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帮兴 张 斌 梅 坪 傅 磊 谭春柳
(湖北省秭归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443600)
秭归县农药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谭帮兴张斌梅坪傅磊谭春柳
(湖北省秭归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443600)
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不仅可以预防和控制病虫草鼠害,还可以保障农作物增产丰收,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网销、电销、物流配送等多渠道供货,使得品种供应出现多元化,给农药市场监管带来较大难度,结合秭归县当前农药监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就当前农药监管进行简要分析。
秭归县地处山区,农药市场辐射到乡镇村、组,监管点多面广,结合日常农药市场监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归纳有以下十个方面:①农药套用冒用登记证、一证多用、标签不符合规定要求的;②国家规定的禁限用农药有违规使用,如水胺硫磷在柑橘上使用;③原药和试验用药直接上柜销售的;④双胞胎、多胞胎含赠品的,原来是瓶装居多,现在改为袋装,甚至有的外面一大袋里面装几小袋;⑤含有隐形成份的;⑥所含成份含量不达标的;⑦无证销售杀鼠剂的;⑧直接串通厂家或业务员生产假劣农药的;⑨药肥概念不清的产品,如很多叶面肥应该属农药的范畴;⑩不经审定随意进行电视广告宣传、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等。
2.1抓源头,把好农药进入市场第一关
解决好农药质量、标签等问题,把好产品入市关口是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一是抓农药登记备案,凡是在辖区内销售的农药产品,一律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做到每个产品必须提供“三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产品标准和农药登记证),具备以上条件,方可上市销售。目前,在秭归县登记备案的农药品种,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四大种类。二是加大农药入市前质量抽检力度,在每年的3月~5月份用药高峰期,对全县所有农药经营门店进行地毯式检查,主要查看经营资质、农药登记证、标签、稀释倍数、毒性标识等相关内容,把标签不规范的产品拒之门外,对于产品质量存在疑问的进行抽样送检,每年共抽检农药品种30个以上,从源头上把好农药进入市场的第一关。
2.2抓培训,努力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守法意识
由于从事农药经营的准入门槛较低,有的不完全具备农药经营相关专业知识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导致从事农药经营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在经营活动中,有的追求产品利益最大化,根本不管经营行为是否规范,认为农药名称好听吸引人好卖就行,甚至有的经营人员连卖的农药究竟是什么成分都不清楚,认为能赚到钱就是好农药,这样在现实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农药纠纷就不可避免。针对农药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药违规出现的新动向,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学习至关重要。
2.2.1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一是组织全县所有农药经营户和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学习《农药管理条例》、《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北省植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让从业人员树立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二是执法人员学习培训采取走出去学、互学、自学等方式,提升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农业部、省、市执法学习培训,学习先进的农业执法理念和办案经验。单位内部建立业务学习长效机制,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对相关农业法律法规学习,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互讨论学习。
2.2.2相关农药经营使用技术的培训
除组织经营户和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外,相关农药经营使用技术培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针对秭归县柑橘、茶叶、蔬菜等重点产业常见病虫害症状,就如何正确用农药进行防治,农业技术人员以生动具体的实例,编印三大经济作物常见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等资料,让经营人员清晰直观的了解相关防治技术。另外,开展农药产品伪劣识别能力的培训,让经营人员能够通过观察标签、包装等直观方法快速鉴别农药的伪劣。
2.3抓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3.1抓农药市场监管
一是全面推行农药处方制。从今年起在全县范围内所有农药经营门店推行农药经营处方制,针对作物症状开具处方,其目的是有效解决农药纠纷,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建立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推行的一种新制度。要求农药经营户在销售农药时,必须向农民开具处方单,处方单上主要填写病虫害症状或防治对象、农药名称、规格、稀释倍数、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用药时间、安全间隔期、注意事项以及农药销售单位、销售人员姓名和具体日期,联系电话等;二是全面启动高毒剧毒农药定点经营试点工作。按业务主管部门要求定点经营试点,设立高毒剧毒农药经营专柜;三是建立农药经营承诺制。与所有经营户签订《农资经营承诺书》,在经营和销售方面都做了具体承诺。同时,要求经营户认真履行好告知义务,尤其是国家禁限用农药的使用,目前全县所有经营门店都张贴了《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公告》,如:水胺硫磷、氧乐果不能在柑橘上使用,三唑磷、毒死蜱不能在在蔬菜上使用等;四是购销货台账及查验制度。购销货台账的完善建立是对经营户的自我保护,如:2011年秭归县出现的苯丁锡柑橘药害纠纷,为柑农挽回经济损失220多万元,当时如果经营户的台账不建立完善,将给柑农的赔偿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台账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检查,《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第十一条有明确规定“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应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购销货台账制度”,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办法。五是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和处罚机制。结合“农资打假保春耕(保秋播)”、“农资市场专项治理行动”等活动的开展,以部门间联合执法和省市交叉执法为契机,严厉打击农药经营违法行为,对于发现的问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严肃查处。
2.3.2抓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
农药的正确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很重要的环节,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要建立好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都有明确规定,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处罚办法。目前,秭归县各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还不够规范,有的进货记录较全,但使用没有记录,有的2.3.3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管理制度
是为了应付检查和项目申报伪造的,有的甚至什么记录都没有。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国家禁限用农药使用情况的检查力度,一经发现违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严格处罚。
按照《宜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管理制度》文件要求,在全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红黑榜制度,我县水田坝农技中心等5家单位上红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上红黑榜做了相关规定,凡是上红黑榜名单的,通过全市农业信息网向广大消费者予以公示。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社会稳定,我们将坚持严格执法监管和推进标准化生产两手抓、“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障秭归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S4
B
1005-6114(2016)03-053-003
2016-03-22
谭帮兴(1967-),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药管理、植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