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葵
协同理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教育途径探究
蔡小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300)
近年来,协同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可以利用协同理论的观点,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教育的途径。
协同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教育;系统;要素
历史时代的发展进入了21世纪,互联网时代已悄然到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实行思想观念的分化与西化。在东西方各种思想观念及文化的相互融合、交织、碰撞下,国内道德标准与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及高校开始从协同理论出发,借助协同理论的观点,研究教育问题,探索通过协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同理,我们也可借助协同理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协同理论是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创立。该理论认为,自然界是由包括教育系统在内的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些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它们的平衡结构,由旧结构转变为新结构,从无序到有序,都有一定的规律。[1]各子系统既有独立运动,又有关联运动,当它们处于关联运动时,就会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协同作用和整体功能,此整体功能大于独立的各部分功能的总和,经常被表述为“2+2=5”或“1+1>2”。一个系统的内部会产生一种“自组织”的功能,即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间依靠内部一定的规律或能力生成一定的功能,这种功能的能力来自系统内部,而不是其他的组织的命令。这种“自组织”功能要通过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在系统自身的推动下完成。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昭示了协同的必要
首先,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和政府,更加重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协同教育,提高思政教育效果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要求。《意见》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五条指出:“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第五条指出:“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原则和任务都展示了各部门协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大学生的角色责任显示了协同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另一方面,人的行为由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所决定,而大学生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有效协同,让中国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成长,阻止非主流的错误的价值观在大学生头脑中野蛮生长。
(三)高校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展示了协同的可行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各院系学生工作党总支、团总支、学生处、校团委等。这些部门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或思想教育引导或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的教育目标使各部门的协同变得必须、必然和可行,也只有有效协同,各部门才能在和谐的协同中实现自己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的
党团及院系各部门是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根据协同理论的观点,各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可形成协同作用和整体功能,此整体功能大于独立的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即有效协同产生的教育效果大于各部门独立开展工作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
各部门的功能及潜能的发挥与目标存在正相关,共同的工作目标,才能使组织的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产生最大的合力,收到最好的工作效果。相反,如果各部门教育目标分离,必然会导致各机构功能内耗,使各自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蒙受损失。因此,各个部门在设定教育目标时必须在国家大的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框架下,根据部门的功能和特点,制定本部门具体的教育目标,共同指向共同的目标,形成最大的教育力量,实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互应,实现教育内容的完善和优化
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全面充实的教育内容,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存在各自为营,条块分割,缺少沟通等问题,教育内容和活动没有相互的协调,导致有些内容重复,而有些内容没有涉及。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职业道德教育、创业就业教育,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也有职业道德教育、创业就业教育,那这两个部门在此内容教育中侧重点是什么?很少有学校进行相关的协调沟通,导致教育重复。又如,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本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该内容讲解起来较为枯燥,相关活动的设计及开展都存在较高难度,关键是学生对此内容的学习和活动参加兴趣不高,因此,在课时安排不足的情况下,有些老师将这方面的教育内容省略了,学生管理部门及团委也没有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因此,学校应通过制度保障,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备课会或工作会议,讨论课程内容中重复内容的侧重点,避免简单的重复。另外,可通过这些会议,讨论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实现相互呼应,让课堂理论知识和原则规范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生知行统一。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内容后,学生处或团委或各院系可举办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或在假期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让课堂内容在学生实践中有所体现,实现无缝对接,让理论教学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互补,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
不同教育方法适合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相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也可能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来提高教育效果。不同的教育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及道德规范原则等理论知识的讲解,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之一,当然也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渠道。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是学生走出校园和课堂,走进社会和生活的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实践式的教育途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艺术文化、学术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是思想政治教育众多方法中最活跃和最具活力的途径,其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
因此,我们要通过不同教育途径方法的优势互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课堂讲完理论内容,团委、各院系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巩固,实现课堂学习内容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实践。课堂上学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学生处及院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这些规范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监督。不同部门利用针对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使用不同的方法,发挥优势互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每项工作进行得更加稳固扎实。
(四)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共通,创建最强的管理保障体系
要想顺利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立以党政一把手亲自参加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思想教育协同教育制度、工作联络制度、督导评价制度、工作奖励制度、纠错惩处制度、部门及岗位职责制度等。让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而且能对各项思政工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有效地奖励工作出色的部门和个人,做到激励先进,鼓舞优秀,同时,也能及时地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处和纠正。
另一方面,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工作制度和教育制度要互通共应,特别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要一致,这样才能达到齐抓共管的效果。例如,学生处和院系学生管理部门严管学生上课玩手机、吃早餐等行为,那任课老师也应做出相关的课堂管理制度要求,共同严格管理学生此类行为。
(五)教育资源协同共享,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值
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媒介,学校和各部门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课程资源、主题教育资源、校外合作企业和单位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只有善于实行资源优势分析,利用最佳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才能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值。特别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共建共享网络思政政治教育资源,共同促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只要高校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通力合作,有效协同,形成交汇支持的教育系统,相信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定能在中国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烛照下健康茁壮成长,将来定能自信地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旗帜,坚定地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明天。
[1]陈群.浅谈协同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08,(12).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03-0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蔡小葵(1974-),女,广东湛江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416
A
1673-2219(2016)05-0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