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2016-03-08 17:13黄婷婷陈永明林付根朱汉清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防治对策白粉病

黄婷婷,陈永明,林付根,赵 阳,朱汉清,王 献

(江苏省盐城市植保植检站,江苏盐城224002)



盐城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黄婷婷,陈永明,林付根,赵阳,朱汉清,王献

(江苏省盐城市植保植检站,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小麦白粉病在江苏盐城麦区发生程度逐年加重,且已呈现常发态势。2015年本地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从小麦品种、气候条件、栽培方式等方面分析了重发原因,并提出了适时适量播种小麦,选用抗病品种,应用新型高效药剂以及采用“预防为主,抓小治早”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白粉病;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白粉病是发生在小麦上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过去仅属于次要病害,但随着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耕作制度和生产条件的改变,尤其是种植密度的提高和水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白粉病发生区域不断扩大,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普遍发生[1-2]。在大发生年份,其除了危害小麦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还危害植株穗部,降低小麦千粒质量,影响产量。当前,在我国主推小麦品种中,有近 80%的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频率不高,尤其是单个品种,在其种植区抗性频率更低,在条件适合时存在白粉病暴发流行的风险[3]。在江苏盐城,小麦白粉病在20世纪80年代曾流行过,自三唑酮应用普及后得到了控制,但随着小麦品种的更新、种植密度的增加,近年来发生程度明显加重,也已成为与赤霉病、纹枯病齐发并重的病害。该地区继2014年重发生后,2015年又是一个偏重—大发生年,其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均超过2014年。为此,本文分析了2015年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特点与重发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12015年盐城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

1.1始见期早、上升快

全市最早是阜宁县3月2日查见,比2014年始见最早的滨海县早11 d,其他多数县(市、区)于3月6—22日始见,也早于2014年。前期白粉病病情发生相对缓慢,3月底—4月上旬病情上升迅速。据建湖县系统调查,3月23日病株率、病叶率分别为1.0%、0.25%,4月3日病株率、病叶率迅速上升到13.5%、3.63%。响水县3月23日系统田(系统田是指根据当地小麦品种的布局状况和生态类型,选择发病条件好、发病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感病品种麦田2、3块,作为系统观测田,进行定点、定时、定方法的调查)病株率、病叶率分别为0.8%、0.07%,4月6日病株率、病叶率分别上升到11.7%、3.2%。阜宁县3月16日普查田病株率为0.13%,4月6日病株率上升到12.28%,病叶率也达4.65%。进入4月中旬,小麦白粉病病情发展进一步加快,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高峰。

1.2发生范围广、危害重

2015年盐城市三麦种植面积为44.61万hm2,其中小麦37.70万hm2,大麦6.91万hm2。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达35.27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3.5%,尽管防治面积达到54.51万hm2,平均达1.5次/ hm2,但仍造成1 360.5万kg的损失。响水系统田5月30日最终调查,上3叶病叶率为91.2%,病指32.7。全市最终调查,上3叶自然病叶率平均为75.19%,自然病指平均为34.94,分别高于2014年的61.18%、30.58,防治大田上部3叶平均病叶率27.52%、病指11.16,均高于2014年的17.95%、8.37。

1.3品种间、地区间发病程度差异大

春性品种的宁麦13、扬麦13、扬麦15、扬麦16、苏科麦1号等发生重,如大丰区种植的宁麦13,自然病株率、病叶率、病指分别为100%、100%、75.62,扬麦13分别为85.6%、52.38%、42.76,扬麦15分别为100%、85.65%、64.58,扬麦16分别为100%、72.84%、58.44,建湖苏科麦1号自然病株率、病叶率、病指分别为100%、72.44%、24.45。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西农979相对较轻,如大丰区种植的郑麦9023,其自然病株率、病叶率、病指分别为32.65%、14.24%、11.53,西农979分别为25.62%、11.32%、8.41。半冬性品种以矮抗58、烟农19、济麦22、淮麦25等发病重,如响水矮抗58自然病株率、病叶率、病指分别为100%、98.8%、32.1,烟农19自然病株率、病叶率、病指分别为100%、94.4%、27.8,济麦22分别为100%、92.6%、19.2,淮麦25分别为100%、90.9%、18.6。与往年不同的是,2015年盐城中南部地区发病重于北部。

