同辈的人里,创业的人还不到5%。从我自身经历出发,在大陆,老一辈的创业者有如下特征:第一,老一辈创业者更多是被动的创业;第二,大多数是基于出人头地的创业;第三,我们这一辈的人在创业方面的积累、基础是相对较弱的,在上学期间接触到创业相关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
投身九鼎投资晨星成长计划之后,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一代的大学生创业者。这一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社会的认知十分强。这一代创业者创业范围和创业方向都大大超出了历代创业者;整体的创业环境良好,从社会和学校得到的支持是前所未有的,无数的资源已经倾倒到了创业领域。
但同时,在这种高度发展的优良环境下还有诸多问题。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现在的青年创业者在关于独立思考、系统性思考上是很缺失的。即使是在教育部举办的最高层级的创业大赛中,在我看来仍将有30%的创业项目不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大家有着满腔热情,但可能在最初设定创业项目的时候所获得的指导和支持还是不够的,缺乏一个更高的视角。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当中国大陆所有高校的创业教育都普及并落实后,或许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大陆高校创业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解廷民(中国政法大学创就业中心主任)
我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大陆高校的“双创”教育。
15年前,教育部实行教育改革,并在9所高校内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院校,其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课堂教育主导模式,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创业实训,培养创业能力;综合型模式,既提供创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咨询。
虽然“双创”教育在大陆由来已久,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创业教育认识上不一致,存在工具主义取向,对创业的理解比较狭隘,奢求培养“速成式的企业家”,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多是迫于压力被动选择;二是大学生创业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启动资金缺乏、市场经营经验少、心理承受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三是对开设创业课程的不适应,课程设置不灵活,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脱节,课程内容单一等问题;四是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师在数量、结构、专业性的欠缺,一些没有创业经验的老师在教一些根本不想创业的学生;五是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整合完善,如何做到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
2015年,国家出台系列创业扶持政策,整个社会形成大众创业新态势,从更高层面提高了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认识。在这个新形势下,大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也面临着新任务。
首先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多方配合,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机制;其次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的活动;最后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既要有理论导师又要有实践导师,可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
创业,要敢于承受
张苇(北京大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真实体验。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今年35岁,没有读过大学,16岁就离开了学校。在歌厅打工时,我发现卖蜡烛可以盈利,于是就从家里借了几千块开始贩售蜡烛,开始走上创业之路。赚了第一笔钱后转行卖影碟,做到一定规模我又来到北京,开了一家公司,介绍国外优秀的DJ到大陆的歌厅。到2008年,我才终于开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我积累了一定资本,2013年,我开始见投资人,融资再创业。但从此之后,我经历的所有都是失败。
我们老说成功可以复制,但事实是,凡是追着投资人想获得融资的创业者是很少能拿到钱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我自身的体会出发,我认为创业,主要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首先,运气很重要。我的第一次创业成功是因为我选了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在中国没有竞争对手,然后我又遇到了很好的合作伙伴,认识了很厉害的前辈,给我对接了很多资源。成功顺理成章,但这使我错误地认为是我自己很厉害。结果可想而知,之后我再创业,建立了很豪华的团队,却只能烧钱维持。
所以,创业要认清的第二点就是创业就是一场赌博,是非常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先考虑自己有多大的承受能力,不然再大的梦想也只是个梦。每个人都可能有很美好、很伟大的梦想,但有多少人有很大的承受能力?创业就意味着要失去很多东西,要承担巨大的压力,承受别人的怀疑。
创业者要学会在没有资源的时候创造资源,这才有成功的可能,若想凑齐资源再行动,就为时已晚了。创业失败一次并不可怕,因为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尝试,不断地试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最后一点是,不一定只有CEO才是创业者,进入一个很好的团队,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奋斗也是创业的一种。
(本文图片由荣海涛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