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予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共同性斜视术后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觉恢复的影响分析
王予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共同性斜视手术矫正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应用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三棱镜进行术前、术后立体视觉阈值、斜视度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远立体视阈值正常者术前10例(6.67%),术后30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立体视阈值正常者术前30例(20.00%),术后51例(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立体视阈值正常者分别为30例(21.48%)和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立体视阈值正常者分别为50例(37.04%)和1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严重影响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共同性斜视;立体视觉;欠矫;过矫
立体视觉是双眼视觉的高级部分。斜视的治疗不仅要达到外观美容上的治愈,更要达到功能上的治愈,从而恢复双眼立体视功能。本研究检查了15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立体视阈值,以期为斜视患者的功能恢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为3~50岁;共同性内斜视65例,共同性外斜视85例;间歇性外斜视46例,恒定性外斜视39例。术后随访6个月~3 a。
1.2 检查方法 ①术前采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遮盖法检查33 cm和6 m处的斜视角。对于间歇性外斜视或斜视角不稳定患者,常规遮盖1 h后检查患者眼位。②手术前后分别应用颜少明设计的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和长春产YZ23B同视机及海军总医院设计的随机点同视机立体视画片进行三级功能检查及远近立体阈值检查。③屈光检查:≤12岁患者术前常规应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12岁患者小瞳或复方托品卡胺散瞳验光,全部病例矫正视力均≥0.6。④立体视功能的判定采用国内统一标准:立体视觉≤60 s为中心立体视,60~100 s为正常立体视;100~200 s为黄斑立体视,400~800 s为周边立体视,>800 s为立体视盲。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视功能和远近立体阈值 150例患者中术前同视机检查一级以上视功能51例(34.00%),术后102例(68.00%)。其中远立体视阈值正常者术前10例(6.67%),术后30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8,P=0.001<0.05);近立体视阈值正常者术前30例(20.00%),术后51例(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8,P=0.006<0.05)。
2.2 矫正效果与立体视觉 矫正眼位≤±5°患者为正位组(135例),>±5°者为欠矫正组(15例)。术后远立体视阈值正常者分别为30例(21.48%)和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41<0.05);术后近立体视阈值正常者分别为50例(37.04%)和1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9,P=0.018<0.05)。
双眼视觉一直以来是眼科斜视弱视专业讨论的热门话题。立体视觉就是三度空间知觉, 亦称深度感,是双眼视觉的高级部门,在视觉发育过程中发育较晚,一般认为它是由视界圆内外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轻度水平分离的物象形成的。垂直物象分离一般产生深度感。许多研究证明立体视觉与明暗、刺激时间、物象与背景对比等没有明显关系,也不取决于融合力大小,因而认为这是一种高级的心理生理反射,是大脑高级中枢综合分析的结果。要想达到双眼视觉,就必须保持双眼中任何一眼不偏离正位[1]。
Banks[2]通过对动物和人的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层存在双眼视细胞,它对立体视的发生和完善起决定作用。近年来,电生理研究也发现和证实了双眼视细胞的存在。许多研究从多方面均证实,人类的双眼视觉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在此时期受到任何异常因素影响,特别是斜视导致的视轴不平衡,一眼受到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均可导致未发育或发育未完善的立体视觉丧失或停顿,同时也只有在立体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去除障碍双眼视觉发育的因素,才能获得正常的立体视觉。换句话说,斜视从本质上讲就是双眼视觉的紊乱,这种紊乱有的发生于先天或出生后早期,有的发生于成年,有的发生于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部分,有的发生于其周围部分,如不经过充分治疗矫正,其结果均将导致双眼视觉丧失。
Kushuer等[3]指出,术后残留斜视度<10Δ,86%患者双眼融合功能可恢复。还有学者发现,能够支持立体视觉的最大水平斜视度为4Δ[4]。芦炜等[5]发现眼位欠矫者术后近立体视无变化,视远双眼视觉有改善,眼位过矫者术后近立体视有显著损害,视远双眼视觉无变化。Kushner[3]还发现,术后正位眼对双眼视觉的重建最有利。残留偏斜度数时,残留小度数的外斜较内斜更不利于双眼视的重建,也不利于维持稳定眼位。本研究发现,术后眼位>±5°患者立体功能恢复不佳,说明双眼视觉的恢复与手术后残留的斜视度数密切相关,同时说明残留斜视度>±5°患者双眼眼轴不平行,不能被很好矫正,或一眼视觉被抑制或出现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与未发育或尚未发育完善的立体视觉停顿或被抑制等原因有关。郭长梅等[6]研究发现,术前不同斜视度数对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或恢复情况有影响,小度数组优于大度数组。这也可以理解为术后残留小度数的斜视的立体视恢复优于术后大度数组。杨浩江等[7]认为这是因为斜视眼所看到的外界物象在视网膜上的对应点离黄斑越远,对黄斑产生的抑制越深,正常的视网膜功能就越难恢复,导致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难度加大。
共同性斜视手术是眼科常见的临床手术类型。术后眼位正位组(≤±5°)双眼视觉恢复率高于矫正眼位不佳组(>±5°),远近立体视觉者P均<0.05。本研究15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经手术矫正后,正位组135例中30例(21.48%)获得远立体视,>±5°组0例获得远立体视;近立体视组分别是50例(37.04%)和1例(6.67%)。由此可见,手术在纠正共同性斜视患者眼位的同时,矫正眼位的正位能够有效恢复部分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正位对于斜视患者视功能的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斜视本质是双眼视觉破裂,立体视功能的丧失[8]。因此,要求手术者术前认真检查斜视性质、程度、双眼视觉等,充分矫正患者屈光不正,熟练掌握眼外肌解剖及手术技巧,消除斜视影响双眼视觉的因素。
[1]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1.
[2] Banks M S,Aslin R N,Letson R D.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inocular vision[M].Science,1975,190(4215):675-677.
[3] Kushner B J,Morton G V.Postoperative binocularity in adults with longstanding strabismus[M].Ophthalmology,1992,99(3):316-319.
[4] Eustis H S.Maximizing binocular vision outcomes in strabismus patients[M].Am J Ophthalmol,2004,138(6):1044-1045.
[5] 卢炜,王京辉,李林.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锐度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7,15(3):103-105.
[6] 郭长梅,王雨生,王为农.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及双眼单视功能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3,21(4):1-4.
[7] 杨浩江,李林,司马晶,等.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术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3):629-631.
[8] 甘晓玲,郭静秋.斜视与立体视觉[J].中华眼科杂志,1990,26(1):29-31.
R 777.4+1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2.034
2016-03-14)