22015年盐城地区小麦白粉病重发原因分析

2.1主栽品种不抗病

盐城市小麦种植主体品种为扬麦系列、宁麦系列、镇麦系列、淮麦系列以及郑麦9023、西农979、济麦22、烟农19、漯麦9号、矮抗58等北方品种,只要气候条件适宜,均可造成白粉病严重发生。此外,一些小面积种植的品种,往往高感白粉病,如周麦23、豫麦34、新麦18等,气候条件适宜时,极易造成白粉病流行。

2.2气候条件利于发病

一是冬春气温总体偏高,如响水县冬前10、11月份气温较常年高0.3 ℃、1.3 ℃,降雨量分别多于常年53.2 mm、35.2 mm,田间墒情好,旱茬早播小麦苗长势偏旺。阜宁2月份平均气温4.7 ℃,比上年高1.7 ℃,降水量31.2 mm,比常年少5.2 mm,适宜的气候条件利于大面积套播小麦苗情的转化及白粉病病菌的侵染,3月2日始见病株,属特早发年份,比2014年早16 d,比常年早近1个月。二是3月中旬—4月下旬,各旬适温、高湿、寡照气候条件促进了白粉病病情快速发展,盐都3月中旬—4月下旬旬平均气温13.8 ℃,比常年高2.3 ℃,雨量87.5 mm,与常年持平(87.1 mm)。三是5月份温度仍然较高,雨量适中,进一步加重白粉病的发病程度,盐都5月份平均气温21.6 ℃,比常年高2.4 ℃,雨量62 mm,比常年少15.8 mm。

2.3栽培方式利于发病

自2000年以来,盐城地区水稻直播面积逐年扩大,里下河和淮北地区部分农户采取稻套麦种植模式。水稻收获期比过去明显推迟,导致腾茬晚,影响了小麦的适期播种。尤其是2014年8月份降雨多,气温偏低,水稻收获期普遍偏迟,秋播用种量大,导致2015年田间麦苗密度普遍较高,通风、透光条件差,麦苗个体长势弱,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2.4防控意识不足

病害的防控重在预防,在白粉病发病初期用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农民对赤霉病的预防较为重视,但时常忽视白粉病的预防,多数只把白粉病作为兼治对象。然而在白粉病早发年份、重发年份,兼治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尽管植保部门在早发、重发年份组织宣传发动,要求农民单独防治白粉病,但许多农民对白粉病的严重性和防治意识不高,错失防治适期,从而造成白粉病严重发生。

2.5防治药剂品种单一老化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剂品种严重老化,加之剂量偏低,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生产上,防治白粉病的药剂仍以三唑酮和多·酮为主体药剂。三唑酮用于防治白粉病已有30多年,效果逐渐下降;多·酮防治白粉病主要还是依靠三唑酮,配方中的多菌灵对白粉病只有兼治效果。2015年滨海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显示,4月23日第1次用药,5月1日第2次用药,40% 多·酮WP 1 800 g / hm2的防效不到60%[4],再加上许多多·酮配方中三唑酮的含量较低,严重影响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3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对策

近年来,小麦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显示,现行栽培方式下小麦白粉病已成为盐城市小麦生产上又一常发性病害,一旦气候适宜,将造成病害的大流行,从而导致小麦产量损失。对此应采取如下对策:

3.1缩减直播稻,适时适量播种小麦

一是扩大机插秧、抛秧、移栽秧种植面积,提早水稻收获期,小麦适期播种;二是推广机条播技术,控减用种量,播种量以13 kg/667 m2左右为宜,不超过15 kg/667 m2,控减基本苗,减少麦苗密度,降低小麦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搞好三沟配套,田垄间有纵向排水沟,串通排水沟的有横向导水沟,排水降渍,增加小麦的抗逆能力,营造不利于白粉病发病的环境。

3.2选用耐抗病品种,减轻病害发病程度

选用抗(耐)病品种,大力压缩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引进推广抗病、优质、经济型的小麦品种。据研究,江苏的扬麦系列对各省的白粉病菌株具有较高的抗性[3]。2015年调查发现,郑麦9023、扬麦系列如扬麦20、22在本地区白粉病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其它品种,可进一步扩大种植。

3.3大力推广新型高效药剂

从防治小麦白粉病实际效果来看,见病后喷药时间越早,防治效果越好,喷药时间越晚,防治效果越差。小麦抽穗前喷药的防效远大于抽穗后喷药的防效。早期喷药不仅抑制了前期病株病情继续加重的趋势,而且还阻止了后期健株被侵染的可能。

在白粉病重发年份,要加足防白粉病的药剂用量,药剂可选用40%环丙唑醇300 mL/hm2、5%己唑醇1 200 mL/hm2、30%戊唑醇525 g/hm2、12.5%烯唑醇750 g/hm2、40%腈菌唑225 g/hm2、400 g/L氟硅唑150 mL/ hm2、12.5%四氟醚唑600 mL/hm2、25%乙嘧酚1 200 g/hm2、50%醚菌酯150 g/hm2、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3 000 g/ hm2、15%三唑酮1 050 g/hm2等。阜宁县2014、2015年连续2年开展15种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0%环丙唑醇300 mL/hm2、30%戊唑醇WP 525 g/hm2、12.5%烯唑醇WP 750 g/hm2、5%已唑醇SC 1 200 mL/hm2、40%腈菌唑WP 225 g/hm2、400 g/L氟硅唑EC150 mL/hm2、12.5%四氟醚唑EW 600 mL/ hm2、50%醚菌酯WG 150 g/hm2、25%乙嘧酚SC 1 200 g/hm2、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AS 3 000 g/hm2、15%三唑酮WP 1 000 g/hm2和40%多·酮WP 1 800 g/hm2共12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白粉病始盛期第1次施药,盛发期(间隔7 d)第2次施药,连续施药2次,最终病指防效可达80%~90%,明显优于其它供试药剂,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5-6]。化学药剂防治过程中要做好不同类型药剂的轮换使用,以降低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确保防治效果。

3.4科学改进防治对策

小麦病害的防控近几年来关注点都在小麦赤霉病上,前几年在小麦白粉病发生不重的情况下,多采取与小麦赤霉病兼治的策略,但对于白粉病早发重发年份,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抓小治早"的策略,必需单独组织防治,防治时间尽量选择发病初期,决不能等待在穗期与赤霉病兼治,以有利于压低发生基数、充分发挥药效和减缓病害的扩散。可在3月底至4月上旬与防治纹枯病一并进行,间隔7~10 d用药2次,药剂品种可选对纹枯病有效、也对白粉病有效的三唑类药剂,及其复配品种或防纹枯病的品种加防白粉病的品种,根据两种病的病情发生情况确定首次用药时间,要用足水量,确保防效。加快白粉病防治药种的更新换代,以提高防治白粉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万才,邵振润.我国小麦白粉病大区流行的气候因素分析[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8,18(1):3-5.

[2]何家泌,宋玉立,张忠山,等.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Ⅰ小麦白粉病的分布、症状和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1998(1):17-18.

[3]杨立军,曾凡松,龚双军,等.68个主推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分析及基因推导[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354-3368.

[4]王永青,郭庆海,张秀成,等.新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15(29):135-136.

[5]王玉国,徐东祥,谢长春,等.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研究[J].福建稻麦科技,2015,33(2):36-38.

[6]徐东祥,王玉国,李东明,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应用试验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10):80-81.

Patterns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Incidence in Yancheng City and Control Measures

HUANG Ting-ting, CHEN Yong-ming, LIN Fu-gen, ZHAO Yang, ZHU Han-qing, WANG Xian

(Yanche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Yancheng 224002,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in Yanche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which has become a recurrent disease. This paper elaborates patterns of its incidence in 2015 when it reached epidemic levels in Yancheng.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high incidence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are also discussed, which include the adopted wheat varieties being susceptible to powdery mildew, and th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fav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ease. Finally, control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which should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wheat powdery mildew in the future.

Keywords:Wheat powdery mildew, Pattern of disease incidence, Control measures

收稿日期:2016-04-22

作者简介:黄婷婷(1986—),女,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测报及农技推广工作。E-mail:cym333@126.com。

中图分类号:S435.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486-20160178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69.S.20160607.1720.001.html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防治对策白粉病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